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目的 探讨术前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在Ⅳ型肝门胆管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肝胆脾外科术前行PVE的2例Ⅳ型肝门胆管癌进行分析。结果 2例均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解除梗阻性黄疸,PVE诱导剩余肝体积代偿增生后,未来剩余肝(future liver remnant,FLR )与全肝体积(total liver volume,TLV)之比分别为49.7%、43.7%,较PVE前分别增加7.9%,5.4%。2例行右半肝及尾状叶切除、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至今分别无瘤生存18、19个月。 结论 PVE能够安全有效增加FLR,从而增加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肝衰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2.
目的: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与控温毯治疗重度中暑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重度中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降温,对照组采用控温毯降温,观察2组治疗后1、2、3、6h直肠温度下降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后0、1、3、6 h白细胞值、ELISA法检测白细胞NF-κB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Western blot法检测白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结果:观察组直肠温度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NF-κB蛋白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HSP70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用于重度中暑降温效果优于控温毯降温法,其机制可能为降低血清炎症指标、升高白细胞HSP70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2019—2020年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尿细菌培养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送检的1 930例尿液标本,所有尿液标本均接受病原菌培养,统计分析病原菌分布比例与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 930例尿液标本中共培养出病原菌1 613株(83.58%),包括革兰氏阴性菌1 273株(78.92%),革兰氏阳性菌267株(16.55%),真菌73株(4.53%)。革兰氏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63.05%)为主;革兰氏阳性菌中以屎肠球菌(8.25%)、粪肠球菌(5.21%)为主;真菌包括热带念珠菌(3.04%)、白色念珠菌(1.49%)两种。病原菌分布科室以内科(41.41%)、泌尿科(40.36%)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50%,同时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接近5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40%。革兰氏阳性菌中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莫西沙星、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90%;粪肠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8...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18日进行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50例,每例取血4mL,分别置入2个试管,其中1个试管作为观察样品,振荡使其溶血,另1个试管作为对照样品,至肝素抗凝管中,使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2类血标本。检测指标为丙氨酰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乳酸脱氢酶(LDH)、尿酸(UA)、三酰甘油(TG)、碱性磷酸酶(ALP)、肌酐(Cr)、葡萄糖(GLU)、尿素氮(BUN)、血钾(K+),比较2类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样品与对照样品的ALT、AST、ALP、LDH、GLU、K+、UA生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TC、BUN、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受标本溶血的影响,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标本溶血。  相似文献   
75.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划界清楚的局限性组织缺损,能累及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的疾病。其形式是粘膜攻击因子(胃酸及胃蛋白酶、Hp感染、药物乙醇等)和防御因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膜屏障和表皮生长因子、前列腺素、生长抑素及化学介质等)失衡,这也是溃疡病致病和复发的主要原因。由于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及合用抗生素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比较气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应用放射性粒子与气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放疗治疗肺癌患者气道狭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46例肺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采用气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应用放射性粒子,对照组采用气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放疗.观察两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呼吸困难间隔时间,肿瘤体积缩小比例,2年内患者气管镜治疗次数及住院天数等疗效;以及治疗后发生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肿瘤体积缩小比例、再发呼吸困难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2年内治疗组患者气管镜治疗次数及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气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局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气道狭窄的疗效优于气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放疗.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放线菌素D(ActD)/TNF-α诱导的PC12细胞和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PC12细胞分为以下6组:对照组、TNF-α组、ActD组、姜黄素组、ActD/TNF-α组和姜黄素+ActD/TNF-α组。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进行下列处理:倒置荧光显微镜普通光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PC12细胞凋亡率; Fluo-3 AM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Ca2+浓度。制备离体大鼠海马脑片,分组处理同PC12细胞,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观察各组海马脑片CA1区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变化情况。结果: 10 μg/L ActD和50 μg/L TNF-α协同处理可导致PC12细胞明显损伤,而5 μmol/L姜黄素则可以减轻这种损伤作用(P<0.05);ActD/TNF-α可诱导PC12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姜黄素可以通过降低胞内Ca2+浓度而减少ActD/TNF-α引起的细胞凋亡(P<0.05)。此外,LTP实验也证实ActD/TNF-α可以显著抑制大鼠海马脑片LTP的诱发,而姜黄素可以拮抗这种抑制作用,改善神经元突触可塑性(P<0.05)。结论: 姜黄素可以改善ActD/TNF-α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Ca2+浓度,维持胞内钙稳态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8.
1991年日本学者Dote等报道心理或躯体应激状态可以诱发一种急性扩张性心肌病——"Tako-tsudo"心肌病。随后结合其发病早期独有的心尖部收缩功能障碍,将其命名为左心室心尖部气球样变综合征。1997年法国的心脏病学家Dominique Pavin发现应激状态时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对本病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并首次提出了应激性心肌病的概念。本文从Tako-tsudo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辅助检查以及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子乳果糖口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5例单用乳果糖口服治疗.结果:2周时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4周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1.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优于单用乳果糖治疗.  相似文献   
80.
目录一、抗菌药物选择的若干问题(一)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及评价1.β-内酰胺类抗生素(1)青霉素类(2)头孢菌素类(3)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2.氨基糖甙类抗生素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4.林可霉素类5.多肽类抗生素6.利福霉素类抗生素7.夫西地酸8.氯霉素类抗生素9.四环素族10.磷霉素11.氟喹诺酮类12.磺胺药13.硝基咪唑类药物14.抗真菌药(二)细菌耐药性的演变(三)药代动力学差异(四)不同生理和病理情况患者应区别对待1.肝脏2.肾脏3.老年人4.孕妇5.免疫缺陷(五)联合疗法适应症二、常见病抗菌药物的选择(一)败血症(二)感染性心内膜炎(三)呼吸系统感染(四)泌尿系统感染(五)消化系统感染(六)化脓性脑膜炎三、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一)变态反应1.过敏性休克2.溶血性贫血3.血清病样反应4.皮疹(二)毒性反应1.神经系统2.血液系统3.肾脏4.肝脏5.胃肠道6.骨和关节损害(三)二重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