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5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农村土地广阔,餐饮单位分布散、数量多,监管力量相对薄弱。加之交通不便,食品监管方面投入不足,从业人员守法观念淡漠,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任务重、责任大。笔者认为,现阶段,抓好农村食品安全的两个关键环节,即学校食堂和群体性聚餐的食品安全监管,才能守住农村食品安全的底线,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在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食管腺癌各种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测定正常食管黏膜20例、Barrett食管伴异型增生26例、食管腺癌50例中β-连环蛋白的表达。结果β-连环蛋白在20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呈细胞膜阳性表达,异位表达率为0,在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出现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异位表达,异位表达率分别为38.5%(10/26)、60.O%(30/50),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P〈0.01)。食管腺癌中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超过深肌层患者β-连环蛋白异位表达率分别为90.O%(18120)、72,2%(26;36),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未超过深肌层患者的43.3%(13/30)、28.6%(4/14)(P〈0.01)。结论β-连环蛋白异位表达可能参与了食管腺癌的发生,可以作为预测食管腺癌转移潜能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索拉非尼对肝癌耐药细胞系BEL-7402/FU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罗丹明123(Rho123)的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膜上P-gp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 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mdr1基因蛋白产物P-gp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经4 μmol/L索拉非尼处理后,增加了BEL-7402/FU对Rho123的蓄积并减缓其外排作用,使细胞表面P-gp的表达明显下降,mdr1 mRNA较用药前下降了35.4%,并可明显抑制mdr1基因蛋白产物P-gp的表达水平,比BEL-7402/FU细胞减少14.3%.结论:索拉非尼可以抑制mdr1基因蛋白产物P-gp的表达,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从而逆转了肝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44.
鱼爱和  魏莉  刘宇  张小澍 《中国药师》2009,12(8):1097-1098
作为临床药师,笔者最近参与了我院一位多发性硬化病患者尿路感染的治疗,现将具体实践情况及体会报道如下。 1概况 患者女,37岁。主因发热5d,于2008年5月20日入院。患者有多发性硬化病史10年,遗有视力障碍,肢体瘫痪,长期服用激素治疗。有继发性糖尿病史4年。2008年5月出现尿潴留,开始间断、后留置导尿。入院前5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T38.8℃左右,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不适,入院当日T39.1℃。内科系统体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哕音,腹软无压痛,留置尿管,余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5.
颞下颌关节前脱位临床上以急性和习惯性前脱位较常见。颞下颌关节脱位后,应及时复位。目前,治疗方法有口内法、口外法和颌间复位法等。我科自2007年11月以来,应用杠杆原理颌间撬动法复位颞下颌关节脱位病例78例,并利用调查表方式统计患者的主观评价。  相似文献   
46.
楔状缺损是口腔科门诊常见的一种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主要是长期不正确刷牙所致,以中老年患者居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楔状缺损患病率高达86.67%。临床上根据缺损程度,分为浅型、  相似文献   
47.
魏莉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15(5):373-373,375
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大多数抗肿瘤药物为细胞毒剂,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均有抑制作用[1]。长期接触抗肿瘤药物,会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等影响健康。国内外研究表明,经常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理人员的体细胞染色体有较多的异常现象[2],长期接触者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脱发、月经异常等反应。研究肿瘤科相关职业危险因素,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8.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发性尿路感染分为复发或重新感染。复发是指尿路感染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转阴,但在1个月内(大多数在1周内)再次出现其致病菌与原先致病菌相同,常见于肾盂肾炎。重新感染指尿感  相似文献   
49.
一般认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的患者,约有5%发生典型的急性胰腺炎[1,2],大部分为轻度,少数则发展为重度胰腺炎。为减少ERCP、EST所致急性胰腺炎,我们综述了有关危险因素研究的最新进展。一、年龄和...  相似文献   
5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以子宫腔以外的地方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的出现和生长为特征 ,是妇女生育年龄中妇科的常见疾病。其所致痛经和不孕对女性身心的损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最近 ,在体内和体外研究表明 ,内分泌 /旁分泌 /自分泌上所包含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n sulin likegrowthfactors,IGFs)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生长的病理生理机制。在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情况下 ,异位子宫内膜IGF 1水平较高 ,正位子宫内膜局部IGF 1较低 ,从而可以解释不孕的原因。同时IGF结合蛋白 (IGFBP)与EMs的发展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