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的诱导作用,并与5-氮杂胞苷(5-aza)作比较.方法:自成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ADMSCs,分别用Ang Ⅱ(Ⅰ组)和5-aza(Ⅱ组)诱导ADM-SCs,同时设立对照组(Ⅲ组),光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学变化,电镜下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Ⅰ(cTn-Ⅰ),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Ⅰ,Ⅱ组ADM-SCs诱导后呈现类似心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第28日Ⅰ,Ⅱ组均表达cTn-Ⅰ,两组间诱导转化率无差别,其中Ⅰ组ADM-SCs增殖迅速,较少凋亡细胞.结论:AngⅡ在促进ADMSCs增殖的同时诱导其向心肌细胞分化,优于传统的化学诱导剂5-az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Rho激酶(ROCK)抑制剂法舒地尔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1)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等);(2)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同常规抗心衰治疗组相比,加用法舒地尔组患者临床有效率、6min步行距离及LVEF明显提高,BNP显著降低(P<0.05)。结论法舒地尔结合常规抗心衰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老年CHF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指标,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5-氮胞苷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毒理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5-氮胞苷(5-aza)对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向心肌细胞方向诱导分化的毒理遗传学影响.方法:自成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ADMSCs,用5-aza对ADMSCs进行诱导,设立不同诱导浓度的I,II,III,(5,10,20μmol/L)组及对照组IV,光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cT-nI),RT-PCR方法检测cTnI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并对各诱导组常规核型分析.结果:诱导后4wk I,II,III组ADMSCs呈现类似心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I,II,III组免疫组化结果见cTnI阳性表达,RT-PCR条带见cTnI基因表达.各组染色体结构及数目均未见异常.结论:5-aza作为诱导剂对ADMSCs遗传性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MCP-1、hs-CRP和MMP-2水平的影响,探讨Rho激酶抑制剂对ACS患者斑块的稳定作用。方法:选择未行介入治疗的ACS患者8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法舒地尔治疗组,治疗14 d,比较各组及ACS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MCP-1、hsCRP和MMP-2水平的差异。结果:ACS组患者MCP-1、hs-CRP及MMP-2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ACS患者治疗14 d后,同常规治疗组相比,法舒地尔组MCP-1、hs-CRP及MMP-2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法舒地尔能够降低ACS患者血MCP-1、hs-CRP及MMP-2水平,发挥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及内皮祖细胞数量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痛患者外周血中肝细胞生长因子浓度与CD133+内皮祖细胞数目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30例冠心痛患者(冠心痛组)与30例非冠心痛患者(非冠心病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FITC-鼠抗人CD133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133+细胞数目;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肝细胞生长因子浓度.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外周血中CD133+细胞数目少,血浆中肝细胞生长因子浓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痛患者外周血中CD133+细胞数量与肝细胞生长因子浓度呈负相关.结论:检测外周血中CD133+细胞和血浆中肝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有望成为诊断冠心病的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心室(LV)大小和术后急性期收缩压(SBP) 变化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疗效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6 个月评估21例CRT患者的心功能及超声参数。至术后 6个月时,NYHA 至少下降1级,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至少降低10%的为CRT反应较好组,余为反应较差组。结果: 术后6个月时,反应较好组和其基线期相比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32±9)% vs. (45±10)%,P<0.05)]、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显著降低[(237±54)ml vs. (151±45) ml,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显著降低[(68±8) mm vs. (55±6) mm,P<0.05]、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显著降低[(165±46) ml vs. (84±31) ml,P=0.01]、NYHA 的分级由术前6/8(III/IV)降至术后11/3(II/III);反应较差组和术前相比有所改善,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反应较好组术后7d SBP均显著升高(P<0.05),反应较差组下降。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CRT治疗反应较好与治疗前左心室较小和术后急性期SBP升高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