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254篇
预防医学   17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25篇
  3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科自1998年7月至2000年6月,用紫杉醇和诺维本分别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收到满意疗效。紫杉醇、诺维本毒副作用较大,护理工作上要求较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27例病人均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男性1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1岁。其中12例使用紫杉醇,15例使用诺维本。二、主要毒副作用1.本组使用紫杉醇的12例病人中,有9例出现过敏反应;骨髓抑制(10例);心脏毒性2例,表现为一过性心房纤颤(1例),ST段及T波改变(1例)。2.诺维本主要毒副反应是静脉炎。本组15例…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讨论癌性结、直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综合分析28例癌性结直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一期切除优缺点。结果 28例均采用了手术治疗,术前诊断的15例,术中明确诊断者13例,一期切除的21例,二期切除的7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6例,死亡4例。结论 癌性结、直肠梗阻在于早期诊断,并能正确认识肠绞窄的发生,并及时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吻合技巧的提高和术中腹腔肠道的清洁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3.
孕产期保健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上海市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孕产妇系统保健以来,在降低两个死亡率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保健需求的日益提高,如何优化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是妇幼保健人员面临的新挑战。为此,笔者对上海市目前的孕产妇保健及其需求情况进行了现状调查,以发现“供需”问题及差距,为改进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改良股骨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改良股骨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DHS)用于不稳定型股骨颈部骨折模型,探讨改良股骨髓内钉对股骨颈部骨折的治疗作用及力学性能优劣。方法男性健康成人股骨成对防腐尸骨湿标本左右侧各5根,均于股骨颈基底部锯断,制成pauwel角为60°的不稳定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模型,模拟髋关节动载荷,对两种治疗方式在髋载荷下的压缩试验及抗扭转性能进行测评。结果髓内钉组及DHS组对髋载荷的压缩反应张力侧均表现为张应变和张开位移,但髓内钉组的对抗断端分离移位能力大大优于DHS组;在压力侧,DHS组的断端间相应靠近嵌插反应较髓内钉实验组大,对不稳定骨折而言,这种反应有使压力侧骨折块挤压移位的可能。抗扭转性能DHS组显然不如髓内钉组强大。结论改良股骨髓内钉用于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固定,其力学性能可保证骨折端的复位和固定要求,固定效果明显优于DHS。  相似文献   
85.
肝肺综合征     
谢文媛  金辉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10):731-732
近年人们逐渐认识了一种肝病的严重并发症——肝肺综合征 (hepatopulm onary syndrome,HPS)。此征发病率高 ,治疗相当困难 ,远期预后不良。因此 ,对肝肺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文对本征做一综述。1 概况HPS是指肝病时发生肺血管异常 ,动脉氧合功能降低 ,出现低氧血症的功能性病变。1988年 Eriksson等首先将肝硬变患者伴有肺内分流和肺内灌注障碍引起的低氧血症 ,命名为功能性肝肺综合征。 1989年 Sherlock将肝脏疾病所引起的各种肺部变化 ,统称为肝肺综合征。这些肺部病变包括低氧血症、肺内动静脉分流…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伤椎置入螺钉长度对骨折复位的影响。方法将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伤椎置入螺钉长度分为两组:研究组18例为伤椎椎弓根置入标准螺钉(45 mm),对照组17例为伤椎椎弓根置入短螺钉(35 mm)。两组患者均采用后路手术,比较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变化及术后12个月维持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和后凸Cobb角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伤椎骨折复位的维持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椎置钉对胸腰椎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效果,伤椎标准螺钉对骨折复位及维持复位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价值,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和临床资料。结果17例中大脑镰硬膜下血肿10例,CT表现为内缘平直、外缘弧形或波浪形的带状高密度影;小脑幕硬膜下血肿7例,CT表现为高密度片状影2例、U形影2例,累及大脑镰后部3例,呈Y形或镰刀样改变。结论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复查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患者女,37岁.孕22周.孕5产2.患者既往健康,孕期内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无不适感觉,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89.
患者女,37岁.孕22周.孕5产2.患者既往健康,孕期内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无不适感觉,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90.
目的介绍应用腹腔镜配合医用胶治疗肝包虫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4年10月,用腹腔镜配合医用胶治疗7例肝包虫病。内囊摘除后残腔创面应用医用胶喷涂,达到快速粘合、固化和封闭创面的作用。结果手术共摘除包虫内囊9个,直径5~1.5cm,囊内液体450~1500ml。其中多房性囊肿1个,单房性6个。囊肿位于左外叶1个,左内叶2个,右前叶2个,右后叶3个;合并囊内感染1个,均为一次手术完成。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60min。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并发症发生。7例患者均于术后24h内下床活动,48h内恢复进食,平均住院9d。术前和术后口服阿苯咪唑,随访4个月~2年均无包虫复发及腹腔种植。结论应用腹腔镜配合医用生物胶治疗肝包虫病是安全、有效、易接受的方法,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