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0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胰腺及肺组织的表达特征和作用。方法。用3.5%的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制备ANP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等方法动态观察ANP时胰腺、肺组织ICAM-1的表达改变和PMN组织聚集的变化。结果:胰腺及肺组织ICAM-1的表达分别在ANP造模后3H、6h明显增强,并于12h达高峰。结论:ICAM-1介导的PMN大量组织聚集可能是ANP早期胰腺及肺组织损伤的重要参与因素。  相似文献   
52.
食道下段癌、贲门癌、胃体上部癌手术治疗一般均行食道-残胃吻合,属于近端胃的手术。这类患者发生残胃肿瘤复发,很少能行再次手术切除,治疗上以化疗为主。本院2003-2006年共对9例近端胃术后残胃复发的患者行13次放射介入血管栓塞化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生物学特性鉴定,建立一种经济实用的体外原代培养纯化新生鼠嗅鞘细胞的实验方法。方法:实验于2006-06在武汉理工大学完成。①阿糖胞苷(Sigma,批号w10562);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产品);胰蛋白酶(Amresco);多聚赖氨酸(Sigm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抗体(博士德)。②选取出生3d内的Wistar大鼠5只,乙醇浸泡后断头处死,取嗅球的最外两层,通过1.25g/L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嗅鞘细胞,体外原代培养。③采用Nash差速贴壁 阿糖胞苷 胰酶法纯化嗅鞘细胞。培养18h后将未贴壁的细胞悬液转种于另一未涂层的器皿中,再培养36h,重复上述步骤移入0.1g/L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塑料培养瓶中进行培养,纯化后的细胞在24h内陆续贴壁,常规培养2d,加入终浓度为2mg/L的阿糖胞苷,作用48h后,换上新的培养基,继续培养1d,弃去培养基,用无钙镁的Hanks液清洗2次,然后用1.25g/L的胰酶消化10min,待细胞突起回缩、胞体变圆时,立刻加入纯血清终止,其血清终浓度为20%,制备单细胞悬液。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同时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嗅鞘细胞,并计算嗅鞘细胞阳性百分率。结果:①活细胞形态观察:分离培养的嗅鞘细胞具有双极或多极突起,且突起细长,相互交织。②嗅鞘细胞的苏木精-伊红染色鉴定:细胞呈三角形或梭形,有长的突起,胞浆被染成粉红色,胞核呈蓝紫色,胞核内深染的为核仁,有1~3个核仁。③嗅鞘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细胞呈现棕黄色,胞核淡染,阳性细胞成网状连接,胞体多为三角形,有细长突起,阳性率91.5%。④嗅鞘细胞的P75免疫组化染色鉴定:阳性细胞呈绿色,多数细胞染色阳性,阳性率89%。结论:实验所采用的Nash差速贴壁 阿糖胞苷 胰酶法分离纯化培养嗅鞘细胞切实可行,为神经诱导修复材料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54.
目的:肾功能不全是多发性骨髓瘤并发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且决定其预后,探讨1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肾及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的治疗体会。方法: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于2005-04采用肾及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例,男性,46岁,经严格的配型及常规检查,发现其胞兄为适合的亲体供者,经供、受者双方同意,结合病情资料并复习文献,先制订出详细治疗方案,然后行亲体肾及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结果:①供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第7天拆线出院,肾功能正常。②受者肾移植术后第3天,血肌酐降至98.2μmol/L,肌酐清除率为45.7mL/min,肾功能恢复正常;干细胞移植术后第13天,查血红蛋白为54g/L、白细胞为4.0×109L-1、中性粒细胞为1.92×109L-1、血小板为30×109L-1,受者造血功能逐步重建,同时抽血行短片段串联重复的嵌合体监测证实受者造血干细胞基因型为完全供者型,说明受者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重建。结论:肾及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供、受者的良好配型是移植进行的必备基本条件;另外,术后初期患者处于完全性免疫缺陷状态,故手术后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抗感染治疗是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袁琳  王敏  胡宏慧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3):205-205,i020
患者男性,55岁。因干咳2周就诊。查X线胸片示双肺多发结节。胸部CT示左肺上叶尖后段,下叶外、后基底段,右肺中叶外侧段,下叶背段、外基底段可见多发性小结节影,直径均<1 cm,边界清。颅脑CT及颈、胸、腰椎MRI未见明显异常。行左下肺结节活检术。 病理检查 巨检:活检肺组织3块,大小分别为1.2 cm  相似文献   
56.
贫血患者骨髓铁染色、血清铁及铁蛋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是造血的必需物质 ,因此贫血患者中大多数伴有铁代谢的异常 ,但不同的贫血患者其铁代谢水平差异很大 ;为了了解不同贫血患者中铁代谢水平 ,本文对 10 5例不同贫血患者的骨髓铁、血清铁 (SI)及血清铁蛋白 (SF)进行了检测 ,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正常对照组 2 6例 ,男、女各 13例 ,6月~ 72岁 ,平均年龄 2 3 2岁 ,经检查未发现异常 ,血常规及肝功能检查正常。经临床及实验室检验明确诊断的贫血患者共 10 5例 ,其中男 5 7例 ,女 4 8例 ,1月~ 74岁 ,平均年龄 35 1岁。分为 3组 ,一组为 6 0例缺铁性贫血 (IDA) ;一组 34…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142及miR-143与LADA病情的相关性。方法以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50例T2DM患者为T2DM组及50例LADA患者为LADA组。分析miR-142及miR-143与LADA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LADA组FBG、2h PBG、Hb A1c及HOMA-β最高,空腹C肽、2h C肽、FINS、2h INS、HOMA-IR、miR-142及miR-143最低(P0.05)。且miR-142、miR-143与FBG、2h PBG、Hb A1c及HOMA-β呈负向直线相关性,与空腹C肽、2h C肽、FINS、2h INS及HOMA-IR呈正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 miR-142及miR-143在LADA患者中明显降低,且与LADA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组给予阿仑膦酸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期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髋部及腰椎骨密度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改变,同时测定血清骨代谢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CP-5b)水平的变化,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和VAS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髋部及腰椎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治疗组的骨密度提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同时,各组血清B-ALP和TRACP-5b水平、VA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的骨代谢指标和VA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而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增加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仅有1例DVT,发生率仅为1.54%;对照组发生DVT 17例,发生率为26.2%.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地预防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了解安静时正常血清钙量与ST段时限的相关性。方法 在受检者安静时,记录常规心电图,并测量心电图中ST段时限,在10min内完成肱静脉采取血样,即刻进行血样检验,检验出血清钙的含量。应用散点图初步观察血清钙的含量与ST段时限的相关性,再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Spearman等组相关系数R=0.394,P=0.23,安静时,正常血清钙含量与ST段时限无相关.结论 安静时,正常血清钙含量与ST段时限的比值具个性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