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肝动脉栓塞 (TAE)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抢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35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 2组 :TAE组 2 3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 1 2例。结果 TAE组 2 3例腹腔动脉造影 ,有 1 4例可见造影剂外渗 ,其余是肿瘤血供染色明显 ,止血有效率91 3% ,一年生存率为 4 7 8%。内科保守治疗组止血有效率 33 3% ,一年生存率为 0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结论 TAE是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急诊止血的有效、安全措施。对可切除的肝癌患者 ,TAE后择期手术切除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2.
四脑室区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四脑室区肿瘤的MRI特征。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脑室区肿瘤20例,分析不同肿瘤的MRI表现。结果肿瘤的生长方式与MRI信号不同对鉴别四脑室区肿瘤具有重要的价值。结论MRI在四脑室区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华法林抗凝治疗老年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房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在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停药及再出血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率为88.2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5.88%(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4.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观察组的INR达标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24%(P<0.05);且观察组的停药、栓塞、再出血发生率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2%、17.65%、20.5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老年房颤安全可靠,但其出血、栓塞等不良反应不可忽视,在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对房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治疗效果,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木僵状态是在意识清晰时出现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综合征,可见于多种精神病。从表面上看,患者对周围事物毫无反应,但意识清楚,能正确感知,有时可突然转变为难以控制的兴奋躁动,出现意想不到的伤人、毁物等躁狂举动。也可引起全身功能严重抑制,无法正常生活。MECT是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利用现代麻醉肌松技术,给大脑以适量的脉冲电刺激后使之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对木僵患者效果非常显著。我院于2008年5月收治1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行MECT和药物治疗,症状缓解,经过一个月的心理护理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方法 及其准确性.方法 选择30例为临床需要而行腹部CT检查的成年无急性肾功能障碍患者,CT检查包括腹部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和肾实质早期、晚期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28s和61 s、94s时开始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300mgl/ml),注射总量为90ml,注射速率为3ml/s,并应用Patlak方程计算GFR,同时计算患者肾实质早期CT清除率(28~61S)和晚期CT清除率(28~94s);另外,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tatinC)测定所得的GFR作为对照指标.结果 肾实质早期和晚期CT清除率与血清Cystatin C测定的GFR均有相关性(r=0.76、0.73,均P〈0.01),但以肾实质早期CT清除率与Cystatin C测定的GFR相关性最高.结论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准确测定GFR.  相似文献   
26.
校院合作是卫生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最值得深入探索的一种新型培养模式, 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打破封闭式办学模式,建立紧密型校院合作平台,实行"零距离"办学.  相似文献   
27.
目的比较起搏器置入患者行640层容积CT与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和伪影,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功率和适用性。方法 24例拟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起搏器置入病例根据使用设备的不同分为A组(640层CT组)与B组(64层CT组)两组,请两位有经验的评价者双盲评价冠脉15个节段的图像质量以及各种伪影对冠脉节段的影响,同时记录辐射剂量和患者一般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之间的身高、体重等一般影响因素均无统计学差异。尽管A组的心率显著高于B组(A组的心率:71±16次/分;B组的心率:61±4次/分;P<0.001),但A组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B组(A组的ED:13.8±1.53 mSv;B组的ED:9.14±5.65 mSv;P<0.001)。在起搏器置入患者冠状动脉图像可诊断率(1级+2级)的比较上,A组与B组间有统计差异(A组:99.06%,B组:93.27%,连续校正χ2=6.572,P<0.05)。影响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伪影有运动伪影、阶梯伪影、金属伪影、数据缺失等,各种伪影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程度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连续校正χ2=5.009,P<0.05)。其中,A组的冠状动脉图像伪影以不影响诊断的轻度伪影为主,占94.3%,中重度伪影节段仅占伪影节段总数的5.78%,而B组的冠状动脉中重度伪影节段占伪影总数的31.8%。结论起搏器置入患者行CT冠状动脉造影时,640层容积CT与64层螺旋CT均能提供优秀的图像质量,但640层容积CT以较高的图像可诊断率和较轻的伪影干扰而比64层螺旋CT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8.
超急性脑梗死的弥散加权与扩散张量成像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弥散加权(DWI)与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超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颅脑MRI、DWI及DTI检查.测量梗死灶中心区、边缘区及对侧镜像区的ADC值(DWI序列)或DCavg、FA值(DTI序列),并得到DWI图、ADC图(DWI序列)或DWI图、DCavg图、FA图、彩色编码FA图及皮质脊髓束图(DTI序列).结果 DWI序列比DTI扫描速度快.DTI序列获得的DWI图、DCavg图显示19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灶的位置、大小与DWI序列获得的图像结果一致.而且,DTI序列还可以获得FA图、彩色编码FA图.超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灶中心区DCavg值与对侧镜像区有统计学差异,边缘区DCavg值与对侧镜像区无统计学差异,与ADC值结果一致.白质纤维束三维重建显示皮质脊髓束为无受累、部分受累、完全受累,其临床肌力分别表现为无减退、治疗后肌力恢复或大部分恢复、无恢复.结论 DWI比DTI具有检查时间上的优势,而DTI能为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29.
滋养细胞肿瘤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化疗的副作用是阻碍化疗顺利进行的最大障碍,据报道[1]94.6%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使患者体能消耗,抵抗力下降,不能顺利完成整个化疗,又由于滋养细胞肿瘤化疗的疗程长、周期多,对患者身心形成恶性刺激.疾病的康复需补充大量营养和机体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加强营养管理,重视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30.
国产胆道金属支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国产胆道金属支架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70例恶性,2例良性)阻塞性黄疸患者施行经皮经肝穿刺植入国产胆道金属支架75枚。结果66例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成功,技术成功率92.7%(66/72)。支架植入术后1个月内黄疸缓解率97.0%(64/66),30d内死亡2例,早期并发症发生率7.6%(5/66)。44例随访2~24个月,随访率66.7%。42例恶性患者,随访5~16个月(平均11.6个月),9例存活,33例死亡;生存时间2~23个月,中位生存期5.3个月。随访3、6、12个月的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2.8%、89.9%、79.4%。支架再阻塞率14.3%(6/42),中位阻塞期3个月。2例良性梗阻患者,1例支架术后24个月仍通畅,1例术后3个月因其他原因死亡。结论国产胆道金属支架使用方便,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