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目的 观察酪酸梭菌保留灌肠预防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0例)和单纯放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根治性放射治疗(体外照射+腔内治疗),联合组在放疗期间给予每周三次酪酸梭菌保留灌肠,睡前执行,单放组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放疗。结果 联合组I度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5/30,Ⅱ度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2/30,无Ⅲ度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单放组I度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16/30,Ⅱ度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8/30,Ⅲ度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结论 酪酸梭菌保留灌肠是预防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2.
肖锋  后军 《口腔医学》2014,34(11):832-835
目的 探讨应用腓骨瓣及CAD/CAM技术修复大面积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 根据16例患者下颌骨缺损的部位和特征,通过螺旋CT扫描获取缺损区的数据,在软件中应用CAD/CAM技术模拟下颌骨切除及重建手术,利用快速成型机加工制作出实物模型,依据模型对腓骨进行塑形、钛板重建,恢复下颌骨的形态和功能。结果 CAD/CAM技术的应用使术中截骨、腓骨塑形、定位速度明显加快;术后患者面部外形基本对称,影像学检查显示下颌骨缺损区的重建形态及固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腓骨瓣联合CAD/CAM技术重建下颌骨缺损,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保证手术效果,是值得推广的重建下颌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3.
乳腺癌组织中广泛存在eIF4E过度表达和eIF4E结合蛋白4EBP1过度磷酸化[1-3],导致eIF4F复合物活性明显升高;进而可通过促进多种蛋白的翻译起始过程诱发肿瘤对放射的抵抗。因此笔者通过构建载体pSecX-t4EBP1以封闭eIF4E,阻断eIF4F复合物装配,来大幅提高肿瘤组织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4.
背景:可吸收胸骨钉逐渐在临床应用,但在胸骨骨折和心脏术后胸骨固定应用可吸收胸骨钉的临床效果报道较少。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应用可吸收胸骨钉关胸的效果。 方法:15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手术结束后,其中95例采用常规钢丝固定胸骨,作为对照组;另55例在常规钢丝固定胸骨的同时放置可吸收胸骨钉,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杜冷丁用量、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 结果与结论:随访3-8年,两组均未见胸骨感染及胸骨不愈合现象。试验组杜冷丁用量、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 < 0.05);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使用可吸收胸骨钉固定是可行的,并不会增加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5.
侧开式喉镜下喉动力系统切除会厌囊肿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厌囊肿是由于会厌黏膜的黏液腺管阻塞、黏液潴留而形成[1],常发生于会厌的舌面,囊肿较小时患者多无明显不适,多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但有时并发感染发生急性会厌炎;囊肿巨大时可压迫会厌遮盖喉入口,易导致喉梗阻而危及生命,若并发感染则更加危险。直接喉镜下咬除囊肿[3]手术难度较大,完全切除囊壁较难,复发率高,且术中出血多,对正常会厌黏膜损伤较大,故术后患者咽喉疼痛明显,再出血可能性大;囊肿复发概率高,有时需数年后再次手术,患者痛苦增加。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我们应用喉动力系统(美敦力公司,美国)对直径超过1.0 cm 的会厌囊肿患者46例,行手术切除,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军队医院的宗旨是为部队服务,军队医院必须坚持"姓军为兵"方向永不偏离.笔者认为,"为部队服务"必须落实到军队医院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行动上,才能切实保证官兵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近年来,随着军队编制体制调整的进程,各大军队医院的员工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聘用人员比例越来越高,人员思想教育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越来越大.如果军队医院能够针对为部队服务工作建立一套科学的量化考评激励机制,引导全体人员调整利益导向,使全院的价值取向统一到为部队服务宗旨上来[1],就能对做好为部队服务工作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7.
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72岁。因“间断晕厥、胸闷5年,呼吸困难、喘憋3d于2005年3月11日急诊入院。现病史: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晕厥,劳累时胸闷,半年前查体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心室肥厚,予保守治疗。入院3d前出现急性左心衰,在外院心衰控制不满意,于第二天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大剂量多巴胺20μg/min.kg-1min.-1维持血压80/40mmHg,并出现少尿、无尿。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广泛导联ST-T缺血性改变。血生化谷丙转氨酶(ALT)932IU/L,谷草转氨酶(AST)2223IU/L,CK-MB438.5ng/nl,心肌肌钙蛋白(CTNI)1121ng/ml,血肌酐…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APE1基因多态性与白癜风罹患危险及疗效的关系。方法白癜风患者76例为研究组,患者均连续采用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12周,统计白斑消退时间、瘙痒消退时间,并行疗效评价。并以60例同期健康查体志愿者为对照。两组入组后均取外周血进行APE1基因sAp148luG位点多态性分析。分析研究组APE1基因sAp148luG位点多态性与白斑消退时间、瘙痒消退时间和疗效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APE1基因s Ap148lu G位点Asp/Glu、Glu/Glu频率升高、Asp/Asp频率则降低(P 0.05)。与研究组APE1基因s Ap148lu G位点Asp/Asp患者比较,研究组APE1基因s Ap148lu G位点Glu/Glu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研究组APE1基因s Ap148lu G位点Asp/Glu、Glu/Glu患者平均白斑消退时间、瘙痒消退时间延长(P 0.05)。与研究组APE1基因s Ap148lu G位点Glu/Glu患者比较,研究组APE1基因s Ap148lu G位点Asp/Glu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P 0.05)。研究组APE1基因s Ap148luG位点基因频率与其白斑消退时间、瘙痒消退时间、治疗有效率均相关(P 0.05)。结论 APE1基因sAp148luG位点Asp/Glu、Glu/Glu多态性与白癜风罹患风险和治疗效果不良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89.
经过新医改起步阶段3年的努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尤其在基层成效更加明显,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较大的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为进一步延续并巩固前期医改成果,顺利实现医改长远目标,2012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简称《规划》),明确了2012~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建立强有力的实施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定时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和脱机前自主呼吸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COPD急性发作并呼吸衰竭,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48h)患者的诊疗情况。观察组每2d行BAL,依自主呼吸试验脱机拔管。对照组不定时(≥4d)行BAL,依临床经验和SIMV模式脱机拔管。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4%)比对照组(69.2%)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11.28±3.19d/6.56±2.23d),明显低于对照组(13.44±3.42d/8.79±2.59d)(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48h再插管率无显著减低(P>0.05)。结论:COPD并发呼吸衰竭,定期BAL和脱机拔管前自主呼吸试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综合诊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