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食管发音患者的语音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喉全切除食管发音患者的语音声学特征。方法对16例喉全切除食管发音患者进行语音声学分析及最大发声时程的测定,并以健康男性作对照。同时比较食管发音者和健康人的声波周期性。结果同健康男性比较,食管发音患者的语音声学参数除振幅外,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标准化噪声能量均有统计学差异,且声波周期性差。结论食管发音的声学特性与正常男性相比有显著差别,声音稳定性差、声时短、音调低钝,但食管发音仍是喉全切除术后患者获得发音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喉全切除发声重建术后发声功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喉全切除气管断端膜样部食管吻合分流发声重建术后气管食管 (TE)音患者的发声功能进行客观评估。方法 :对TE音组、食管音组及健康组进行发声声学分析及最大发声时间比较。测定了 2 0例TE音患者舒适发声时的气管内压。在电子喉镜下观察TE音和食管音患者发声时咽食管段黏膜的振动情况及“新声门”的形态。结果 :TE音与食管音相比各发声声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而与健康组相比 ,除基频、振幅外 ,基频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和标准化噪声能量等参数均有统计学意义。TE音患者舒适发声时的气管内压为(2 .86± 0 .6 9)kPa。两组无喉音发声时的咽食管段黏膜大多振动规律 ,新声门形状多为环状。结论 :TE音组的发声声学特征同食管音组相近 ,与健康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但TE音的音调更接近健康组。本发声重建术后患者发声省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自行设计的测压仪和测压软件在全喉切除一期发音重建术后气管食管音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压力传感器设计成测压仪,测压仪的输出接口与计算机的数据采集卡相连,并应用自行设计的测压软件,进行气管内压力的测定.结果:应用这种新方法能获得气管内压力的平均值,并多次测量取其均值从而减小系统误差.测得发音重建术后气管食管音患者发元音[a]和[i]时气管内压力分别为(29.15±7.03)cmH20和(32.99±5.77)cmH2O,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测压准确;测压值为平稳发声的平均值,能较客观地反映发声时的气管内压力;发舒适元音[a]时气管内压力低,发音省力.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2岁.发现右耳垂下肿物2年,红枣大小,无疼痛,无口眼歪斜,抗炎无效,肿物无明显增大.体检:右耳垂下方乳突尖前方触及一约2 cm×2 cm大小肿物,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模糊,活动差,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局部皮肤无红肿,淋巴结未触及.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原位翻转胸骨舌骨肌筋膜瓣(in situ turnover sternohyoid fasciomuscular flap,ITSF)修复喉部分切除喉部缺损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采用ITSF对因喉癌、喉咽癌实施喉部分切除术所致的喉部分缺损进行修复,观察其重建喉结构和功能的效果。结果共实施197例不同类型的喉部分切除术,同时采用ITSF一期修复喉缺损,重建喉结构,恢复喉功能。术后3例(1.5%)患者发生肌筋膜瓣坏死,其中2例坏死的ITSF自行排除,形成喉狭窄不能拔管,但保留了发音功能,另1例通过清创、抗感染和喉全切除治愈,但丧失了喉功能,其余194例患者ITSF修复手术均获得成功,喉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术后初次拔除气管套管173例(89.2%),21例(10.8%)患者初次未能拔除气管套管。初次拔管后再狭窄18例,经过支撑喉镜下激光手术治愈10例,其余8例未能拔除气管套管。在手术成功的194例患者中,总拔管率为85.1%(165/194)。结论ITSF是一种简便、易行和可靠的修复喉部分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既往由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并发症多和对其认识不足,已报告了不少把SAS误诊为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患的病例[1-2]。近几年来,我们发现随着对SAS重视程度的提高,把有与SAS相似症状的非SAS疾患误诊为SAS的病例也不少见。现将被误诊为SAS的3例焦虑、抑郁性神经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误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住院治疗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误漏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76例,占我院同期收治本病患者的8.92%。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34例,听力下降18例,打鼾16例,以头痛为主8例。专科检查发现鼓膜凹陷51例,鼓膜充血19例;鼓室导抗检查,呈B型导抗图52例,C型导抗图24例;3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76例均在外院误漏诊,其中漏诊40例,仅诊断为腺样体肥大;误诊36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27例,药物中毒性耳聋4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3例,突发性耳聋2例。76例均在我院经专科查体、鼓室导抗检查和听力检查确诊分泌性中耳炎,根据病情分别予腺样体切除术、鼓膜穿刺术或置管引流、药物对症治疗等,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临床工作中应以患儿的主诉、临床表现、听力检查结果为基础多方面综合判断,尤其应高度警惕存在腺样体肥大的患儿,以降低误漏诊率。  相似文献   
19.
从克山病病区粮和非病区粮及常规饲料饲养的大鼠心肌中提取总RNA,采用斑点印迹法分析其中的α和β-心肌肌球蛋白重链(CMIIC)mRNA含量的变化并测定动物血清及心肌组织的T3、T4含量。结果表明,病区粮喂养大鼠心肌中α-CMHCmRNA含量降低,而β-CMHCmRNA含量升高;该组动物心肌和血清中T3含量显著下降,T4在血清中增加而在心肌中变化不大。向病区粮喂养大鼠腹腔注射T3(2μg/100g体重·d,连续2次)观察大鼠心肌中CMHC基因表达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给予外源T3后,动物心肌中α-CMHCmRNA明显上升,β-CMHC显著下降,提示在克山病病区粮饲养动物,T3对其心肌CMHC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低硒、低VE的人工半合成料饲养大鼠8周,引起甲状腺激素(TH)和自由基代谢紊乱(与补硒补VE鼠比较):1.肝、肾T45’-脱碘酶(ID-I)活性分别降低60%和50%,血清T3减少36%,T4增加32%,联合补VE和硒肝ID-I活性和血清T3浓度较单纯补硒组显著增加。2.全血和肝脏GSH-Px活力分别降低70%和82%,血清和肝脏LPO浓度分别增加53%和40%。硒含量相同时,变更VE量对G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