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1.
白艳梅  杨洁  李杰  李燕  王瑞仓  王超  袁军  王素云  郝洪岭 《免疫学杂志》2011,(12):1052-1056,1062
目的比较单独应用IL-23或联合应用IL-23和IL-2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及抗白血病活性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PBMC,以不同的细胞因子培养液培养,MTT比色法测定PBMC的增殖情况及PBMC对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诱导前后PBMC的细胞表型变化。结果细胞因子各组培养PBMC 1 d、3 d、5 d后,PBMC的增殖以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均增强(P<0.05),IL-23与IL-2联合后PBMC的增殖以及杀伤活性进一步增强(P<0.05);IL-23(50 ng/ml)与IL-23+IL-2(50 ng/ml+100 IU/ml)组作用于PBMC 5 d后,检测CD3+细胞为(80.7±4.37)%和(83.2±4.04)%,CD16+CD56+细胞为(8.4±0.28)%和(12.7±0.9)%,CD4+细胞为(45.2±1.4)%和(47.0±1.72)%,CD8+细胞为(34.5±2.53)%和(35.4±2.11)%;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对PBMC细胞表型的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CD16+CD56+细胞的表达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CD3+、CD4+、CD8+细胞的表达以及CD4+/CD8+比值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L-23对PBMC的增殖,以及PBMC对K562细胞的杀伤均有促进作用,与IL-2联合有协同作用。IL-23单独或联合IL-2诱导后PBMC中CD3、CD16/56、CD4、CD8抗原的表达均增加,二者联合后可以进一步增加CD16/56抗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22.
1病例资料男,76岁。主因胸部、两侧季肋疼痛3月余,乏力、活动后胸闷、气短4 d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部、两侧季肋疼痛,就诊于我科,行胸腰段脊柱MRI检查示:多发胸腰骶椎椎体、附件及椎旁软组织病变,胸8~9椎体压缩性骨折。查血红蛋白102 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示:异常浆细胞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29例DLBCL和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COX-2、bcl-2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COX-2、bcl-2、Caspase-3在DLBCL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8.9 %、72.4 %和75.9 %,COX-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COX-2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bcl-2与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COX-2与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COX-2、bcl-2、Caspase-3均可能与DLBCL的发生有关,分析其在DLBCL中的表达有助于判断疾病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旨在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不同浓度塞来昔布作用于HL-60细胞24h后,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J、EI及COX-2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塞来昔布作用于HL-60细胞24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抑,且呈-定的浓度依赖性(r=0.955),24h的IC50值为63.037μmol/L。塞来昔布可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也呈剂量依赖性(r=0.988)。塞来昔布可使HL-60细胞明显阻滞于G0/G1期,可下调cyclinD1、cyclinE1mRNA的表达。塞来昔布可使细胞COX-2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塞来昔布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可能通过下调cyclinD1、cyclinE1的表达引起细胞G0/G1,期阻滞,下调COX-2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浸润(BMI)的危险因素,评估血小板计数(PLT)、乳酸脱氢酶(LDH)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对BM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BMI分为BMI组(22例)、非BMI组(76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患者发生BMI的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LT、LDH及sIL-2R水平对恶性淋巴瘤患者BMI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升高[O^R=0.980(95% CI:0.964,0.996)]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BMI的保护因素(P <0.05),高龄[O^R=1.155(95% CI:1.046,1.276)]、临床分期(Ⅲ、Ⅳ期) [O^R=5.829(95% CI:1.939,17.522)]、LDH升高[O^R=1.022(95% CI:1.009,1.035)]、sIL-2R升高[O^R=1.001(95% CI:1.000,1.002)]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BMI的危险因素(P <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当PLT ≤ 186.565×109/L时,预测恶性淋巴瘤患者BM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3,敏感性为77.3%(95% CI:0.579,0.843),特异性为64.5%(95% CI:0.536,0.809);当LDH ≥ 263.875 u/L时,AUC为0.754,敏感性为68.2%(95% CI:0.535,0.809),特异性为80.3%(95% CI:0.646,0.890);当sIL-2R ≥ 2554.500 u/mL时,AUC为0.670,敏感性为63.6%(95% CI:0.473,0.757),特异性为63.2%(95% CI:0.494,0.774);3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24,敏感性为81.8%(95% CI:0.692,0.920),特异性为81.6%(95% CI:0.669,0.906)。结论 PLT降低、LDH和sIL-2R升高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BMI的独立影响因素,可将其用于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BMI的辅助预测手段,且3者联合可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