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静脉阻断试验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静脉性血管压迫所致三叉神经痛的手术疗效和降低并发症,介绍一种处理责任静脉的方法。方法2000年8月~2007年1月间行微血管减压术(MVD)的40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责任血管为静脉或动静脉混合压迫的有118例(29%),其中58例为粗大的深部引流静脉,减压前行静脉暂时阻断试验。其中试验阴性者53例,静脉予以切断减压;5例试验阳性者中3例切断,2例分离后减压。结果53例将责任静脉直接切断的患者中,术后51例症状完全缓解,2例明显减轻,但有6例出现不同程度面部麻木。5例试验阳性者中,3例切断后都因严重的小脑肿胀再行后颅窝减压术,死亡1例,另2例行分离后减压的患者术后疼痛获得明显减轻。结论暂时阻断试验可以作为处理粗大责任静脉时的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损伤对SD大鼠动眼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经幕下和眶上裂切断和修复动眼神经,术后通过前庭眼反射评估眼外肌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恢复程度,经右侧上直肌注射辣根过氧化酶,逆行追踪中脑动眼神经核团内神经元分布,进行动眼神经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结果经眶上裂干预动眼神经的实验组大鼠新生神经纤维对眼外肌支配的特异性较高,其眼外肌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经幕下干预动眼神经的实验组大鼠。结论动眼神经损伤部位距离眼外肌越近,最终的神经功能恢复就越好,这与再生神经纤维通过损伤部位时的迷行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4.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症肺炎是3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2年多来采用了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辅佐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根据《儿科学》诊断标准[1],选择我科2004年4月-2006年6月小儿重症肺炎  相似文献   
85.
Beagle犬动眼神经电生理数学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Beagle犬动眼神经——下斜肌系统电生理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方法选用10只雌性Beagle犬,以不同参数电刺激动眼神经海绵窦后段,采集下斜肌肌细胞复合动作电位(CMAPs),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动眼神经对下斜肌调控的电生理学过程。结果获得了描述下斜肌响应电信号随激励信号变化的函数关系,用Simu link建立的模拟仿真电路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结论本数学模型描述了动眼神经不同电刺激参数与下斜肌CMAPs之间的关系,为模拟生理状态下的动眼神经电生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完全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完全不稳定骨盆骨折全部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配合口服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平均随访38月,根据Tornetta和Matta的方法评估复位情况。结果根据复位情况优14例,良5例,中4例,优良率为82.61%;功能恢复优13例,良7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96%。未发生有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不等长、骨盆倾斜、下腰痛等并发症。结论完全不稳定骨盆骨折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满意,配合中药治疗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促进骨折愈合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7.
①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疾病中脑性耗盐综合征的发病特点及治疗经验。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脑性耗盐综合征患的临床资料。③结果 18例脑性耗盐综合征患中,颅脑损伤9例,垂体及其他鞍区手术后4例,高血压脑出血4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继发颅内出血和颅内感染1例,经及时诊断、充分补盐治疗后均于3周内恢复。④结论 脑性耗盐综合征可见于各类颅内急症病变,尤多见于鞍区、下丘脑及脑室病变,及时正确诊断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8.
解答:(1)GCS≤8分并伴有下列情况之一:①CT异常;②收缩压≤90mmHg;③肌肉强直;④年龄≥40岁。(2)GCS≥8分但不能进行连续的神经系统检测者。(3)多发伤需要手术治疗而进行长时间麻醉者。(4)持续使用肌松  相似文献   
89.
目的:总结小儿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SPTP)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提高小儿SPTP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小儿SPTP的临床资料,并坚持随访。结果15例中,男6例,女9例,年龄3~16岁。5例因无痛性腹部肿块就诊,4例有上腹部疼痛、纳差等不适;2例体检发现;2例以黄疸为首发症状;2例以急腹症发现。肿瘤位于胰头部5例,位于胰颈部3例,位于胰体部3例,位于胰体尾部4例;肿瘤直径2.5~9.3 cm,平均5.1 cm。15例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均为SPTP,所有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住院时间为9~15 d。门诊随访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迹象。结论 SPTP是一种少见的胰腺肿瘤,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其对化疗、放疗不敏感。手术切除治愈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0.
交通事故伤所造成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已经成为青年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脑损伤的预防和伤后救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TBI的病理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因素相互重叠、共同作用的过程。膜通透性增加、自由基损伤、兴奋性氨基酸中毒、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等都参与其中,而神经元胞内钙超载是上述所有致伤因素的共同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