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分析脑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出血的原因。方法:收集行脑动脉支架置入术357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出血的类型、支架置入部位及预后,并且分析出血原因。结果:357例脑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围手术期出血11例(3.08%):脑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肾血肿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假性动脉瘤1例,皮下血肿2例。其中死亡3例(0.80%),无后遗症8例(2.24%)。3例死亡患者分别为基底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和锁骨下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结论:脑动脉支架置入术是相对安全的手术,但围手术期并发出血较严重,需根据具体情况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脑血管介入患者112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脑血管造影术后假性动脉瘤形成,按1:2随机选择无假性动脉瘤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造成假性动脉瘤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脑血管造影术后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2.48%(28/1128)。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双重抗聚、鞘管直径、止血方法、过早活动等8个因素与假性动脉瘤形成有关,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双重抗聚、止血方法、过早活动为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3.578、3.275、4.531、3.265、8.698、4.873。结论控制围术期血压、减少早期活动以及采用确切的止血方法可减少假性动脉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