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对衰老模型大鼠肝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Ⅰ)、COⅣ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测定各组大鼠肝线粒体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C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COⅠ、COⅣ、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mtTFA)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黄芪多糖可提高模型大鼠肝Mn-SOD、CO活性(P<0.01,P<0.05),降低MDA含量(P<0.01,P<0.05)和COⅠ、COⅣ、mtTFA 和NRF-1 mRNA的表达(P<0.01).NRF-1和COⅣ表达,mtTFA和COⅠ表达,NRF-1和mtTFA表达,分别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黄芪多糖可下调mtTFA 和 NRF-1 的表达,且对COⅠ、COⅣmRNA表达的影响与mtTFA和NRF-1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山茱萸水提液及纳米微粒水提液对雄性SD衰老模型大鼠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模型,经胃灌服0.57 g·kg-1·d-1的山茱萸水提液和山茱萸纳米微粒水提液30 d,采用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血清中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血清MDA含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激素水平.结果 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雄激素水平、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 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而山茱萸水提液及山茱萸纳米微粒水提液均能有效提高衰老模型大鼠血清SOD活力(P<0.05,P<0.01)、雄激素水平(P<0.01);降低衰老模型大鼠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纳米微粒水提液的药效优于山茱萸水提液(P<0.05).结论 山茱萸可通过提高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睾酮含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而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且其纳米微粒水提液效果优于山茱萸水提液.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IL-7在小鼠胸腺增龄性萎缩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C57B L/6小鼠分成老龄组(18月)、中龄组(12月)、中青龄组(6月)、青龄组(1月),每组雌雄各6只.无菌取胸腺,比较小鼠胸腺重量、胸腺指数及胸腺细胞数;应用RTPCR技术检测胸腺组织中IL-7基因的表达.结果 小鼠胸腺重量及胸腺细胞数随年龄增长显著减少;C57BL/6小鼠胸腺IL-7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52±0.137)、(0.578±0.040)、(0.441±0.171)、(0.184±0.139),表现为随年龄增长显著下调,各年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IL-7参与了胸腺的形成、发育、成熟和退化萎缩各个阶段,其表达水平在TECs不同的发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IL-7对胸腺维持和萎缩衰老具有显著影响,IL-7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显著减少,从而影响到TECs分化和增殖,造成胸腺微环境恶化引起胸腺萎缩.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山茱萸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肾组纵中Klotho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山茱萸多糖组,每组20只。采用D-半乳糖法制作衰老模型,以灌胃法给山茱萸多糖组小鼠灌服山茱萸多糖。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Mn—SOD活性水平,RT—PCR法检测Klotho和Mn—SOD基闪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Klotho蛋白表达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衰老组小鼠肾组织中Klotho基因、Mn—SOD活性和基斟表达均下降(P〈0.01),总抗氧化能力(T—AOC)下降(P〈0.01);与衰老模型组比较,山茱萸多糖组小鼠Klotho基困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Mn-SOD基因表达和Mn-SOD活性明显增高(P〈0.01),总抗氧化能力也显著提高(P〈0.01)。结论山茱萸多糖可能通过上调衰老小鼠肾组织中的Klotho表达和提高衰老小鼠抗氧化能力岍发挥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灵芝多糖抗H2O2诱导的HDF细胞衰老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灵芝多糖(GLP)对抗H2O2诱导的HDF细胞衰老及可能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方法 将HDF细胞培养至24代时分成6组:即青年组、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及GLP小剂量(50 mg/L)、中剂量(100 mg/L)、大剂量(150 mg/L)组,体外DMEM培养,各GLP组和衰老模型组自30代始添加 H2O2诱导HDF细胞衰老,直至38代.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Dimri法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RT-PCR法检测p16INK4a、CyclinD1、CDK4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Rb蛋白表达和磷酸化Rb.结果 与青年组及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细胞活力下降(P<0.01),β-半乳糖苷酶活性升高(P<0.01),CyclinD1 mRNA表达升高(P<0.01),CDK4 mRNA表达下降(P<0.01),p16INK4a表达升高(P<0.01),Rb磷酸化减少(P<0.01);与衰老模型组细胞比较,中剂量和大剂量GLP细胞活力明显提高(均P<0.01),而β-半乳糖苷酶活性降低(均P<0.01),CyclinD1 mRNA表达降低(均P<0.01),CDK4 mRNA表达升高(均P<0.01),p16INK4a表达降低,Rb磷酸化增多(均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GLP可通过改变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CDK4/p16INK4a进而调节Rb的磷酸化状态,发挥抗H2O2诱导的HDF细胞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36.
通过观察棉花根水剪剂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模型小鼠红细胞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脂质含量,探索棉花根的抗衰作用。结果一或服棉花根组小鼠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LPO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提春具有抗衰和。  相似文献   
37.
适应教育发展,改革生物化学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生物化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方法:自2002级开始,实施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结果:学生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白藜芦醇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抑制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分析Res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细胞周期的变化,并且检测端粒酶的活性.结果:Res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IC50为5.91mg/L,流式细胞仪显示,Res能引起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S期阻滞,Res也能显著地抑制端粒酶的活性.结论:Res通过改变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来抑制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39.
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国内外普遍应用体外建立的耐药细胞系作为研究模型。为探讨胃癌对顺铂耐药的机理,本研究首次建立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系并且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逐步递增顺铂浓度,间歇作用体外诱导法建立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系SGC 7901/DDP;M TT法测定药物敏感性;光镜、电镜、M TT法活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及其相关P-糖蛋白的表达等方法观察其生物学特征的改变。结果:历时5个月建成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系SGC 7901/DDP,其对顺铂的耐药指数为14.68,并且与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等多种抗癌药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SGC 7901/DDP的细胞形态及其P-糖蛋白的表达;体外群体倍增时间较亲代细胞延长;细胞周期分析发现其S期与G2/M期细胞减少、G0/G1期细胞增多。结论:SGC 7901/DDP细胞具有耐药特征,耐药性能稳定,与P-糖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0.
为探讨熟地黄的抗衰老机制,本实验采用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制成衰老模型,将模型给药组灌胃熟地黄不同溶媒提取液.结果显示:与衰老模型组相比,熟地黄氯仿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脑组织SOD活力,P<0.01;熟地黄氯仿提取液能显著降低小鼠脑MDA含量,以熟地黄氯仿提取液对脑延缓衰老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