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6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与环氧化酶-2(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两者与结肠癌转移浸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结肠癌组织和1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OPN与COX-2的表达,并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表达相关性。结果 OPN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70.0%)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75.0%)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OPN和COX-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OPN与COX-2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OPN和COX-2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结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研究表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与内脏高敏感性、肠动力异常、脑肠轴失调、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而不仅仅源于单纯的肠道运动障碍。重大生活事件所造成的压力和个性特征在IBS的诊疗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揭示心理干预对IBS的影响有助于更完善地实施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在糖尿病并发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健康组、单纯GERD组(I)、单纯糖尿病组(Ⅱ)和糖尿病并发GERD组(Ⅲ)各30例患者血浆中的SP和VIP进行测定。结果(1)血浆中SP含量工、Ⅱ、Ⅲ组与健康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VIP含量I、Ⅱ、Ⅲ组与健康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中VIP含量Ⅲ组与工、Ⅱ组比较,均明显升高,血浆中SP含量Ⅲ组与I、Ⅱ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Ⅱ组和Ⅲ组中SP分别为(64.2±8.33)ng/L、(48.4±9.74)ng/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VIP分别为(67.7±13.3)ng/L、(83.1±18.5)ng/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结论SP的降低和VIP的升高在糖尿病并发GER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胃、肠息肉中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激酶插入嵌合受体/胎肝激酶-1(KDR)、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及KDR在胃、肠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胃、肠息肉组织中VEGF、KDR及MVD的表达显著低于胃、肠癌(P0.05),显著高于正常胃、肠黏膜(P0.05),且胃、肠息肉中VEGF、KDR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直径2.0 cm息肉中VEGF、KDR的表达显著高于直径1.0 cm者,且在年龄50岁患者中表达增高;肠息肉中VEGF、KDR在绒毛状腺瘤、表面呈分叶状者中表达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息肉中VEGF、KDR的表达显著高于胃息肉(P0.01)。结论直径2.0 cm、年龄50岁的患者癌变概率高,肠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分叶状息肉癌变率高;肠息肉癌变率高于胃息肉,VEGF、KDR、MVD及其相互作用对促进息肉血管生成及癌变的过程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癔球症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味方治疗癔球症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将95例癔球症患者随机分为半夏厚朴汤加味方组(治疗组)46例、慢严舒柠组(对照组)49例,另设正常组24例.采用国际常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观察患者临床疗效,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构建证候四诊合参数据库.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对患者抑郁、焦虑和整个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半夏厚朴汤加味方治疗癔球症疗效确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整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6.
胃出口和十二指肠狭窄临床并不少见,常需要外科手术,但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丧失手术机会。近年来,应用记忆合金支架置放术进行姑息性治疗的临床报道渐多,方法和经验各异。最近,我们运用超细内镜直视下置放记忆合金支架治疗胃出口和十二指肠恶性狭窄,共9例患者,操作简便,取得满意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7.
108.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极为常见,表现为餐后饱胀、上腹胀满、上腹部弥漫或烧灼痛、早饱厌食、恶心、呕吐、嗳气等。一般认为与胃动力障碍有关。我们对39例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积分分析,并对其胃电图(EGG)及空腹血浆胃动素(MOT)水平进行观察,旨在评价NUD患者EGG、MOT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9.
背景:疣状胃炎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慢性胃炎,与胃癌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但其癌变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p27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目的:探讨p27蛋白和cyclin D1在疣状胃炎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未成熟型疣状胃炎、成熟型疣状胃炎、胃癌组织标本各4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7蛋白、cyclin D1表达,并分析两者与疣状胃炎患者性别、年龄、Hp感染、肠化生、异型增生的关系。结果:未成熟型疣状胃炎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组(77.5%对45.0%,P〈0.05),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成熟型疣状胃炎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和未成熟型疣状胃炎组(52.5%对85.0%、77.5%,P〈0.05),与胃癌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未成熟型、成熟型疣状胃炎组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40.0%、42.5%对12.5%,P〈0.05),但均显著低于胃癌组(P〈0.05)。疣状胃炎患者p27蛋白表达与肠化生、异型增生有关(P〈0.05),cyclin D1表达与肠化生有关(P〈0.05);p27蛋白、cyclin D1表达与性别、年龄均无关。结论ip27蛋白、cyclin D1可能参与了疣状胃炎的发生和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0.
患者男,76岁,上腹持续胀痛1周伴呕吐入院,外院胃镜诊断"胃石症、糜烂性胃炎",B超示"十二指肠球部团块强回声",予以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口服可乐和碳酸氢钠溶石等治疗症状无好转而人院.病程中无黄疸、畏寒、发热.患胆囊结石10年,无胆囊炎发作史,有"房颤、高血压病、脑梗塞"10年.查体神志清楚,皮肤及巩膜无黄染,颈浅淋巴结不肿大,颈静脉不怒张,心率约96次/min,律不齐.腹部平坦,末见胃和肠异常蠕动波,上腹轻度压痛,肝脾不肿大,Murphy征阴性,无振水音,肠鸣音3~5次/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