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182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供者心脏热缺血后收缩力、三磷酸腺苷、超微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ATP)作为衡量供者心脏保存质量指标的可靠性,以及ATP,心肌收缩力、超微结构三者的关系。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4组,1组,热缺血0分钟低保存1小时,2组;热因0分钟你,你 保存3小时,3组,热缺血5,低嘎小时,每组6大白兔。测定ATP含量和观察超微结构,然后置于Langendorff模型上,用氧合自休温再灌注15分钟测定心肌收缩力。结果 1组收缩力和ATP分别为  相似文献   
92.
张希 《新医学》1999,30(12):692-692,711
1引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厅币场的需要以及人们对生活素质要求的提高,以小胡D、少@J历、低费用为特点的微创伤心脏外科,在短短的数年内得以迅速的发展、推广。其适用范围广,司用于主动脉瓣、二尖瓣整形或置换术,冠状动脉狭窄搭桥术,先天性心脏病的心内缺损修补术,成为近年来心脏外科的热点,风靡全球。尽管对微创伤心脏手术尚育不同喜法、争议,但由于其符合心脏外科的发展、病人的需要以及医疗费用受订者的利益,所以微创伤心脏手术的研究、开发得到广泛关注及支持。2微创伤心脏手术的概念微创伤心脏外科手术是近年迅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93.
感染性心内膜炎急诊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告一组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行急诊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36例病人中 ,34例次 (94% )有赘生物 ,19例次 (5 2 % )瓣膜穿孔 ,2 9例次 (81% )严重瓣膜关闭不全 ,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紧急外科手术 ,切除和清除感染瓣膜、组织、赘生物。用 0 2 %呋喃西林、先锋霉素溶液反复冲洗 ;置入机械瓣 ,矫治心内畸形。结果  33例恢复出院 ,包括 2例术前因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休克 ,心跳骤停 ,在心肺复苏、呼吸机辅助下行急诊瓣膜置换手术者。 3例术后死亡 ,病死率为 8 3%。 1例死于心力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伴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2例死于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3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出现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感染不能控制时 ,赘生物需接受紧急外科手术治疗 ;紧急手术不会使感染灶扩散 ;置换瓣膜时可选用人工机械瓣膜  相似文献   
94.
辅酶Q10对供心热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辅酶Q10对供心热缺血的保护作用,以达到延长供主耐受热缺血时限目的。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B组取心前2周用辅酶Q102mg.kg^-1.d^-1灌胃。热缺血10min后,A组用UW液、B组UW液加辅酶Q10液灌洗;取心后,A且在UW液、B组在UW加辅酶Q10液中保存4h。然后在Langendorff模型上,A组用氧合KHB液、B组用氧  相似文献   
95.
<正>患儿,女,13岁,2022年11月22日因“尿蛋白阳性6年余,血肌酐升高1年余。”入院。症见:疲倦乏力,头晕无头痛,颜面及双下肢轻度浮肿,少许腰酸痛,解泡沫尿,纳眠一般,大便可。体格检查:体质量:42 kg,身高:155 cm,BMI:17.48 kg/m2,血压:130/79 mm Hg,贫血貌,口唇、眼睑稍苍白,双下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心率9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月经史:11(5-7/28-30)末次月经2022年11月20日,月经淋漓不尽。家族史:患儿父亲MYH9-RD、维持性血透病史。患儿还有一双胞胎哥哥,体健,其余家属无相关疾病病史,其余家属未行相关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介入治疗急性肱动脉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6例急性肱动脉损伤患者资料。经股动脉入路,造影证实肱动脉闭塞,明确血管闭塞的范围及程度。顺行开通失败时,穿刺患侧桡动脉,运用双向内膜下血管再通技术,建立工作导丝通道,然后行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治疗。结果 26例急性肱动脉损伤患者手术成功率100%,随访6~36个月,26例中21例血管保持通畅,5例支架出现狭窄,立即行球囊扩张术,经造影血流迅速恢复通畅,26例中无一出现缺血坏死,截肢的情况。结论经皮腔内介入治疗急性肱动脉损伤,能够迅速开通肱动脉,恢复血流,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7.
探究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脑网络异常。采集PSD患者及其对照组(卒中后无抑郁症(PSND)患者及健康人(CONT))各10例16导联静息态脑电信号进行偏定向相干性(PDC)分析,利用单尾单样本t检验构建这3类人群的平均脑网络图,并对所得脑网络进行基于图论的拓扑参数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统计学检验(P<0.05),当PDC阈值取0.2时,三类人群平均脑网络节点度、平均集群系数及中介中心度参数差异最明显。具体表现为脑卒中患者相对健康人出现了优势半球(左半球)信息流入的减弱,PSD患者相对PSND患者在与“情绪”相关的左额叶及左颞叶信息流出减弱。PSD患者相对CONT及PSND人群平均集群系数分别下降2.4%及1.8%,脑网络集团化程度减弱;网络核心节点个数分别增大2.2倍及1.6倍,且核心节点有所转移,枢纽节点核心地位下降。受脑卒中和抑郁情绪的影响,PSD患者的脑网络发生了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98.
张希 《吉林中医药》2011,31(8):744-746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发热因其具有方法简便,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较口服及静脉给药更易接受等特点,倍受医者及患儿家长的重视。如洗浴疗法既可达到物理降温效应,又可经皮吸收而发挥解肌退热的作用;敷贴疗法是通过药物直接接触特定穴位,经透皮吸收以发挥药物治疗的作用;滴鼻疗法可以通过鼻腔黏膜对药物的直接吸收以及神经调节作用而迅速发挥药效;以及栓剂、灌肠和直肠滴注等,方法众多。  相似文献   
99.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cDNA序列的关键抗原位点,并观察根据这些位点设计合成的新型免疫原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扩增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cDNA序列,采用Jameson-Wolf方法和ClustalX软件结合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抗原位点,人工合成筛选的抗原位点序列,并连接到pIRESneo表达载体,3次(0、2、4周)对BALB/c小鼠进行核酸免疫,ELISA法测定免疫后机体抗体水平,出血中和实验和攻毒实验初步观察其免疫保护效果。结果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得到6个关键抗原位点(MPA-1~MPA-6);ELISA法检测抗血清结果表明,抗原位点序列诱导小鼠产生的抗血清相对未免疫的小鼠血清稀释100倍后仍能表现出阳性结果;出血中和实验和攻毒实验表明,将抗原位点序列免疫小鼠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使体内产生抗体,能有效中和蛇毒,从而对尖吻蝮蛇蛇毒引起的出血有防护作用。结论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成功获得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cDNA序列的6个关键抗原位点,针对这些位点设计合成的新型免疫原展示出初步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比较心脏瓣膜替换伴与不伴心房颤动射频消融(RFA)术后早期心功能.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对38例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行心脏瓣膜替换术+Cox-MazeⅣ心房颤动RFA(射频组),选取按一般情况予以配对同期仅行心脏瓣膜替换术的RHD心房颤动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及超声心动图情况.结果 尽管射频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对照组延长[(152.8±46.1)min比(104.7±40.8)min、(91.0±26.1)min比(68.0±30.3)min,P<0.01],但两组术后恢复时间相似.射频组术后cTnT[(1.8±0.6)μg/L]较对照组[(0.8±0.4)μg/L]明显升高(P<0.01),术后左房内径较术前普遍缩小(P<0.05),其中主动脉瓣、二尖瓣联合替换术后左室后壁厚度增大和左室短缩分数减小.结论 和单纯行心脏瓣膜替换术相比,心脏瓣膜替换术+心房颤动RFA术后早期的心功能恢复在总体上良好,但存在潜在威胁可能性更大,更需注意围手术期的心肌营养和心功能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