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1年1月至2006年2月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自体髂骨或钛笼植入、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28~76岁,平均36.8岁.病程3个月至1.5年,平均8个月.随访观察植骨融合、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效果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1.5至5年,平均36个月.3例患者术后出现窦道,经换药后伤口均愈合.术后平均3.2个月ESR下降到正常.28例不全性截瘫患者中,27例于术后24 h至3个月感觉、肌力及括约肌功能逐渐恢复,末次随访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提高;仅1例术后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无变化.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愈合时间3~15个月,平均4.8个月.内固定物无松动、脱出及断裂.术前平均脊柱后凸度数Cobb角为41.2°,术后1周平均Cobb角为13.6°,平均矫正27.6°;末次随访平均Cobb角为15.8°,平均丢失2.2°.无脊柱结核复发.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2.
湿疹为临床常规疾病之一,急性者发病较迅速,皮疹呈多形性,多剧痒,易受内外因素剌激后复发或转变成慢性[1]。我院皮肤科于2004年4月~2005年4月间采用中药内  相似文献   
53.
Drugdeliverysystem(DDS)isanewmethodofmedicationdevelopedinrecenttwodecadeswiththeavailabilityofmanynewbiomaterialsthathavegoodbiocompatibility,fromwhichdrugcanbedelivereddirectlytothedesiredsitesustainedlyatmuchhigherconcentrationsthancanbeachievedbyconventionalroutes.AmplescientificevidencesintheuseofDDS,suchasantibioticimpregnated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antibioticloadedporoushydroxyapatite(PHA)andantibioticloadedpolyglycolicacid/polylacticacid(PGA/PLA)copolymerforthetreatmentofmy…  相似文献   
54.
目的:测定光果葶苈全草中硫代葡萄糖苷的总含量,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基础科学资料。方法:采用硫酸根离子沉淀法。结果:光果葶苈全草中硫代葡萄糖苷总含量为0.95%。结论:光果葶苈全草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高,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鹅蝥藿香粒天灸防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3例小儿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3例于每年三伏天敷贴自制鹅蝥藿香粒,对照组90例常规服用西药克敏能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鹅蝥藿香粒天灸防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简便安全,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7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宏斌 《四川中医》2007,25(2):95-96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采用古方四物消风散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抗组胺治疗。结果:治愈率治疗组65.7%,对照组2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8.6%,对照组8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7.
高血压壳核出血48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按出血量给药,通过定期 CT 扫描,与甘露醇比较,观察病情变化等方法评价甘油脱水效果。甘油纠正脑疝作用不如甘露醇迅速,显著效果在治疗1周之后,无反跳现象。2例出现轻微血红蛋白尿,不影响继续治疗。甘油和甘露醇合用可避免两者的副作用。此外,本文还提示按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给药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8.
石菖蒲对CNS的药理作用与毒理研究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Schott.)的干燥根茎.其味辛,性微温,入心、肝、脾经,具有化湿和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之功效.[1]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中风失语、耳鸣、老年性痴呆等病症,提示石菖蒲既有定志宁神之功,又有通关复苏益智健脑之效.[2]石菖蒲的药效主要体现在对中枢神经系统(CNS)作用方面.为了理清石菖蒲研究情况,本文侧重概述石菖蒲对CNS的药理作用,并对石菖蒲的毒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9.
石菖蒲对CNS的药理作用与毒理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0.
目的:建立大鼠小肠液循环液中的替硝唑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318nm和291nm,溶剂的pH分别为pH2和pH5,结果:标准曲线在4.8ug/ml-19.2u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高中低3个学度的日内RSD小于1.65%,日间RSD小于2.28%,回收率为98.6%-101.7%,结论:该法可准确测定大鼠小肠循环液中的替硝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