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患者,男,50岁,因“周身乏力伴消瘦两月”2015年9月25日于本院住院治疗。患者2005年因受凉后手指苍白,保暖后变潮红,继之恢复正常,就诊于天津市人民医院诊断为雷诺氏病,未予治疗。2008年因口渴、多饮、多尿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查口服75 g 葡萄糖法0、30、60、120和180 min血糖值分别为3.5、8.9、13.1、14.8和13.2 mmol/ L,胰岛素兴奋试验0、30、60、120和180 min 分别为93.9(空腹参考值2.6~24.9 mIU/ ml)、356.6、542.4、827.5和802.3 mIU/ ml。予诺和龙、拜糖平治疗,未使用过胰岛素,服药3年后,患者自觉糖尿病症状较前缓解,间断监测血糖,空腹血糖约5~6 mmol/ L,餐后2 h血糖约7~8 mmol/ L,遂自行停药。2014年常规体检空腹血糖4.53 mmol/ L,尿常规未见异常。2015年7月患者自觉周身乏力伴消瘦、口渴,身体多处皮肤变黑;晨起头晕,视物模糊,多次自行监测空腹血糖波动在1.8~2.5 mmol/ L,餐后2 h 血糖波动在15~26 mmol/ L之间。  相似文献   
32.
1990年1月~2000年3月,我院手术治疗食管癌406例。其中5例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50~74岁。手术方式:2例上段及2例中段食管癌采取右后外侧开胸切除食道癌,经上腹正中切口游离胃,经食管裂孔及右侧胸腔行左侧胃、食管颈部吻合。1例中段食管癌行左侧开胸切除食管癌,行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1.2 胃排空障碍症状及体征:5例均在停止胃肠减压进食后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心率增快等症状。胸片检查示胃呈高度扩张,占据大部分胸腔,可见明显气…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3例)、健康体检者(30例)SAA和APN水平。将STEM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 mg干预组(n=31)和阿托伐他汀40 mg干预组(n=32),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SAA和APN水平。结果干预前SAA水平在2 0 mg组和4 0 mg组均比健康组高,APN水平在2 0 mg和4 0 mg组比健康组低(P〈0.05);2周后SAA在20 mg组和40 mg组均较干预前降低,APN在20 mg和40 mg组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40 mg组与2 0 mg组比较SAA和APN的浓度变化幅度更大(P〈0.0 5)。STEMI患者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脂联素呈负相关(r=-0.478,P〈0.05)。结论 STEMI患者SAA水平升高,APN水平降低;阿托伐他汀干预后可降低SAA浓度,升高APN浓度;大剂量可使SAA和APN浓度变化更大。  相似文献   
34.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及周围组织,主要表现为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现将2006年以来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5.
向杰 《北方药学》2014,(6):33-33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112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加替沙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56例患者治疗后痊愈46例(82.1%),好转7例(12.5%),无效3例(5.4%),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有1例出现刺痛感,对照组5例出现刺痛不适感,均不影响继续治疗,此外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清除大部分致病菌,且安全性高,眼部耐受性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虽然骨盆或髋臼骨折引起的骨盆大动脉损伤很少发生(15%~20%),合并髂外动脉损伤更为罕见,但该类患者死亡率非常高(75%~83%)。然而骨盆或髋臼骨折导致主要动脉损伤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分享4例髋臼顶柱骨折合并髂外动脉损伤病例外科治疗,试图探讨该类型骨折引起髂外动脉损伤的机制。4例患者入院后行损伤控制复苏及手术治疗,除1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外,余患者恢复良好。通过分析4例患者受伤经过及骨折类型,我们考虑髋臼顶柱骨折发生后,由于髂外动脉通过髂耻筋膜等软组织与髂腰肌有一定连接,髂外动脉可能随髂腰肌一起被牵拉入骨折端间隙,髂外动脉直接被骨折端割破,或患者在搬运及骨折复位过程中,骨折块刺破髂外动脉。虽然髋臼顶柱骨折合并髂外动脉损伤很少发生,但其损伤后果是灾难性的。临床医生遇到此类病人时,应高度警惕大血管损伤的可能性,必要时可通过CT血管三维重建或动脉介入血管造影术,早期干预、早期治疗以挽救肢体。  相似文献   
37.
38.
重症肌无力胸腺DNA增殖指数及淋巴细胞核形态与疗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杰  蒋跃光 《重庆医学》1997,26(3):144-144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马钱子碱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24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模型组(构建KOA动物模型+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马钱子碱中剂量组(构建KOA动物模型+腹腔注射马钱子碱溶液,5 mg/kg)、马钱子碱高剂量组(构建KOA动物模型+腹腔注射马钱子碱溶液,10 mg/kg),药物干预4周后,取小鼠关节软骨.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4组小鼠软骨细胞内Zn2+表达,采用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分别检测4组小鼠软骨ZIP8、ZNT9、MTF1、Mt1、Mt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ZIP8、MTF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马钱子碱高、中剂量组ZIP8、MTF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马钱子碱高、中剂量组ZNT9、Mt1、Mt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软骨细胞内Zn2+表达明显增加,经马钱子碱药物干预后,马钱子碱高、中剂量组小鼠软骨细胞内Zn2+表达明显降低,且马钱子碱高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马钱子碱通过降低KOA小鼠ZIP8、MTF1 mRNA和蛋白表达来调控软骨细胞内Zn2+表达量,从而延缓早期KOA模型小鼠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40.
去年底至今年以来,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爆发鸡、鸭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以下简称禽流感)疫情,个别国家还发生了从禽传播到人的疫情,并有感染者死亡。在我国广西、广东、湖北等12个省市相继发生确诊或疑似禽流感疫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医院作为防病治病的主要医疗机构,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