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3 毫秒
31.
近年来,针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发病机制研究目益广泛,其治疗方法多,疗效差,死亡率高。现将近年来针对急性百草枯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p63蛋白和生存survivin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63蛋白、survivin蛋白及Ki-67在52例淋巴瘤(DLBCL)患者和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石蜡标本中的表达。结果p63和survivin在DLBCL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5%和76.9%。p63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呈阴性表达,survivin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阳性率为20%,p63和survivin的表达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LBCL中p63、survivin表达之间有相关性,二者的表达与Ki-67增值指数有相关性。p63、survivin阳性组复发率分别为68.0%和71.4%高于阴性组22.2%和30.8%。结论P63和survivin在DLBCL中异常表达,与DLBCL的增殖有关,二者表达是临床治疗和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33.
目的:总结党中勤教授对黄疸型肝炎的治疗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师学习,收集相关病案资料,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党师认为,黄疸型肝炎的病机为湿热交蒸,瘀毒互结;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肝脾同调,突出活血化瘀;其经验方"茵虎退黄方"疗效确切,临证重视利胆泻下药的应用,及给药途径的多样性。结论:党师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确切,不仅能改善患者症状,而且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体验式教育对成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成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实施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式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采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MSES)判断其自我管理能力并行对比分析,对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的评分分别为(146.46±28.13)、(153.60±31.25)、(168.09±38.17),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束时,试验组患者血糖监测评分(38.69±6.87)、饮食管理(78.26±18.90)、运动管理(27.15±8.92)、足部护理(8.87±1.13),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 体验式教育能明显提高成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并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5.
KPC-2型β-内酰胺酶对超广谱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并已成为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全球重大威胁,因此寻找新型抗菌剂和新的抗感染策略非常重要。我们前期经筛选发现PHT427是一种有效的NDM-1抑制剂,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对KPC-2也有明显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PHT427能够显著抑制KPC-2,IC50值为2.04μM,并且与美罗培南联用对大肠杆菌BL21(DE3)/p ET28a(+)-bla KPC-2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荧光淬灭和SPR结果表明PHT427能够与KPC-2发生相互作用。分子对接与定点突变的结果进一步表明Arg220、Thr235和Thr237是促进这种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研究表明PHT427是一种具有潜力的KPC-2抑制剂并且能够协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抑制KPC-2产生菌。  相似文献   
36.
37.
产前超声诊断早孕期泄殖腔外翻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早孕期泄殖腔外翻(OEIS)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胎OEIS综合征胎儿早孕期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引产后尸体解剖结果相对照。结果 10胎OEIS综合征胎儿于低位下腹壁见以囊性为主的膨出物;10胎均见脊柱侧弯,3胎见脊柱骶尾段脊髓脊膜膨出。8胎膀胱未显示。5胎颈项透明层增厚,其中1胎合并颈部淋巴水囊肿。1胎合并双足内翻,1胎合并左下肢缺如。10胎均合并脐带过短,4胎合并单脐动脉,1胎合并脐带囊肿。引产后尸体解剖均可见下腹壁缺损、脏器外翻,但未见完整囊性膨出物;10具胎儿均可见耻骨联合分离、无肛门、无明显外生殖器并伴膀胱外翻。结论 胎儿下腹壁囊性为主的膨出物是早孕期OEIS综合征的特征性产前超声表现。  相似文献   
38.
第二产程剖宫产子宫下段"U"字型切口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第二产程剖宫产子宫下段"U"字型切口的应用价值.方法第二产程剖宫产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子宫下段"U"字型切口组62例,子宫下段横切口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血量.结果子宫下段"U"字型切口组子宫切口撕裂4例,占6.45%,而对照组子宫切口撕裂12例,占20.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平均出血量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子宫下段"U"字型切口组术中出血量<500ml者59例,占95.16%,而横切口组为42例,占72.4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500ml者前者为3例,占4.86%,而后者为16例,占27.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子宫下段"U"字型切口的应用可有效避免或减少子宫切口外延撕裂,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娩出胎儿.  相似文献   
39.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口糜范畴 ,好发于成年人。我们于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月应用鱼腥草汤治疗本病 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全组共 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0例。治疗组中男性 2 2例 ,女性 8例 ;年龄 2 0~ 60岁 ,平均 40岁 ;病程 6个月~ 6年 ,平均 3年。对照组中男性 2 4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1~ 60岁 ,平均38岁 ;病程 6个月~ 6年 ,平均 4年。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均服用鱼腥草汤 :鱼腥草 30 g,大青叶1 5g,土茯苓 30 g,莲子芯 1 0 g,生甘草 1 0 g,金银花30 g;…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痛细胞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情况,观察其表达率与临床症状及化疗缓解率的关系。方法:利用P—gp、LRP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15例正常对照和79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P-gp、LRP的表达率,分析两种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P—gp、LRP的表达率均高于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P〈0.01),复发/难治ALL组P—gp的表达率与复发/难治AML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LRP的表达率较复发/难治AML组的表达率高(P〈0.01)。复发/难治组P—gp、LRP的表达率均高于相应的初治组(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P—gp、LRP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L=0.0746,P〉0.05)。急性白血病细胞P—gp^+/LRP^+组缓解率低于P—gp^+/LRP^-、P—gp^-/LRP^+组(P〈0.05),并明显低于P—gp^-/LRP^-组(P〈0.01)。结论:复发/难治组P—gp、LRP的表达率高于初治组,而两者的表达率无相关性。P—gp、LRP表达阳性的患者缓解率低,且易出现髓外浸润。同时检测P—gp、LRP的表达较单独检测一种蛋白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