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新生儿弓形虫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用间接血凝试验 (IHA)法分别检测 134份新生儿脐血及 6 5份临产孕妇静脉血弓形虫特异性抗体 ,以了解本地区孕妇、新生儿弓形虫感染及经母婴传播的情况。材料和方法一、材料 选取新乡市两家医院产科 2 0 0 2年 9月~ 2 0 0 2年 12月住院足月顺产的新生儿 134例 ,男 6 3例 ,女 71例 ;临产孕妇 6 5例。新生儿出生后立即采集脐血 3ml,分离血清 ;临产孕妇住院时采集静脉血并分离血清 ,- 4 0℃保存备测。二、方法 采用IHA检测。试剂盒购自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批号为 90 4 1,根据其试验操作细则进行定性检验。诊断标准为 :阳性效…  相似文献   
102.
蚊不咬香露对蚊虫驱避作用的研究*任红斌刘世国张海珠冯元春阎福林(新乡医学院,新乡,河南453003)Deet(N,N-二乙基甲基甲酰胺)为50年代以来发现的最有效的广谱昆虫驱避剂之一,本实验考察了由Deet配制的“蚊不咬香露”喷剂,对本地常见吸血蚊虫...  相似文献   
103.
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们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与卫生防疫部门紧密配合,切实加强市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并通过广大师生向社会传播现代文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1 加强领导 建立队伍 为把健康教育落到实处,襄樊市教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教委成立了学校健康领导小组,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类循环抗原(CAgs)早晚间血中浓度变化情况。方法9只家兔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于感染后的21wkd3早晚间分别果血,分高血清.并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FLISA)分别检测三类CAgs.结果三类CAgs水平在一天内无显著性变化。结论CAgs的检测结果在一天之内不受采血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20例血红蛋白均为130g/L以上,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采用带侧孔接头、静脉三通、输血器等连接成简易放血器,从上腔静脉放血。结果全组患者放血顺利,未发生心脏骤停。自制放血器在体外循环中放血,损伤小、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可控性强,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80例心脏病人随机分A、B两组各40例,A组应用氨甲环酸,B组不用,结果两组术后引流量、输血量、ICU停留时间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了解弓形虫感染家兔精液中是否有虫体存在,探明虫体在精液中动态变化情况。方法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不同剂量经腹腔感染家兔6只。在家兔感染前后分别采集精液,-40℃冻存备用,分别用普通PCR检测弓形虫感染家兔精液中弓形虫DNA。结果5只家兔在感染后的8~14d死亡,仅1只家兔在感染后的8d和72d,用PCR检测手段在精液中均可检测到弓形虫DNA。结论弓形虫感染雄兔精液中有虫体存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中国山东省沿海地区汉族男性群体的白细胞介素(IL)-1β-511位点的多态性是否与痛风的易感性有关.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276例痛风患者和268名健康对照者的IL-1β-51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IL-1β启动子区-511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在痛风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51,P=0.197,df=2);2组的等位基因频率C和T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2.941,P=0.086,OR=1.232,95%CI=0.971~1.563).经x2检验,IL-1β基因-511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痛风病的危险因素无相关性.痛风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具有较高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水平、血尿酸、血糖、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国沿海地区汉族男性人群中IL-1β-511C/T基因多态性与痛风的易感性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家族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及治疗随访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8年12月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筛查CH的资料;阳性召回的可疑患儿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甲状腺功能,对确诊为家族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随访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15年来共筛查新生儿1 658 780例,确诊家族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63例,分别来自32个家系,患病率为1/26 330。早期接受治疗并正规服药的家族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有58例,除外1例家族性矮身材,其余57例末次随访其体格和智力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随访满2年及以上的56例家族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中,23例(41.1%)为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33例(58.9%)为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结论新生儿筛查可早期诊断家族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早期替代治疗后体格及智力发育可达正常;遗传因素可能是家族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分子学机制。  相似文献   
110.
先证者(Ⅴ9)男,32岁,10年前开始出现双腿僵硬,走路不便,步态不稳,易跌倒,上下楼梯困难,病情呈现进行性加重。查体:痉挛步态( ),双下肢肌力( ),髌阵挛(-),腱反射( ),跟腱反射( ),病理征( ),视力正常,弓形足。Ⅳ754岁,25岁左右发病。查体:剪刀步态,膝阵挛( ),跟腱反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