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14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目的 探讨陈旧性心肌硬死患者侧支循环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左心室功能及QT离散度及其内在关系的影响。方法 5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者,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分支狭窄≥70%血管作Leaman计分,左心室造影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壁运动作Cortina记分,研究侧支循环对Leaman 记分与左心室射血分数、Cortina记分及QT离散度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 全组Leaman冠状动脉计分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Cortina左心室壁运动记分无相关,与QT离散度呈弱正相关;而无侧支循环建立的亚组,Leama冠状动脉记分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9,P<0.01),与Cortina 左心室壁运动计分呈显著正相关(r=0.77,P<0.01),与QT离散度呈正相关(r=0.53,P<0.05),Cortina左心室壁运动计分与QT离散度呈正相关(r=0.63,P<0.05)。结论 陈旧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室功能及心肌电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严重病变的冠状动脉有无侧支循环的建立,侧支循环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左心室功能有保护作用并可以减小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及电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对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LVSS)的影响。 方法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开搏通组40例、氯沙坦组40例,于AMI后1周、4周、28周进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和心室相位分析,获得相位分布/直方图和LVSS参数。 结果AMI后28周时,氯沙坦组和开搏通组与其AMI后1周比较梗塞区延迟相位均有明显改善,直方图曲线负偏态消失。AMI后28周时开搏通组LVSS定量参数左心室相角程、左心室半高宽和左心室峰相位标准差分别较AMI后1周时降低25.43%、35.86%和21.41%(P均<0.05),氯沙坦组左心室相角程、左心室半高宽和左心室峰相位标准差分别降低33.04%(P<0.05)、51.47%(P<0.01)和27.58%(P<0.01),而常规治疗组1周、4周、28周时各参数无明显变化。AMI后28周时氯沙坦组和开搏通组较常规治疗组左心室相角程、左心室半高宽和左心室峰相位标准差分别减少29.90%和25.91%(P均<0.01)、50.77%(P<0.01)和44.33%(P<0.05)、23.43%和25.27%(P均<0.05)。而且氯沙坦组与开搏通组间相位分布和上述各参数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能明显提高LVSS,改善左心室功能,且其效果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搏通相近。  相似文献   
83.
目前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尽管近年来对其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至今未完全明了且无良好对策。有证据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TGF-β)在其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TGF-β与再狭窄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对再狭窄的防治。 一、TGF-β及其受体的结构特点和生物活性 TGF-β是由两条12.5kd,以二硫键结合的多肽链组成的二聚体,有5种同功异构体(TGFβ-β),在体内许多正常细胞或恶性组织中…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应用心肌灌注分级(MBG)的方法判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AMI-PCI)后的微循环灌注情况,并评价其对局部、整体心室收缩功能和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首发前壁AMI患者124例,于12 h内行直接PCI,按MBG方法将患者分为心肌灌注不良组(MBG 0~1级,A组)和心肌灌注良好组(MBG 2~3级,B组).于PCI后即行左心室造影,测定心室容积、压力参数和室壁运动积分(WMS);AMI后1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测定左室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和收缩同步性参数;AMI后6个月随访时重复行心室造影和核素心室造影检查测定上述参数,并记录主要恶性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AMI-PCI后6个月随访时,A组LVESVI、LVEDVI、WMS和LVEDP均较B组分别增高27.02%、12.02%、27.65% 和 33.61% (P均<0.05),而LVEF、PER和PFR均较B组降低14.72%、15.79%、21.08%(P均<0.05).AMI-PCI后6个月,A组LrEF2~8分别较B组降低19.43%、32.98%、34.55%、35.89%、28.78%、27.49%和21.77%(P均<0.05).相位分析显示,A组左室收缩同步性参数PS、FWHM和PSD亦均高于B组.在6个月随访期内,A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 经MBG判定的直接PCI后的微循环损伤状态可导致左室局部、整体收缩和同步性的降低,减弱心室射血的力学效应,促进心室重构,直接影响AMI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85.
傅向华 《临床荟萃》2011,26(3):I0001-I0001,196
第三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0年会,于2010年11月19~21日在中国近代工矿铁路和西医医院的摇篮——唐山市美丽的南湖公园隆重召开。本届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是华北地区及河北省心血管界各位同仁直接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大会。  相似文献   
86.
傅向华  汪雁博  王学超 《临床荟萃》2011,(7):I0001-I0001
霍勇教授介绍,WHO发起的监测心血管疾病趋势和决定因素研究(MONICA)中WHO—MONICA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人的脑卒中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中国慢性病报告(2006)显示近年来,中国心脑血管病死率呈井喷之势。  相似文献   
87.
傅向华  汪雁博  王学超 《临床荟萃》2011,(9):I0001-I000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谈“2010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概要” 马教授就新指南对心房颤动的分类进行了介绍:首次诊断的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以及永久性心房颤动。马教授指出,新指南首次提出了根据欧洲心律学会(EHRA)心房颤动相关症状积分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88.
傅向华  汪雁博 《临床荟萃》2012,(10):828-I0001
冠状动脉痉挛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多种心血管疾病重要病因,在冠心病预防及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比,冠状动脉痉挛无论是基础或临床研究远远滞后。我国在该领域基础或临床研究很缺乏,临床关注不够。冠状动脉痉挛广泛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严重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89.
傅向华  汪雁博 《临床荟萃》2012,(11):920-I0001
近年来,关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公认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和糖尿病等。最近,又有一个新的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相似文献   
90.
傅向华  汪雁博  王学超 《临床荟萃》2011,(16):I0001-I0001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万征教授谈“晕厥的诊治进展” 晕厥是由于短暂的全脑组织灌注降低而导致的一过性意识丧失,以快速发作、短时间和自发性的完全恢复为特点。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但是多年来对晕厥的诊断和治疗比较混乱,临床研究资料较少。万征教授结合2009年晕厥诊断和治疗指南谈了晕厥诊治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