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对孕妇产生的不良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至2009年12月间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37例,对比其处理方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急腹症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孕期采取非手术治疗者晚孕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孕28周前采取手术治疗者(P〈0.05),晚孕期手术治疗者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早、中期手术治疗者(P〈0.05)。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手术最佳时机为早、中孕期,非手术治疗有增加妊娠期间急腹症并发症的风险,晚孕期手术治疗增加早产风险。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内科接受治疗并参与随访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结果干预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糖尿水平、焦虑得分及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可以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背景:已经有研究从牙髓、牙囊和牙周组织中分离得到间充质干细胞。牙胚是牙的前体,能否从中直接分离间充质干细胞,目前未知。 目的:从人流产胎儿牙胚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其生物学特征。 方法:无菌条件下挖出水囊流产胎儿牙床中的整个牙胚,剪碎后分别用胶原酶Ⅱ和胰酶消化,过滤除去颗粒物后,细胞悬液用培养液洗涤,培养、扩增得到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表型测定和多向分化功能鉴定。 结果与结论:经过3次传代后,从单个胎儿牙胚中即可获得超过107形态均匀的、梭形贴壁细胞,其表达CD105、CD73、CD90和CD44等表面标志,不表达CD34、CD45标志;在体外向成骨、成脂分化,在体内可以分化为软骨细胞。提示用贴壁法可从人胎儿牙胚中分离得到大量的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临床误诊的原因和减少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143例子宫腺肌病病例。结果: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子宫腺肌病143例,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105例,术前诊断率73.43%;术前误诊为子宫肌瘤31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例,术前误诊率26.57%。结论: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体格检查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降低子宫腺肌病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75.
背景:人真皮纤维母细胞或间充质干细胞可形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但不同研究者所用的转录因子组合却并不相同。 目的:分离人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其全能性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 方法:水囊引产5月龄胎儿,按照既往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得到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 结果与结论: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Oct4和C-myc、中度表达Sox2,是形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较好的体细胞。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对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为使用呼吸机、使用抗菌药物、接受气管切开以及插入胃管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使用呼吸机、未使用抗菌药物、接受气管切开、插入胃管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较多,如使用呼吸机、未使用抗菌药物、接受气管切开以及插入胃管,为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如保证营养及液体供应、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口或鼻腔护理等。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东莞地区白细胞介素-10(IL-10)1082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相关性。方法选择东莞地区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94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CIN I级42例,CINⅡ级54例,CINⅢ级46例,宫颈癌52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50例诊断为宫颈炎及同期来医院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病例对照。采用PCR技术检测各组IL-10 1082G/A位点基因型,采用HC2基因杂交捕获仪(HC-Ⅱ)测定患者高危HPV感染情况,分析影响宫颈癌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宫颈癌、CINⅢ级、CINⅡ级、CIN I级、宫颈炎及健康对照组HPV感染率分别为96.15%、82.61%、66.67%、47.62%、10.00%、4.00%,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宫颈癌、CINⅢ级、CINⅡ级、CIN I级HPV阳性率较高,且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加,患者HPV感染率显著升高。宫颈癌组、CIN组患者1082G/A位点中GG基因型比率显著高于宫颈炎及对照组(P0.05)。与HPV阴性组相比,HPV阳性组1082G/A位点中GG基因型比率较高(P0.05)。经Logisitc多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的发生与结婚年龄、婚前性行为、性伴侣≥2个、既往感染史无关,而1082G/A位点中GG基因型及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L-10基因启动子区1082G/A位点中GG型基因及HPV感染可能是诱发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及宫颈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9.
背景:已经有研究从牙髓、牙囊和牙周组织中分离得到间充质干细胞.牙胚是牙的前体,能否从中直接分离间充质干细胞,目前未知.目的:从人流产胎儿牙胚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其生物学特征.方法:无菌条件下挖出水囊流产胎儿牙床中的整个牙胚,剪碎后分别用胶原酶Ⅱ和胰酶消化,过滤除去颗粒物后,细胞悬液用培养液洗涤,培养、扩增得到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表型测定和多向分化功能鉴定.结果与结论:经过3 次传代后,从单个胎儿牙胚中即可获得超过107 形态均匀的、梭形贴壁细胞,其表达CD105、CD73、CD90 和CD44 等表面标志,不表达CD34、CD45 标志;在体外向成骨、成脂分化,在体内可以分化为软骨细胞.提示用贴壁法可从人胎儿牙胚中分离得到大量的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80.
任红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538-1539
产科DIC发病急骤,来势凶险,母婴病死率较高.对我院11例产科DIC进行分析,在去除病因的同时,应用冷沉淀,可以缩短抢救时间,减少出血和脏器的损伤,挽救患者的生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住院孕妇共3 715例,发生DIC 11例,年龄21-38岁,孕周22-40+4周,初产6例,经产5例,8例发生在分娩前,3例发生在分娩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