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磁分离酶联免疫技术(MAIA)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瑞士Serono诊断中心发明的一种非同位素免疫检测的先进技术(美国专利号4659678),亦称为磁性抗体免疫技术。这种技术是与免疫酶系统(磁性颗粒)结合,使用两种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的一种测定法,它使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技术在对游离型标记抗体和抗原即抗体复合物分离中完全快速地分离。  相似文献   
92.
岩青兰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冬梅  娄红祥  季梅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2):1695-1696
 目的对岩青兰地上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白桦脂醇(Ⅱ),白桦脂酸(Ⅲ),间羟基苯甲酸(Ⅳ),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Ⅴ),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Ⅵ),柚皮素(Ⅶ),胡萝卜苷(Ⅷ),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Ⅸ)。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与氯沙坦合用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的影响。方法:62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12.5 mg/次,2次/d)和氯沙坦(50 mg/次,1次/d),两组疗程均8周。结果:治疗组TNF-αI、L-6I、L-8比治疗前分别下降了30.7%、42.7%和39.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托普利与氯沙坦合用能明显减少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94.
HPLC测定岩青兰中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岩青兰中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岩青兰不同部位及不同采收时期的地上全草中该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流动相甲醇-乙腈-0.4%磷酸(30∶8∶62),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结果:岩青兰不同部位中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含量有较大差别,叶中含量最高,茎中含量极低;开花前采集的药材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含量较高.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95.
石菖蒲煎洗治手癣刘桂云任冬梅主题词手癣/外洗法石菖蒲/治疗应用手癣是临床常见病,夏秋季易复发,多由真菌引起,临床无特效药,是一种难治性的皮肤病。笔者自1995年以来用石菖蒲煎洗治疗此病50例均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50例,男27...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腹腔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4-2016年分离自门诊及住院患者腹腔标本的病原菌资料,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共检出病原菌42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9株(59.14%),革兰阳性菌155株(36.82%),真菌17株(4.0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2.50%、36.70%,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发生率大肠埃希菌为5.80%,肺炎克雷伯菌为17.40%,鲍曼不动杆菌除了对米诺环素敏感性为44.40%外,对其它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小于20.00%;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保持100.00%的抗菌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保持100.00%抗菌活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发生率分别为36.40%,81.00%。结论腹腔感染病原菌主要以肠杆菌和肠球菌为主,也有真菌感染发生,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较高,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很高,耐药形势严峻,临床要尽早规范留取标本,尽早确定致病菌,尽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半边莲生物碱(LCLA)对内皮素-1(ET-1)诱导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3H]-TdR掺入、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Fura-3/AM 荧光探针标记方法检测VSMC增殖;并用台盼蓝拒染、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方法观察LCLA对VSMC的毒性反应。 结果: LCLA(100、200和400 mg/L)、BQ-123(10-6mol/L)、ST(10-7mol/L)均抑制ET-1所诱导的VSMC增殖(均P<0.05):明显降低VSMC的细胞数目、[3H]-TdR掺入量、S期和G2/M期的数目百分比,增加G0/G1期的数目百分比;减弱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强度和Ca2+荧光强度;LCLA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但对VSMC存活率和LDH释放量均没有影响。 结论: LCLA浓度依赖性地抑制ET-1所诱导的人脐动脉VSMC增殖,其机制与降低VSMC内Ca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对蛇葡萄根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Toyopearl HW-40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及衍生物制备确定结构,并进行DPPH自由基捕获、还原、抗糖化试验.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茋类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糖化能力.结论这些茋类化合物具有治疗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总结了气管切开合并MRSA医院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对院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全科培训以提高认识,妥善安置患者实施保护性隔离,对陪人进行管理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医护人员自身加强防护和消毒,规范操作,督促医生正确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认为精心护理,严格消毒隔离,提高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及陪人对MRSA医院感染的认识,是有效控制MRSA感染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连续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37例,分别给予常规抗菌药物和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后检测指标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中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PaCO2、总胆红素(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分析,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和痰热清注射液干预3个因素构建回归模型,结果可见,PaCO2线性回归模型中,年龄(β=0.002,t=0.063,P=0.950)和性别(β=-0.276,t=-0.287,P=0.775)对PaC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