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泰素帝、顺铂每周给药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生存期及毒副反应。方法入选病人均为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泰素帝25mg/m2,第1、8、15天,顺铂25mg/m2,第1、8、15天,28天为1个疗程。结果32例可评价病人总有效率为9.38%(均为部分缓解)。主要毒副反应为轻度血液学毒性反应。Ⅰ~Ⅱ度血色素降低占6.1%周期数,粒细胞减少占10.6%周期数,血小板减少占4.5%周期数。非血液学毒性轻微均可耐受,没有因毒性反应而延期化疗者。生存质量改善,karnofsky评分增加者占9.1%。中位缓解期6个月,中位生存期因时间短未能统计出。结论泰素帝、顺铂每周给药方案治疗NSCLC有较好的疗效、耐受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诺维本持续静脉输注与常规用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统计分析持续静脉输注和常规用法组治疗的4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持续输注组有效率为48%,常规用法组有效率为41.7%,前者略高于后者,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但达到有效所用的时间前者平均56天,后者为89天,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局部静脉炎.结论:持续静脉输注诺维本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为有效而安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 采用全身化疗同期支气管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中、晚期中央型肺癌,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6例肺癌患者选用含铂类为主的方案全身化疗期间同时进行腔内局部放疗3~4次(1次/周,单次剂量6~7Gy).结果 36例患者完全缓解24例,部分缓解9例,总有效率RR为91.7%.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症状改善好转率77.8%,稳定率22.2%.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放射性气管炎.结论 全身化疗同期支气管腔内放射治疗中、晚期中央型肺癌, 近期效果明显,临床症状迅速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4.
自1997年10月~1998年6月,作者采用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瘤体内注入氨甲喋呤(MTX)结合IVP方案及MV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31例,效果显著,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晚期肺癌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42~73岁,中位...  相似文献   
85.
Wnt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Wnt1蛋白是Wnt信号传导通路的第一个因子,其高表达与很多肿瘤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Wnt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术后经病理证实的115例NSCLC和19例肺良性病变(5例肺结核、4例支气管扩张、6例肺大疱、4例炎性假瘤),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Wnt1蛋白的表达,采用λ2检验分析Wnt1蛋白在NSCLC及良性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NSCLC中Wnt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方法分析Wnt1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Wnt1在NSCL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6%(λ2=4.474,P=-0.034),但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验提示Wnt1阳性表达的NSCLC的患者预后较差(P=0.003),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nt1蛋白是影响NSCL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34,P=0.032).结论 Wnt1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Wnt1蛋白阳性表达者预后差,可以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6.
胸腔积液和血清中内皮抑制素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宇  于力克 《肿瘤》2009,29(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和血清中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ES)、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及其胸腔积液/血清(fluid/serum,F/S)值对肺癌合并胸腔积液与良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微粒子酶免疫法同时检测5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4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组)的血清和胸腔积液中ES、CEA的含量,并计算F/S值.结果: 肺癌组胸腔积液ES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200.48±85.37 )ng/mL vs (139.88±60.11 )ng/mL,P<0.01],血清ES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155.45±73.49 )ng/mL vs (99.32±16.95) ng/mL,P<0.01],F/S值也明显高于良性组(P<0.01).胸腔积液ES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9.0%、71.9%和70.4%;联合血清检测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6.0%、70.1%和75.4%.血清与胸腔积液ES检测对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诊断效能略低于CEA.结论:胸腔积液ES的检测对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血清与胸腔积液ES与2者分别单独检测相比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87.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已应用于支气管肺癌的综合治疗,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目前有多种植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局部控制率。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支气管肺癌的方法正逐步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油对肺腺癌的癌性胸水中原代肿瘤细胞的抗癌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系A549,用CCK-8法检测灵芝孢子油对A549细胞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收集12例经病理确诊的肺腺癌患者的癌性胸水分离原代肿瘤细胞,用CCK-8法检测灵芝孢子油及临床常用化疗药物对原代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灵芝孢子油对原代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RT-PCR检测灵芝孢子油对凋亡相关蛋白基因bax及bc l-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灵芝孢子油对5例癌性胸水中原代肿瘤细胞的IC50平均值为0.28±0.04μl/m l,与对A549细胞的IC500.46±0.08μl/m l无显著差异(P〉0.05)。在各测试药物浓度(TDC)下,灵芝孢子油、多西紫杉醇、顺铂和健择对原代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48.7%±3.3%,31.6%±14.1%,30.2%±11.6%,51.4%±5.6%,灵芝孢子油与这些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灵芝孢子油显著促进原代肿瘤细胞凋亡,对原代肿瘤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 mRNA有明显上调作用,对bc l-2 mRNA有明显下调作用。结论:灵芝孢子油对肺腺癌的癌性胸水原代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的水平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02例NSCLC患者、6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ys C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ys C的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1.47±0.78)mg/L比(1.04±0.51)mg/L和(1.06±0.36)mg/L,P〈0.01]。随着肿瘤的发展,患者血清Cys C的含量逐渐上升,无淋巴结转移低于有淋巴结转移[(1.06±0.39)mg/L比(1.83±0.97)mg/L,P〈0.05],TNM分期Ⅰ~Ⅱ期低于Ⅲ~Ⅳ期[(1.38±0.88)mg/L比(1.57±0.79)mg/L,P〈0.05]。中高分化肺癌血清Cys C的含量高于低分化肺癌[(1.63±0.73)mg/L比(1.26±0.48)mg/L,P〈0.05]。肺癌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性别、年龄及肺癌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血清Cys C含量在肺癌患者中明显增高,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恶性程度相关,提示血清Cys C水平的变化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病理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38例进行了胸腔镜检查并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32例行传统的胸穿抽液术.结果 胸腔镜组有34例病理确诊为结核,经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发热消退时间、胸水吸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内科胸腔镜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病理确诊和促进胸水吸收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