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2篇
  免费   629篇
  国内免费   379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200篇
基础医学   501篇
口腔科学   120篇
临床医学   1812篇
内科学   771篇
皮肤病学   100篇
神经病学   143篇
特种医学   3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81篇
综合类   3113篇
预防医学   1412篇
眼科学   161篇
药学   1379篇
  26篇
中国医学   1427篇
肿瘤学   353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381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424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286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747篇
  2013年   688篇
  2012年   750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772篇
  2009年   618篇
  2008年   628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是一类现已明确的致纤维化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对细胞外基质(ECM)基因表达、降解、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免疫功能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前期我们研究发现,TGF-β1启动调控序列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509C>T与肝纤维化进展及血浆中TGF-β1浓度有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探讨抗纤维化细胞因子(IL-10、HGF、IFN-γ)对含TGF-β1基因-509C>T启动调控序列活性的影响。我们以特定-509C>T基因型患者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得到一对长度为2.14kb(-1328~+812)含有-509C>T变异的TGF-β1上游基因片段,并将其与不含启动子的pCAT3-enhancer报告基因载体重组,构建重组体phT-GF2.14C和phTGF2.14T。用脂质体转染法将两种重组体分别转染至正常人肝脏细胞中,分别用IL-10(4ng/ml)、HGF(10ng/ml)、IFN-γ(20ng/ml)干预转染后细胞。ELISA法测定转染细胞的报告基因CAT活性。结果表明:肝细胞转染重组体phTGF2.14C细胞的CAT活性明显高于转染重组体phTGF2.14T(t=12.5882,P=0.0002)。IFN-γ对TGF-β1基因启动子phTGF2.14C、phTGF2.14T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细胞因子IL-10和HGF对其调控作用不显著。TGF-β1基因-509C>T中C等位基因可明显增强TGF-β1基因上游启动调控序列的转录活性,IFN-γ作为一种抗纤维化细胞因子在基因转录水平对含有两种等位基因-509C>T的TGF-β1基因上游启动调控序列均具有抑制作用。而作为抗纤维化细胞因子的IL-10与HGF在2.14Kb(-1328~+812)区域内对TGF-β1基因上游启动调控序列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3.
诱变剂敏感性和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的发生与染色体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是当今肿瘤基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众多研究显示: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DNA损伤和/或误配修复能力的缺陷引起基因组的不稳定性,而基因组不稳定性可诱发靶组织染以体上的突为事件。诱变剂敏感性间接反映DNA损伤的修复能力,作为肿瘤易感性的独立的生物学指标,近年来已日益受研究工作的重视。本综述诱变剂敏感性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P)对蛋白激酶R(PKR)表达的影响;定位PKR与CP直接结合的区域。方法: 对Huh-7、转染表达CP的Huh-7及含有全长HCV复制子(replicon) Huh-7细胞株的PKR表达水平及干扰素(IFN)诱导前后replicon Huh-7细胞中HCV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表达水平作比较;对CP与PKR进行免疫共沉淀试验、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结合试验。结果: Replicon Huh-7中PKR表达水平高于Huh-7及转染表达CP的Huh-7;IFN诱导后PKR表达增加,且明显抑制HCV结构和非结构蛋白的表达;PKR能与CP直接结合,依赖于PKR的N端1-180氨基酸(aa)。结论: CP能直接作用于PKR N端1-180 aa,导致PKR组成性激活,从而干扰PKR介导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CP与PKR的相互作用是HCV病毒蛋白与细胞蛋白相互作用又一新的模式,在HCV持续感染及肝癌2者发病机制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将Arg-Gly-Asp(RGD)肽偶联到壳聚糖(cH)材料表面,并制备成包载质粒DNA的纳米粒子,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质粒DNA作为对照,进行体外内皮细胞转染,观察其是否能提高对内皮细胞的转染效率.方法 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为偶联剂,通过酰胺键将RGD肽偶联到壳聚糖表面,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作为对照,制备载pEGFP-C1质粒DNA纳米粒子,比较2者对Hy926细胞的转染效率.结果 壳聚糖-RGD(CH-RGD)载基因纳米粒子转染Hy926细胞的效率明显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35.7%vs 14.3%,P<0.001).结论 RGD肽表面修饰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可用于体外细胞转染,其对细胞的转染效率明显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106.
长效抗生育埋植剂CaproF体内药物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可降解长效抗生育埋植剂CaproF的体内药物释放动力学进行评价。方法将CaproF植入Wister大鼠皮下。每隔一定时间处死动物,取出埋植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药物残留量,计算单位长度埋植剂平均每日药物释放量。放射免疫法测定左炔诺孕酮(LNG)血药浓度。结果CaproF埋植剂在60、120、180、360、720d药物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11.0±3.0)、(11.7±3.7)、(8.0±1.2)、(7.3±0.4)、(9.3±0.9)μg/(d·cm),并可维持基本恒定的血药浓度。结论左炔诺孕酮CaproF埋植剂植入体内后,平均药物释放速率达到7.6μg/(d·cm),并可维持2年的基本稳定释放。  相似文献   
107.
乳酸菌介导巨噬细胞极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可以在肠道内定植,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通过产生有机酸、细菌素等抗菌物质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生长。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发挥益生作用的主要机制可能与它的活化和维持机体免疫屏障机制及调节肠道生理屏障功能密切相关。乳酸菌作为益生菌与免疫细胞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是巨噬细胞。它通过各种途径与巨噬细胞作用,使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并向不同的表型极化,参与模式识别受体包括Toll样受体(TLRs)、Notch、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等,从而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在这过程中,乳酸菌在机体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乳酸菌介导巨噬细胞产生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在肌强直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肌强直病患者均进行常规针电极EMG、神经传导速度(NCV)、F波的检查。结果:20例肌强直病患者均有肌强直放电,NCV及F波均正常;其中6例先天性肌强直病患者EMG轻收缩平均时限及电压均正常,重收缩时呈干扰相;另14例患者EMG轻收缩时平均时限缩短及电压降低,重收缩时呈病理性干扰相,EMG呈肌原性损害。结论:EMG在肌强直病诊断及分类诊断中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9.
The molecular heterogeneity of serum alpha-fe- toprotein (AFP) in 36 patients was studied by lectin affinity-radioimmunoelectrophoresis. Two variants of AFP, concanavalin-A (Con-A) reactive and the Con-A nonreactive, were obtained. AFP in all 13 patients with hepatoma consisted of the two va- riants, but the Con-A reactive variant was the ma jor one. In 8 patients with benign liver disorder, however, only the Con-A reactive variant of AFP was detected. Over 50"70 0f AFP in 5 patients with yolk sac tumor was Con-A nonreactive. Thus, there were three different patterns of AFP variants. The clinic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应用传统与新型DRGs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评价效果比较研究,探讨新型DRGs指标体系应用价值。方法基于某省大数据平台的31家三级综合公立医院DRGs资料,分别采用传统与新型DRGs指标体系对之进行综合绩效评价,采用Pearson检验对医院排名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专家咨询法论证两种指标体系。结果31家医院排名均发生了变化,超过一半的医院排名变化幅度超过10名。两种DRGs指标体系的医院排名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48,P=0.057),即在实际评价效果上存在较大差异。新型DRGs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价值优于传统型。结论相较于传统DRGs指标体系,新型DRGs指标体系严格把控区域医疗质量指标,通过强化学科评价与费用控制,重视患者医疗质量,使评价更为科学、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