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酪蛋白为底物测定豆豉溶栓酶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酪蛋白是检测胰蛋白水解酶活力的常用底物之一 ,实验证明可以将其用于豆豉溶栓酶的酶活力测定。酪蛋白浓度大于 0 .6 % ,豆豉溶栓酶浓度在 0 .0 77~ 0 .347mg/ml之间 ,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室温下放置基本不影响测定结果 ;缓冲系统对酶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2.
小儿腹泻病是小儿常见病,调整饮食的治疗至关重要,通过对临床14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组,分别采用普通饮食及用桂圆肉与炒米粉联合治疗,采用后者的患儿明显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3.
临床上分析癫痫脑电信号非常重要。由于临床记录的癫痫脑电信号中含有大量的伪迹干扰,特别是肌电伪迹,所采集的脑电信号无法正确反映大脑的生理及病理状况。本研究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特性和独立分量分析(ICA)的盲源分离特性,把用连续小波变换分解的脑电子带信号作为ICA输入,经ICA分离后,有效地消除了癫痫脑电中的肌电伪迹,并分离出了癫痫样特征波,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4.
鼻通水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界通水的抗炎作用。方法:观察鼻通水及对照药鼻通丸对小鼠耳肿胀及大鼠腹部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并以二甲苯小鼠鼻腔滴注制作鼻炎模型,观察鼻通水及对照药的治疗作用。结果:鼻通水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并对二甲苯致小鼠鼻部炎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结论:鼻通水是防治鼻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5.
36.
本文报告34例HPS患者的临床研究情况。结果表明,HPS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与正常人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肝功能患者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HPS的发病机理,作者认为肝功能严重受损可能是产生HPS的重要原因。HPS是肝硬化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及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老年人口腔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老年人口腔疼痛疾病的就诊特点.方法 采集了365例在口腔老年门诊就诊疼痛的患者,病例采集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老年人口腔疼痛就诊的前3位口腔疾病是:牙周炎、龋齿和根尖炎.结论 门诊老年人口腔疼痛就诊的最多口腔疾病是牙周炎,老年人口腔疼痛的程度以牙髓炎最重.  相似文献   
38.
预诊分诊工作是口腔医疗工作的一部分,预诊分诊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医疗工作的质量。因此,如何做好预诊分诊工作,提高医疗质量显得愈来愈重要。现从我在预珍分珍工作中的经验谈谈门诊口腔科护士在预诊分诊工作中的重要性。例1:患者,女,58岁,演员。1993年的一天,患者来我院口腔科就诊,见候诊患者较多,患者告诉我她正在某地赶拍一部电影,时间紧,要求提前就诊。主诉:口腔不适,可能这两天累的,有点炎症。要我找个医生开点抗菌素即可。我让患者张开嘴先进行预诊,见患者左上颚距~--一龈缘约外scm处有一个2>Zcm的膨起,我戴上指…  相似文献   
39.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不管是选择在家庭、社区或医院治疗都存在许多方面的用药误区.我们应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用药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着手,提高患儿家属及医务人员对呼吸道感染用药的安全性及科学性的认识.借鉴国内外先进、合理的药品管理及治疗方法,减少滥用药物对患儿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40.
香加皮临床不良反应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加皮为临床常用中药材,历届中国药典均有收载.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正式公布的国家中成药标准品种中,处方组成含香加皮的不少于25种[1].2000年版药典记载香加皮"有毒[2].因为有毒,临床处方中出现的概率并不很高,相当数量的药房和医院饮片调剂斗架上甚至没有该品种,但由于品名(别名)、性状、功效、主治与五加皮相近,临床与五加皮混用情况相当严重[3~7],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远高于实际报道.本研究就其原因及预防方法分析探讨,以期得到医药同道的重视,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