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加迷宫手术(MVR-MP)对二尖瓣病变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心律转复作用及对心电活动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负荷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观察28例MVR-MP患者手术前后心电活动、心功能及运动耐量变化,并与98例单纯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的相应指标比较。术前两组均为二尖瓣病变伴长期房颤患者。结果在随访中MVR-MP组和MVR组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分别为92.9%和2.0%(P<0.01);MVR-MP组心律转复后P波矮小、时限较长,动态及运动心电图未见严重心律失常;两组手术后心功能改善级别分别为2.37±0.69和1.43±0.67(P<0.01),所能完成的做功量分别为10.67±1.56和5.28±0.59METs(P<0.01),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65.0±9.2)%及(51.4±10.4)%(P<0.01)。结论MVR-MP可使二尖瓣病变伴长期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可显著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72.
原位心脏移植18例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目的 总结1995年8月至2000年6月18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治疗经验和教训。方法 18例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病人接受标准式或全心脏式移植术,其中1例为心肾联合移植。供心保护液为4℃Stanford大学溶液、福协VI号溶液或冷血液。免疫抑制治疗采用三联方案。结果 全组无手术后早期死亡。4例早中期死亡。其余14例长期生存,生活质量良好。 结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的有效方法。提高心脏移植后生存率的基本经验是:正确选择病例、合适的手术方法、良好的供心保护以及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慎密的随访。  相似文献   
273.
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13例分析报告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3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施行了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12例为改良经典式,1例为全心脏原位移植,结果:13例手术均顺利,其中4例存活时间短于10d,1例存活17周,其余均长期存活,且生活质量良好,心功能0-1级;本组病例术后并发症以感染为主,其次为心律失常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心脏移植术后的并发症可发生在各个系统,术前各脏器的一般情况,手术打击,术后监护的程度及用药情况等均可影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4.
左冠状动脉主干严重狭窄者心肌缺血严重 ,一旦出现严重心绞痛或 /和急性心肌梗死可突然死亡 [1 ]。 1999年 1月~2 0 0 0年 11月 ,我们为 9例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9例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5 6~ 70岁 ,平均年龄 6 3.2岁 ;体重 6 0~ 75 kg,平均体重 71kg。所有患者均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 ,按 WHO诊断标准 ,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 4例 ,均为广泛前壁AMI。有高血压病史 5例 ,糖尿病史 1例 ,脑出血史 1例 ,上消化道出血史 1例…  相似文献   
275.
目的:评价吸入一氧化氮 (NO)对缺血 -再灌注兔肺血流动力学和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 4组,每组 10只。Ⅰ假手术组 ;Ⅱ假手术 +吸入NO ;Ⅲ缺血 -再灌注组 ;Ⅳ缺血-再灌注+吸入NO组。Ⅱ、Ⅳ组吸入NO 50×10-6。再灌注240min连续动态观察肺动脉压 (PA)、肺血管阻力(PVR)、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肺泡动脉血氧差 (A-aDO2)、肺内动静脉分流 (Qs/Qt)、外周白细胞数、CD18的表达、高铁血红蛋白。结果:(1)吸入NO不影响正常兔肺血流动力学和气体交换功能。(2)肺再灌注时早期吸入NO后PaO2上升,PA、PVR、PaCO2、A -aDO2、Qs/Qt下降,CD18的表达及外周白细胞数无明显变化。(3)吸入NO对高铁血红蛋白的升高无明显影响。结论:吸入NO能明显改善再灌注肺早期血流动力学和气体交换功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76.
例1男,7个月。体重5.5kg。发热、咳嗽、气促2天,诊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伴支气管肺炎、心衰。经2天抗感染、强心等保守治疗,症状愈加重。病儿发绀、呈点头状呼吸、烦燥。体温39℃,呼吸70次/分。转送急诊手术途中,呼吸、心跳停止,经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