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骨骺损伤继发肢体生长遏制王德明,苏桂年,付国权,石蛟,陈文君,王刚骨骺损伤虽较常见,但导致肢体发育畸形需要手术治疗者较少,我院1973以来共收治3例,报告如下:例1,男,16岁,右腕发育畸形入院,检查:右腕部有桡偏和轻度屈曲畸形,尺骨小头明显突出于背...  相似文献   
72.
从一株链霉菌R-578发酵液的菌丝中提取到一多成分蒽环类抗生素,经分离得到主要成分R-578A。本文对R-578A以及它的水解产物进行了分离及理化性质的研究,并鉴别R-578A为吡咯霉素。  相似文献   
73.
上颌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疾病,由于上颌骨骨质疏松,血供丰富,其愈合速度较快。因此,对于上颌骨骨折的伤员,在全身条件状态许可的情况下,应及时行复位固定,避免骨断端间形成纤维性愈合,影响复位效果。其复位方法有:手法复位、牵引复位及手术切开复位。其中颅颌牵引是治疗上颌骨骨折的传统方法,但在临床工作中制做的石膏帽固定存在不少问题。作者用摩托头盔制做上颌骨骨折复位的简易口外牵引装置,使用该装置对21例上颌骨骨折患者,行口外牵引复位,均在1周内完成复位,固定3周左右拆除固定装置,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现将制作工艺介绍如下:在患…  相似文献   
74.
颌面部皮肤瘘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颌面部皮肤瘘口,主要为牙源性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1]。我院2002年1月~2005年5月共收治42例颌面部皮肤瘘,患者多数来自农村,因延误诊治导致瘘管长期不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8~61岁,平均35岁。来自农村36例,城市6例。皮肤瘘位置:下颌缘部15例,面颊部12例,颏部6例,颈部5例,眶下区3例,鼻翼旁1例。皮肤瘘原因:慢性根尖周炎21例,智齿冠周炎15例,甲状舌管囊肿3例,肿瘤、淋巴结结核、外伤各1例。1·2延误诊断情况本组在当地卫生院误诊为疖肿、脓肿23例,反复经抗感染治…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神经肌腱滑行训练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轻中度CTS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常规口服神经营养药物,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辅以电针及神经肌腱滑行训练,对照组则辅以CTS健康教育宣教。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波士顿腕管量表(BCTQ)评定2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比分析其电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包括拇指-腕及中指-腕感觉传导速度(SCV)、拇指-腕和中指-腕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DML)及拇短展肌复合动作电位波幅(CAMP)等。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电生理指标(包括拇指-腕和中指-腕SCV、SNAP、正中神经DML及拇短展肌CMAP)、疼痛VAS及BCTQ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拇指-腕SCV[(45.77±6.24)m/s]、中指-腕SCV[(49.15±8.26)m/s]、拇指-腕SNAP[(13.48±4.21)μV]、中指-腕SNAP[(12.83±4.37)μV]、正中神经DML[(3.58±1.02)ms]、拇短展肌CMAP[(8.78±2.98)mV]、疼痛VAS评分[(2.80±1.01)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BCTQ症状评分[(1.99±0.81)分]、功能评分[(1.62±0.74)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仅发现正中神经DML[(4.34±1.08)ms]、拇指-腕SCV[(40.24±6.76)m/s]及疼痛VAS评分[(3.67±1.11)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结论电针联合神经肌腱滑行训练能显著改善轻中度CTS患者手功能及临床症状,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下颌骨骨折是颌面部常见的创伤性疾病,而髁状突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约占下颌骨骨折的25%。髁突骨折常影响面部外形、咀嚼功能和下颌骨发育,引起颞颌关节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先天性聋儿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后的有效心理护理模式。方法将2003-2011年在我院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33例患儿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幼儿组(1~3岁)、学前儿童组(4~5岁)和学龄儿童组(6~10岁),根据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及性格不同,在其接受手术后,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结果 33例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依从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学前儿童组依从性最为显著,幼儿组次之,学龄儿童组在三组中最差,可术后治疗、护理工作也能顺利进行,无一例因语言沟通障碍而发生意外事件或并发症。结论采用针对性有效的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对接受耳蜗人工植入术后聋儿的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78.
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院前、院内急救阶段的效果. [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将某院急诊科2009年1月~9月120出诊接回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1例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急救;2009年10月~2010年6月出诊接回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8例为观察组,按重型颅脑损伤快捷护理路径进行抢救. [结果]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人急救时间、急救费用、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中运用快捷护理路径有利于优化护理工作流程,缩短急救时间,减少急救治疗费用,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调查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病率、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和护理对策降低感染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2005年1-12月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干预措施,并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2005年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54例,发生感染13例,感染率24.07%;2006年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57例,发生感染8例,感染率14.04%;2007年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59例,发生感染6例,感染率10.17%;2008年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66例,发生感染4例,感染率6.06%.结论 留置导管时间过长,忽略插管部位的监测和护理,无菌操作不严格等是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原因,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针对性地实施干预可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口腔颌面部开放性损伤718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性别与年龄本组口腔颌面部损伤718例患者中,男491例,女227例。年龄1.5~78.0岁,以21~30岁年龄组多见,为247例,其次是11~20岁年龄组为143例,再次是31~40岁年龄组为136例。1.1.2损伤类型单纯软组织损伤421例,多为唇颊部损伤;骨组织损伤239例,其中下颌骨骨折146例、中颏部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