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由于传统的“恐癌”心理,多数肿瘤患者难以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导致失衡,引起机体代谢紊乱,不利于治疗和预后。加上肿瘤治疗本身的特殊性,在放化疗期间,患者的身心健康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早期的护理干预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放化疗的副反应。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放化疗科对2005年8月~2006年9月间住院化疗的17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支持结合行为计划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1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5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心理社会支持结合行为计划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教育。比较2组的癌症疲乏程度、上肢功能、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4周和8周,2组的躯体、情感和认知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但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的上肢功能测评量表各项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以上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术后8周,2组的关怀行为评价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观察组的以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理社会支持结合行为计划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教育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能够有效减轻其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其上肢功能,缓解其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的程度。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肉桂提取物作为补充性用药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4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肉桂组23例,口服肉桂提取物120 mg/d,安慰剂组20例口服安慰剂120 mg/d。每组均服用1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肌酐及转氨酶。结果:肉桂组在降低FBG、HbA1c、三酰甘油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慰剂组总胆固醇、ALT明显上升(P<0.05)。结论:肉桂提取物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HbA1c及三酰甘油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4.
子宫内膜癌占宫体恶性肿瘤的 90 %以上 ,近年文献报道其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与宫颈浸润癌相近 ,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严重疾病。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 ,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因而对化疗的预后预测也日趋重要。我院于 2 0 0 0年开始 1 0个月中 ,遇到 1 9例子宫内膜癌 ,现就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状况与肿瘤细胞分化、临床分期、内分泌治疗及预后关系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选取我院 2 0 0 0年 1~ 1 0月 1 9例子宫内膜癌行子宫切除标本为研究对象 ,按病理组织分类 ,子宫内膜样癌 1 5例 ,乳头状腺癌 3例 ,透明细…  相似文献   
95.
陆婷  赵文斌  胡振玉 《医学争鸣》2004,25(10):876-876
1临床资料我院1995/2002年创伤性休克患者126(男95,女31)例,年龄6~75(平均39.2)岁. 轻度休克27例,占21.43%,中度休克41例,占32.54%,重度休克58例,占46.03%. 车祸伤63例,坠落伤22例,刀伤20例,钝器伤12例,挤压伤9例. 颅脑损伤71例,胸部损伤13例,腹部损伤11例,脊柱四肢和骨盆损伤31例. 其中5处以上损伤者6例. 根据休克程度建立静脉通道,输入平衡盐、50 g/L葡萄糖、706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全血,2 h内总量2000~4000 mL. 并酌情应用抗休克药. 充分给氧,重点保证呼吸道畅通,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血块、口腔内呕吐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积极抗感染、止血、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保护重要器管功能,缩短抢救时间,争取手术时机. 结果治愈99例,治愈率78.57%,死亡27例,死亡率21.43%. 死亡原因以失血性休克最多,为9例(33.3%);多脏器功能衰竭6例(22.2%);严重颅脑损伤8例(29.6%);严重感染4例(14.8%). 随创伤部位增加,病死率增加,组间差异均显著(P<0.01, 表1); 休克程度愈重,病死率愈高,组间差异均显著(P<0.01,表2).  相似文献   
96.
目的应用自体颅骨粉末移植和膜引导再生技术修复兔颅骨缺损模型,观察其组织学演变过程。方法选取5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直径1 cm的颅骨全层缺损模型。移植自体骨粉修复兔颅骨缺损,并在移植的骨粉上放置可吸收生物膜,以纤维蛋白胶固定。术后2、4、6、8、12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2周,可观察到颅骨缺损区大量骨粉,炎性细胞、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由周围向内浸润,骨粉被吞噬吸收,周边小部分是新生骨,两者之间界限明显。术后4周,观察到骨粉吸收和新骨形成活跃区域向缺损中央内移较多,新生编织骨有所增粗,编织骨之间连接更为紧密,观察到的组织和细胞成分与术后2周时无明显变化。术后6周,基本观察不到未被吸收的骨粉,新生的编织骨变粗,联系更紧密。术后8周,完全观察不到骨粉,缺损中央部已形成单层新生骨,周边部形成的编织骨较为粗大,与正常骨紧密连接,形成初级骨髓腔。术后12周,缺损中央部形成双层新生骨,可见新生骨的改建和较为成熟的骨髓腔,腔内容物形态和成分与正常骨无区别。结论应用自体颅骨粉末移植和膜引导再生技术可以修复颅骨缺损,其组织学演变过程实质是引导性和诱导性骨再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构建稳定表达人 CD133 基因的脑胶质瘤U251细胞株,并探讨 CD133 对U25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将人 CD133 全长cDNA构建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EGZ-Term ,包装成逆转录病毒pEGZ-Term-CD133,进而感染脑胶质瘤U251细胞株。流式细胞术及Real-time PCR检测感染后U251细胞CD133分子的表达。细胞计数法、神经球形成实验观察CD133过表达对U251细胞体外的增殖和神经球形成的影响。裸鼠皮下成瘤法检测感染后U251细胞的体内致瘤性。 结果: 成功构建pEGZ-Term-CD133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获得稳定表达 CD133 的U251细胞。相比U251-mock、U251细胞,U251-CD133细胞高表达 CD133 mRNA \[(7 400.2±5 003.4) vs (2.0±1.1)、(1.0±2.2),均P=0.0007)和蛋白。感染pEGZ-Term-CD133对U251细胞的体外增殖并无影响(P>0.05);但在无血清神经干细胞培养条件下,U251-CD133细胞所形成的神经球数量显著高于U251-mock和U251细胞\[(34.0±7.5) vs(14.6±2.3)、(11.5±1.3)个,均P<0.01\]。接种量为1×105 个细胞时,U251-CD133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时间(32 d)少于U251-mock细胞(38 d)、成瘤率更高(100% vs 30%),在第41天时,肿瘤体积显著增大\[(180.3±146.8) vs (4.0±0.0)mm3,P=0.003\]。 结论: CD133分子不影响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体外增殖,但可促进U251细胞神经球的形成和致瘤性。  相似文献   
98.
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U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治情况,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DUL患者,从临床情况、诊治、病理检查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平均年龄37.75岁.3例经量增多及贫血,4例腹痛,3例无症状.术前被误诊为单发性子宫肌瘤1例、多发性子宫肌瘤5例及子宫腺肌病2例.2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6例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仅1例见边界欠清的单发结节;余7例均见子宫肌层和(或)宫腔布满或多发结节,其中1例见肌壁间弥漫布满细小瘤样结节.8例病理检查均证实为DUL.结论:DUL临床表现无特殊,术前诊断困难,需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病理特点为子宫肌层呈弥漫性结节样增生,宫体全层被大小不等的平滑肌瘤累及,无细胞异型性和异常有丝分裂,无脉管内生长.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检测对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北部战区空军医院自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40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B两组,每组200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及阿司匹林治疗。两组患者术前均口服波立维300 mg或600 mg; A组患者术后继续口服波立维75 mg/d; B组患者术后口服波立维75 mg/d,并行Cyp2c19基因检测,如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者为氯吡格雷慢代谢或中等代谢型,将波立维替换为替格瑞洛90 mg,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A组发生心源性病死3例、再发心肌梗死2例、心绞痛14例、脑卒中3例、支架内血栓1例、靶血管血运重建2例、再住院11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8. 0%(36/200); B组发生心源性病死2例、再发心肌梗死1例、心绞痛8例、脑卒中1例、靶血管血运重建1例、再住院6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9. 5%(19/200)。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发生主要出血1例、次要出血2例、最小出血14例,出血事件发生率为8. 5%(17/200); B组发生次要出血1例、最小出血20例,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0. 5%(21/200)。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yp2c19基因检测对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具有指导价值,可实现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通过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TNF-α及内皮素-1的表达,探讨妊高征发病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二步法检侧45例妊高征患者和20例正常孕妇的胎盘组织TNF-α及内皮素-1表达对染色分布和表达量差异作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妊高征各组TNF-α及内皮素-1的表达定位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