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观察粉防己碱对肝纤维化大鼠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应用四氯化碳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对照组和粉防己碱治疗组,每组各8只,实验结束时心脏穿刺取血进行血浆氨基酸分析。结果 粉防己碱治疗组的支╱芳比值明显高于病理对照组。结论 粉防己碱具有改善肝纤维化大鼠氨基酸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荷肝癌小鼠游离支链氨基酸(BCAA)代谢变化,为肝癌患者氨基酸失衡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ITACHI L-8800型氨基酸分析仪,检测10例荷肝癌H22的ICR小鼠血浆和肿瘤组织游离BCAA,以10例正常ICR小鼠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BCAA浓度,对肿瘤组织与对应血浆BCAA浓度及肿瘤体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荷瘤组血浆缬氨酸、亮氨酸、总BCAA低于对照组[(107.38±25.39)、(62.74±21.55)、(228.86±56.42)vs(150.64±26.18)、(90.84±25.96)、(300.89±58.4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751、2.630及2.804,P<0.05或P<0.01),2组异亮氨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组织缬氨酸(0.192±0.020)μmol/L、亮氨酸(O.105±4).019)μmol/L与血浆对应氨基酸呈负相关(r分别为-0.726和-0.671,P<0.05),异亮氨酸与血浆对应氨基酸无明显相关性;肿瘤组织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r分别为0.936、0.933、0.897,P<0.01).结论:肝癌对3种支链氨基酸的代谢有区别,其中缬氨酸可能是肝癌的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中药对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与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丹参对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与降解的影响.方法选择肝星状细胞系作为体外研究对象,MTT法观察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Ⅰ、Ⅲ、V型胶原含量,RNA-cDNA分子杂交检测细胞内Ⅰ、Ⅲ、Ⅳ型胶原及TGF β1 mRNA稳态水平.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间质胶原酶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中药复方丹参明显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趋势,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细胞上清液中Ⅰ、Ⅲ、Ⅳ型胶原含量明显降低,细胞内Ⅰ、Ⅲ、Ⅳ型胶原及TGF β1 mRNA稳态水平明显降低,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强,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受到抑制(P<0.01).结论中药复方丹参可能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抑制胶原的异常合成,促进异常沉积胶原的降解,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肝癌细胞体外氨基酸代谢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对氨基酸的代谢作用。方法: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体外培养,观察培养液氨基酸成分的动态变化,同时对人正常肝细胞做对比研究,结果:肝癌细胞体外培养24h,培养液中精氨酸,苏氨酸,谷氨酰胺(P<0.01),牛磺酸(P<0.05)的含量明显下降,培养48h,除上述4种氨基酸外,培养液中精到,苏氨酸,谷氨酰胺(P<0.01),牛磺酸(P<0.05)的含量明显下降,培养48h,除上述4种氨基酸外,培养液中丝氨酸,半胱氨酸的含量也明显下降(P<0.05),人正常肝细胞培养24h,培养液中谷氨酰胺,精氨酸(P<0.01),半胱氨酸(P<0.05)含量明显下降,培养48h,培养液中谷氨酰胺,半胱氨酸,精氨酸,组氨酸(P<0.01),丝氨酸(P<0.05)含量明显下降,结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过程对精到,谷氨酰胺,苏氨酸,牛磺酸的消耗明显增加,此外,对丝氨酸,半胱氨酸也有一定的消耗,这6种氨基酸可能为肝癌代谢所必需,其中牛磺酸与苏氨酸是肝癌细胞所需氨基酸中有别于正常肝细胞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10例各类型肝病患者血清硒(Se)、锌(Zn)、铜(Cu)、镁(Mg)的含量,并与100例健康人进行了对照比较。结果表明:急、慢性肝炎血清 ZnCu、Mg 无显著变化,Se 升高。肝硬化患者血清 Se、Zn 显著减少(P<0.001),Mg 亦显著减少(P<0.01),血清铜则明显升高(P<0.001)。重症肝炎病人血清 Se、Zn、Cu、Mg 均减少。肝癌病人血清 Cu 升高明显,且 Cu/Zn 比值有显著升高。本文对肝病患者微量元素紊乱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3-溴丙酮酸对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3-溴丙酮酸(3-BrPA)对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对经0.25mmol/L~8.00mmol/L3-BrPA溶液处理的SMMC-772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并在荧光显微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3-BrPA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在0.75mmol/L浓度下的抑制作用最强;经处理后的细胞,在荧光染色下显示坏死细胞增多,在电镜下显示细胞染色质分散,少量核染色质凝聚。结论3-BrPA对SMMC-7721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树脂吸附结合光照清除腹水胆红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树脂吸附结合光照清除腹水中胆红素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解决临床肝硬化合并黄疸腹水问题。方法肝硬化合并黄疸腹水患者21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0.2岁。将经过预处理的HB—H-6树脂装入特制灌流器,高压蒸汽灭菌;按常规方法行腹腔穿刺引流腹水,用树脂吸附结合蓝光照射60min:分别于灌流前后取样测定腹水中蛋白、细胞总数、密度和渗透浓度;将处理后腹水进行静脉回输,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体温、心率、尿量等变化;分别取灌流前后树脂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树脂吸附加光照后腹水静脉回输25例次。结果①处理后腹水外观颜色明显变浅。②处理前后比较,腹水中总胆红素下降40%-50%,结合胆红素下降33%~50%,未结合胆红素最多可下降80%,腹水中蛋白和细胞总数略有下降,腹水密度、渗透浓度未见明显变化。③电镜观察可见树脂呈网状骨架结构,灌流后树脂骨架中散在分布电子致密度大的不整形块状、条索状物,为胆红素。④25例次腹水回输后除1例患者出现发热,其余均无不适,腹水回输后患者尿量增多,部分患者血胆红素降低。结论采用树脂吸附结合光照处理腹水中胆红素,为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带来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己酮可可碱抗肝纤维化作用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是导致肝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抑制肝纤维化发展过程是控制肝硬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尽管人们逐渐改变了既往认为肝纤维化不可逆的观点[1],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疗肝纤维化。己酮可可碱作为血管扩张剂用于治疗缺血性血管疾病 ,近来发现它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2,3]。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院1997年2月—2001年7月早期肝硬化患者44例。其中2例因服药后头晕、恶心而中途退出。实际观察42例。男37例 ,女5例。年龄32~68岁 ,平均 (44.69±17.20)岁。38例为乙肝肝硬化 ,4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疗法治疗乙肝早期肝硬化的作用。【方法】67例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分为A组(n=32)和B组(n=35),两组治疗前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A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次,1次/d;B组除按上述方法服用拉米夫定外,同时给予舒肝饮丸,9g/次,3次/d;肝氨散,3.5g/次,3次/d,疗程为1年。观察治疗前后乙肝病毒学标志物、肝功能生化的改变。【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均有良好的病毒学应答,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肝功能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且联合治疗组肝功能的恢复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特别是白蛋白水平的提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拉米夫定联合疗法在改善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方面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