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压氧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78例高压氧治疗患者按治疗编号的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总结高压氧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包括制度不健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专业知识缺乏,操作不规范,责任心不强等.认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按规定配置人员,加强专科培训,规范护理行为,加强风险因素的识别与监控,可以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压氧医学的发展,高压氧已成为临床医学实践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其疗效与疗程密切相关,而临床上经常有患者不遵医嘱而放弃高压氧治疗.患者依从性如何,对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健康恢复影响很大[1].2010年4月~2012年4月,对我院86例申请高压氧治疗,但不遵医嘱或部分遵医嘱患者,进行治疗不依从性原因调查,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甘利多液热外涂对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实验方法,将132例(共640例次)进行静脉穿刺患者分别给予采用自制阿甘利多液热外涂穿刺部位,再进行静脉穿刺(设为实验组)与采用温水热外涂穿刺部位,再进行静脉穿刺(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总时间、血管充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患者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穿刺总时间、血管充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患者疼痛程度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阿甘利多液热外涂进行静脉穿刺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而且该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钟运露 《全科护理》2012,(4):321-321
随着高压氧医学的发展,高压氧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高压氧治疗需在密闭的氧舱内进行,易感人群集中,舱内空气流通不畅,病人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几率也随之升高。现分析高压氧治疗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总结护理对策。1医院感染影响因素1.1环境因素空气是一种主要的疾病传播媒介,空气污染是造成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1个重要原因[1]。高压氧舱舱容狭  相似文献   
16.
17.
正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也存在一定风险[1]。高压氧治疗作为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吸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的急性脑卒中需吸痰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吸痰时取平卧位;B组吸痰时取侧卧位;C组吸痰时取侧卧位,头稍后仰并抬高床头15°~30°。比较3组患者对吸痰操作的耐受性,吸痰前和吸痰后2 min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吸痰效果(吸痰间隔时间、痰鸣音改变情况、24 h吸痰量)以及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与A组、B组比较,C组患者对吸痰耐受性最高、吸痰间隔时间最长、吸痰更彻底,气道黏膜损伤例次最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吸痰后2 min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而A组、B组患者吸痰后2 min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心率、血压(收缩压)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侧卧位,头稍后仰并抬高床头15°~30°的体位吸痰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吸痰操作的耐受性及吸痰效果,减少吸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吸痰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于神经内科和康复科住院的84例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应用改良的吸痰装置吸痰,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吸痰装置吸痰。比较两组吸痰操作所需时间以及吸痰前后5 min患者的血氧饱度、血压、心率的变化和吸痰效果。结果观察组吸痰操作所需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吸痰后5 min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吸痰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压(收缩压)、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吸痰后5 min血氧饱和度较吸痰前提高不明显(P0.05),而心率、血压(收缩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吸痰效果比较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呼吸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吸痰装置能有效简化操作流程,缩短吸痰操作时间,快速地解除患者的痰液堵塞,提升血氧饱和度,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吸痰装置在高压氧治疗患者气道吸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存在清理呼吸道无效、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94例(2 880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治疗1 418次,吸痰45次)和对照组46例(治疗1 448次,吸痰49次)。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装置吸痰,观察组采用改良吸痰装置吸痰。比较两组吸痰操作流程所需的时间,吸痰后7 min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备物及吸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吸痰后7 min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改良吸痰装置吸痰,能缩短备物时间,简化操作流程,快速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预防窒息,保证高压氧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高高压氧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