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通过分析历代本草文献,结合真菌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对历史上茯苓的生活环境、形态特征描述进行科学阐释;系统梳理茯苓生产技术、优质产地和品质评价的历史变迁。研究发现,我国很早就有对茯苓菌丝、子实体和菌核的观察描述,约1500年前出现茯苓人工种植的记载。随着对茯苓生物学认识的深入,种植、采收和加工技术得到不断完善。受制于松木资源、种植技术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茯苓优质产区多次变迁。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茯苓初加工的专业化要求,产地与初加工分离,形成了专业的加工集散中心。研究认为,茯苓生态适应性广,生产加工技术是茯苓品质重要影响因素,科学融合及阐释传统品质评价方法是现代茯苓品质评价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百合药材化学成分含量与产地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为卷丹和百合区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百合产地气候因子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与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百合和卷丹产地气候因子存在一定差异,百合受不同产地环境影响较大;卷丹、百合总多糖含量与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均呈现正相关,与年平均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卷丹浸出物含量与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呈现负相关,而百合浸出物呈正相关;卷丹、百合王百合苷含量与降水量及相关因子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温度、水分是百合药材品质形成的关键生态气候因子,高温气候环境有利于百合总多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43.
周馨  钟灿  金剑  张水寒 《中国现代中药》2023,25(9):2037-2044
了解近10年茯苓科学研究的现状,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为文献来源,检索了2011—2022年茯苓研究的相关文献,分别对其发表年份、被引来源、第一作者机构、区域分布及研究主题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利用文献计量工具VOSviewer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特性。结果表明,近10年茯苓研究相关论文年发表量波动较大,研究机构集中在国内,与茯苓产地分布关系密切。对茯苓的研究主题广泛,其中药理是发文量最多的一个主题,且已形成较稳定的研究机构和团队。但茯苓的菌种资源退化,栽培技术和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等仍限制我国茯苓产业的发展,应加强茯苓有性育种、构效关系和健康产品功效研究,促进茯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