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398篇
预防医学   16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00篇
  3篇
中国医学   176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目的探讨核因子-资B(NF-资B)/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附睾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LPS组30只,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对照)5只,LPS+JSH-23组5只。LPS组小鼠于造模0、6、12、24、48h及3周,PBS组、LPS+JSH-23组分别于造模3周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收集血清及附睾;观察LPS小鼠血清、附睾IL-1β浓度及mRNA表达水平变化,同时比较LPS组与PBS组造模3周后附睾精子常规参数,以及3组小鼠附睾NF-资Bp65蛋白表达及血清、附睾IL-1β浓度及附睾组织mRNA表达水平,血清睾酮浓度。结果与0h比较,LPS组小鼠6、12、24h血清、附睾IL-1β浓度及附睾组织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至48h开始降低(P<0.05)。造模3周,LPS组精子总数、活动精子百分比、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较PBS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不活动精子百分比高于PBS组(均P<0.05)。与PBS组比较,LPS组小鼠附睾组织NF-资Bp65蛋白表达上调(P<0.05),LPS+JSH-23组明显下调(P<0.05)。与PBS组比较,LPS组小鼠血清、附睾IL-1β浓度及附睾组织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LPS+JSH-23组较LPS组明显降低(均P<0.05)。LPS组小鼠血清睾酮浓度较PBS组明显降低(P<0.05),LPS+JSH-23组较LPS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LPS能显著诱导小鼠附睾炎中IL-1β表达,而NF-资B抑制剂能有效抑制LPS诱导小鼠附睾炎中炎症因子IL-1β的产生,进而抑制小鼠附睾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3(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member 3,Wnt3)在大鼠体内外牙囊中的表达,检测成骨诱导后Wnt3在大鼠牙囊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讨Wnt3在牙囊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取出生后1、3、5、7、9、11、13 d的SD仔鼠各1只,引颈处死,切取下颌骨,取出生后各时间点的组织切片各3张作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滴加在出生后11d的组织切片上,其余处理同实验组.免疫组化检测Wnt3在大鼠体内牙囊中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Wnt3在牙囊细胞内的表达和分布.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诱导后矿化结节的形成.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成骨诱导1、2、3周后牙囊细胞中Wnt3和β-联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变化.结果 Wnt3在出生后第1、3天的大鼠牙囊组织内无明显表达,第5天开始出现阳性表达,并持续表达至第13天.免疫荧光检测显示Wnt3在牙囊细胞胞质中表达.成骨诱导后牙囊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形成矿化结节,茜素红染色阳性.成骨诱导第1周Wnt3蛋白表达(2.60±0.04)较阴性对照组(1.00±0.00)显著增加(P<0.05),并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Wnt3表达逐渐减少,至第3周Wnt3在成骨诱导组表达水平(1.00±0.05)与阴性对照组基本相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联蛋白在成骨诱导1、2、3周后表达增加(分别为1.95±0.05、9.77 ±0.65、1.75±0.21),与阴性对照组(1.00 ±0.0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第2周达峰值(9.77±0.65),后逐渐降低.结论 Wnt3在体内外大鼠牙囊中表达,成骨诱导早期牙囊细胞中Wnt3表达明显增加,提示Wnt3可能参与牙囊细胞的早期成骨向分化;Wnt3和β-联蛋白在成骨诱导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提示Wnt3可能与其他因子或信号通路成分相互作用,调控β-联蛋白的表达,参与牙囊细胞的成骨向分化.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对维、汉两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而住院的维吾尔族患者40例和汉族患者40例,氯吡格雷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的改变,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性死亡、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复发进行靶血管再通治疗)及出血事件的发生,评价其安全性。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组各发生1例出血(维吾尔族组脑出血1例,汉族组消化道出血1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凝血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汉两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长期(12个月)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4.
【目的】比较新疆阿勒泰市4个典型牧民定居点牧民定居前后的经济收入状况。【方法】以地处阿勒泰市阿苇滩镇640台地、红墩镇乌勒革村、巴里巴盖乡、北屯市等地的4个典型牧民定居点为调查区,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方式,获得牧民定居前后的经济收入数据,分析牧民定居前后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结果】巴里巴盖乡2817、阿苇滩镇640台地、红墩镇、萨尔胡松乡牧民定居前后总收入及人均收入均有显著(P<0.05)增加。而北屯市定居牧民定居前后总收入及人均收入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除了北屯市牧民定居点外,阿勒泰市4个牧民定居点的牧民定居后的经济收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5.
邱钱赛 《放射学实践》2019,34(2):212-215
【摘要】纹理分析可通过对影像图像的分析获得反映组织生物学特征的指标,从而量化肿瘤异质性。肿瘤异质性的影像学纹理分析可以反映孤立性肺结节的结构和功能的空间变化,如血流分布、缺氧、代谢、细胞死亡等表型特征。本文拟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方法发展以及影像学异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6.
刘赛赛  单岩  张琳  徐飒  高豆青  常天颖 《广东医学》2016,(23):3633-3635
慢性病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常年忍受疾病的折磨,同时也面临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家庭以及社会负担等[1]多方面压力,经常出现焦虑、抑郁、孤独以及冷漠等消极情绪[2] ,而家属在照顾慢性病患者的过程中更是承受来自生理、心理、家庭以及社会等多重压力,直接影响照顾者的照顾质量[3-5].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建立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不同产地盾叶薯蓣质量特征的共有性和差异性,为盾叶薯蓣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色谱柱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EC-C_(18)(150mm×2.1mm,2.7μm),以乙腈(B)-水(A)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建立65批不同产地盾叶薯蓣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利用SPSS19.0和SIMCA14.1软件对不同产地的盾叶薯蓣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及差异性分析。结果盾叶薯蓣药材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31个共有峰,指认出的5种皂苷类成分和其他未知成分均作为主要信息参与了盾叶薯蓣的质量表达,主成分载荷值的综合得分表明不同产地盾叶薯蓣药材的综合质量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盾叶薯蓣的化学质量特征存在差异,且各自聚为一类,其中湖北丹江口地区盾叶薯蓣与其他产地样品均存在较大差异;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模型筛选出的5、28、11、12、29、18、16、31、13号色谱峰所代表的成分是造成盾叶薯蓣样品间差异的主要标志性物质,其中28、29号峰分别为盾叶新苷和三角叶薯蓣皂苷。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盾叶薯蓣UPLC指纹图谱可以较为全面地表征其化学质量特征,指纹图谱的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为盾叶薯蓣质量标志物的筛选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方法以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综合调查方式了解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调查住院患者2243例,发生医院感染177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7.89%;感染部位:呼吸道68.93%,泌尿道11.30%,胃肠道9.60%。分离出14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G-菌)71株(48.63%),革兰阳性菌(G+菌)31株(21.23%),真菌44株(30.14%);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17%。结论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因素与患者年龄、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抗菌药物、接受抗肿瘤放疗及化疗、侵袭性操作等相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究肥胖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血清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减重代谢中心拟行减重代谢手术的247例肥胖患者,收集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及血清学数据及肝脏NAS评分。 结果221例患者进入肥胖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低尿酸组57(25.8%)人,高尿酸组164(74.2%)人,二组在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胰岛素(INS)、C肽(C-peptide)水平存在差异。141例患者拥有完善的病理学结果,其中40例可排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68例NASH可能,33例可诊断为NASH,三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分为别78.7%、76.5%、4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三组在小叶内炎症、气球样变、ALT、UA水平存在差异(P<0.05);而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清尿酸水平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正相关(Spearman分析相关系数r=0.38,P<0.05),而与气球样变及小叶内炎症无明显相关性(血清尿酸与气球样变:Spearman分析相关系数r=0.14,P=0.096;血清尿酸与炎症反应:Spearman分析相关系数r=0.058,P=0.493)。 结论随着肥胖患者BMI的增高,发生高尿酸血症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可能性增高;血清尿酸的增高也会促进肥胖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展,且血清尿酸水平与肝脏脂肪变性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