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经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8年6月23例采用经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3例肿瘤均完全切除。无1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伤及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在术后早期即可下床活动。所有患者均进行10~58个月的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脊柱的不稳定。结论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损伤小,避免术中过度显露,有利于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IAC)的治疗策略。方法对48例CT诊断IAC病人结合临床表现、CT平扫以及CT蛛网膜下腔一脑池造影(CTC)来判断手术指征。结果26例行手术治疗,22例行保守治疗。行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中,失访2例,24例术后症状改善或消失。未行手术治疗的22例患者中,失访6例,症状改善6例,症状仍间断发作,药物可控制但效果不佳10例。结论具有明显手术指征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指征不明显,能够接受CTC检查且结果为非交通性蛛网膜囊肿(NCIAC)的患者行手术治疗;交通性蛛网膜囊肿(CIAC)、手术指征不明显不愿接受CTC检查、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行保守治疗,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3.
正枕叶癫痫(occipital lobe epilepsy,OLE)指致痫灶主要位于枕叶的一组癫痫综合征,占全部癫痫的5%~10%,占手术治疗癫痫的2%左右~[1,2]。由于OLE放电可以迅速传播至远隔脑区,加之其本身皮层的位置相对较深,OLE症状学和电生理学表现多种多样~[3,4]。本文主要针对OLE外科治疗进行综述,加强对OLE治疗现状的理解。  相似文献   
54.
55.
岛叶胶质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泛性切除岛叶胶质瘤的疗效。方法: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经翼点入路广泛性切除岛叶胶质瘤。结果:15例患者中11例全切、4例近全切。术后复查CT或MRI无明显肿瘤组织残存,恢复良好。结论:经翼点入路广泛性切除岛叶胶质瘤有较好的疗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建立简捷、经济实用、稳定可靠的适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ASS)的外科治疗研究的家兔CASS动物模型条件。方法新西兰白兔21只,采用3%过氧化氢液灌注动物的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氧化应激损伤,然后以特定高脂饲料喂养动物不同时间。评价各组动物血管狭窄程度和病理改变特点。结果8周组和12周组中重度狭窄达到80%,个别血管出现闭塞。4周组轻度狭窄亦达到60%。病理检查证实高脂饲料喂养8周时,动脉的粥样硬化病理改变已属于纤维班快期。结论 按本实验方法,氧化应激损伤后喂养8周的动物颈动脉狭窄程度和病理改变程度已符合CASS外科治疗实验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57.
我们采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进行神经外科研究生教学,通过调查问卷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学生对PBL模式的总体评价高,PBL模式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式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新模式,值得在医学教育中推广。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3D-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3D-CTA检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16例,根据造影结果决定是否手术,部分患者进一步查3D-DSA血管造影.结果 592例患者共发现640个动脉瘤,23例查3D-CTA及3D-DSA均未发现动脉瘤.3D-DSA发现1例漏诊的动脉瘤.3D-CTA在估计动脉瘤大小及形态方面与术中+3D-DSA结果相似.3D-CTA清晰显示了动脉瘤的自身形态和周边的关系.结论 3D-CTA是诊治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快捷、安全、操作简便的方法.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ree - dimension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Method 616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suspect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3D - CTA system.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s and CTA studies were first reviewed by the treating surgeon, along with neuroradiologist and a decision to proceed to 3D - DSA or directly to surgery was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type and quality of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CTA.Results In 23 patients, both 3 D - CTA and 3 D - DSA were negative for a source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640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as identified in 592 patients.There was an excellent correlation between aneurysms size assessed using 3D - CTA and that determined by 3D - DSA and the operation.That method displayed great accuracy in characterizing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eurysm.Conclusions Three - 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 is a quick, reliable and relatively noninvasive method for diagnosing intracranial aneurysms.It delineates detailed aneurismal morphology, and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for planning microsurgical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59.
颈枕区畸形并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0.
患者男,39岁,汉族。于1990年9月出现复视,左眼向外测活动轻度受限。1991年2月出现左眼睑下垂,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并进行性加重。病后曾2次CT扫描均无阳性发现。同年5月出现阵发性头痛、行走不稳、双眼视力下降。6月在北京某医院行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四脑室内肿瘤,室管膜瘤可能性大。同年7月入本科。查体:右眼视力0.2,左眼0.2,双眼底视乳头水肿,双眼上视不能。左侧巨、W、W颅神经损害,右侧V、XI顾神经损害,双侧R、X颅神经损害。右半身残感觉减退,右上下肢肌力IV级。7月12日复查CT扫描提示四脑室内肿瘤。7月19日在全麻下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