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颅内骨瘤一例郭怀荣张晓宁郝玉军郑文辉崔华忠患者女,维吾尔族,工人。19年前因不明原因突然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四肢痉挛性抽搐,每次数分钟后缓解,诊断为原发性癫痫。服用抗癫痫药物后症状可以控制,但每年间歇性,阵发性发作7~8次,时间不定,服苯妥英钠无效并...  相似文献   
22.
23.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郝玉军,郭怀荣,党木仁,米扎提,刘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外伤性后颅窝血肿在颅脑外伤所致的颅内血肿中比较少见,因常常缺乏特有的症状、体征,CT应用以前难以正确诊断,病死率较高。我院1982年应用cT以来,至今共收治2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第Ⅷ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眩晕、耳鸣的疗效.方法 对12例耳鸣,其中8例合并眩晕患者实施了乙状窦后入路第Ⅷ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均随访6~48个月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第Ⅷ颅神经可见不同程度压迫,行微血管减压术后5例患者自觉耳鸣消失,5例患者自觉耳鸣减轻2级,2例患者耳鸣症状无改善;8例合并眩晕患者术后1周有3例眩晕症状消失,3例眩晕症状减轻,2例症状眩晕无改善.随访6个月以上5例耳鸣消失患者无复发,2例术后自觉耳鸣减轻患者6个月后耳鸣消失,3例术后自觉耳鸣减轻患者症状进一步改善,2例术后自觉耳鸣未减轻患者症状无变化;4例眩晕症状消失,2例眩晕症状减轻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眩晕无改善患者症状在术后12个月后轻度改善,1例眩晕症状无改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异常血管袢压迫第Ⅷ颅神经是眩晕、耳鸣的病因之一,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微血管压迫综合征性眩晕、耳鸣是一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5.
颅脑穿透伤属开放性颅脑损伤,如果处理不当,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笔者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例罕见非火器伤患者资料,探讨其诊治.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究原发性面肌痉挛(HFS)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病与左侧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血管压迫(NVC)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原发性HFS患者205例作为原发性HFS组,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原发性HFS组患者再分为左侧HFS亚组(n=110)和右侧HFS亚组(n=95),其中分别包含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5、45例。按照性别、年龄匹配的原则,另选取同期在本科室就诊的颅神经疾病患者20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60例。患者均行头颅内听道核磁共振(MRI)3D薄层扫描成像,通过MRI扫描成像对RVLM NVC情况进行评估。比较对照组、左侧HFS亚组、右侧HFS亚组有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RVLM NVC情况,以及对照组与左、右侧HFS亚组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RVLM NVC情况。结果 对照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双侧RVLM NVC率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右侧RVLM NVC率低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P<0.05);对照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RVLM NVC率为71.7%(43/60),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35.9%(52/145)(χ2=21.879,P<0.001)。左侧HFS亚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RVLM NVC率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P<0.05);左侧HFS亚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RVLM NVC率为91.4%(32/35),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46.7%(35/75)(χ2=20.081,P<0.001)。右侧HFS亚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RVLM NVC率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P<0.05);右侧HFS亚组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RVLM NVC率为77.8%(35/45),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46.0%(23/50)(χ2=10.058,P=0.002)。左侧HFS亚组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RVLM NVC率高于对照组(χ2=10.140,P=0.001)。对照组与右侧HFS亚组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侧RVLM NVC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17,P=0.088)。结论 左侧RVLM NVC在左侧原发性HFS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更为常见,且其与原发性HFS患者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病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7.
背景:在骨骼肌无复流现象中血栓素A2及前列腺素I2是重要参与因子。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血浆血栓素A2/前列腺素I2值与骨骼肌发生无复流现象的关系。 方法:选择经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确诊为下肢动脉栓塞患者36例,行下肢动脉取栓,根据患者取栓后缺血肢体是否发生无复流现象分为无复流组(n=10)和对照组(n=26)。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无复流组取栓后0 h无复流组前列腺素I2明显减少(P < 0.01);取栓后24 h,无复流组血栓素A2明显升高、前列腺素I2明显下降(P < 0.01)。与对照组相比,无复流组术后血栓素A2/前列腺素I2值升高(P < 0.05)。与术前相比,对照组术后血栓素A2/前列腺素I2值升高后然后下降,无复流组取栓后均维持较高的水平。而取栓前后两组血小板数量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同时术后24 h点无复流组血栓素A2/前列腺素I2值与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0.613, P=0.049);而与血小板数量无相关性(r=0.199,P=0.543)。提示血栓素A2/前列腺素I2值可以作为判断动脉栓塞患者缺血再灌注后骨骼肌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8.
髓内肿瘤误诊3例分析郝玉军郭怀荣柳琛阿不都热合曼*(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脊髓髓内肿瘤是指发生于脊髓实质内的肿瘤。我院自1990年3月至1994年8月误诊漏诊3例,本文结合文献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一、临床病例例1女,31岁,汉族。患者左下肢麻木无力4...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微电极记录技术在手术治疗帕金森中的作用效果,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方法分析采取微电极记录手术治疗的帕金森患者120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VP)58例,丘脑腹中间(Vim)毁损术32例,同期同期PVP及Vim患者21例,同期同侧PVP患者5例,分期双侧PVP患者2例,分期一侧PVP或者另一侧Vim术2例。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关"和"开"状态进行生活能力以及UPDRS评分,以及观察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能力平评分均明显的提高,前后差异显著。结论采取微电极记录方法治疗帕金森,可以明显的提高手术的效果,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质量。  相似文献   
30.
石鑫  栾新平  郝玉军  柳琛 《中外医疗》2012,31(12):26-27
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是探讨后颅窝的体积异常是否是导致面肌痉挛患者神经血管冲突并产生临床症状的倾向因素.方法 我们使用MRI容量分析法分析了40例面肌痉挛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后颅窝,并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平均后颅窝体积为(157.9±14.9)cm3,健康对照组后颅窝容积为(161.7±15.1)cm3,病例组后颅窝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中面肌痉挛患者后颅窝及与临床血管压迫神经学说无明显相关性.MRI容积分析法可以很好地测量后颅窝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