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3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钟睿  刘智华  黄敏  邬蒙  王小平 《实用癌症杂志》2004,19(6):597-597,600
2002年12月我们收治1例皮肤恶性淋巴瘤患者,采用全身电子束照射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性 ,5 6岁 ,已婚。因头面部及左上肢出现皮下结节2个多月 ,伴进行性吞咽困难 1个月 ,于 1999年 12月 7日收入住院。该患者有明显的肿瘤家族史 ,其兄长及侄儿先后死于肺癌及食管癌伴肝脏多发性转移。入院体检 :一般情况尚可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颅顶部可见 3个结节状肿块 ,大小分别约0 .5cm× 0 .5cm、0 .8cm× 0 .8cm、1.0cm× 1.0cm ,质硬、固定、无压痛、表面红润透亮 ;右侧面颊部及左上肢分别可见一大小为 0 .3cm× 0 .3cm及 1.5cm× 1.5cm的皮下结节 ,质硬、固定 ,无压痛。胸腹部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细胞自发凋亡与凋亡相关基因突变型P53、Bcl-2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8例初治、无远处转移、放疗前鼻咽癌患者活检标本采用原位DNA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自发凋亡,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突变型P53和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鼻咽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26,P〈0.05),鼻咽癌组织中突变型P53、Bcl-2基因表达水平与细胞自发凋亡率均呈负相关(r分别=-0.658、-0.756,P均〈0.05)。结论突变型P53与Bcl-2基因的表达在调节鼻咽癌细胞自发凋亡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评价放化疗同步与放化序贯 2种方法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 6 0例ⅢA/ⅢB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放化疗同时进行组 (治疗组 )和放化疗序贯进行组 (对照组 )。治疗组放疗采用超分割方法 ,每次 1 2Gy,2次 /天 ,间隔 4~ 6h ,5天 /周 ,总剂量为 6 9 6Gy。化疗采用卡铂 10 0mg +VP - 16 10 0mg ,每周 1次 ,共 5~ 6周。对照组放疗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方法 ,每次 2Gy ,每天 1次 ,每周 5天 ,共 6周 ,总剂量为 6 0Gy ,化疗於放疗前和 (或 )放疗后 1个月进行 ,采用MVP方案 (MMC10mg第 1天 ,VDS3mg/m2 第 1~ 3天 ,DDP30mg/m2 第 1~ 3天 ) 2周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2 4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3 3% ( 19/30 ) ,其中CR 6 7% ( 2例 ) ,PR 5 6 7% ( 17例 )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及胃肠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79 3% ( 2 3/2 9)、72 4 % ( 2 1/2 9)、75 9% ( 2 2 /2 9) ,均高于对照组的 30 0 % ( 9/30 )、4 6 7% ( 14 /30 )、33 3% ( 10 /30 )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P <0 0 5。)治疗组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超分割放疗结合同期化疗治疗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5.
26.
汤轶强  邬蒙  康恭礼 《实用癌症杂志》2010,25(6):609-611,620
目的探求更加合理的临床靶区勾画方式和处方剂量,以提高高分级脑胶质瘤三维放疗的局部控制率。方法对11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复发的高分级脑胶质瘤(Ⅲ级5例,Ⅳ级6例)患者进行剂量学研究,将复发肿瘤区(rGTV)在原三维计划中重建,对rGTV进行剂量学评价,并将rGTV和原计划的V95(95%等剂量线所包括的体积)进行比较,rGTV有95%以上体积在V95中者定义为野内复发,20%~95%者定义为野边缘复发,〈20%者定义为野外复发。结果 11例患者共勾画12个rGTV(1例中出现2个互不相联的复发病灶),rGTV体积为1.68~98.28cm3,中位体积为6.91cm3。野内复发4例,野边缘复发1例,野外复发7例。6例出现脑室内播散。7例野外复发的rGTV几何中心点剂量为16.40~64.31Gy,中位剂量为49.29Gy。rGTV几何中心点距处方剂量等剂量曲线有0.45~2.63cm,中位距离2.24cm,距原计划GTV有0.94~4.60cm,中位距离2.75cm。结论野外复发比例较高,考虑为靶区勾画范围偏小,剂量偏低。对肿瘤累及或邻近侧脑室的患者,建议临床靶区至少应包括同侧侧脑室。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 ,在局部复发晚期鼻咽癌再程放疗中的应用。方法  1997年 7月到 2 0 0 0年12月 ,采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 2 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 6MVX线照射 ,设 1~ 3个中心 ,80 %剂量曲线将靶区完全包含。总剂量DT2 4~ 64Gy(中位剂量 5 2 .2Gy) ,单次剂量DT4~ 8Gy(中位剂量 6.4Gy)。 结果 局部复发鼻咽癌经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 ,1年生存率为 78.3 % (18/2 3 )、2年生存率为 69.6% (16/2 3 )。 3 9.1% (9/2 3 )的患者随访期内死亡 ,其中死于局部复发 1例 ,死于远处转移 5例 ,鼻咽大出血 3例。结论 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用于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但单次剂量和总剂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原发性肺淋巴瘤是指起源于结外,发生于肺内淋巴组织的肿瘤,临床少见,且较少特征性临床表现,易误诊。我们对1997年4月至2001年7月收治的5例原发性肺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例患者均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比较新辅助化疗TAC与TP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2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分为TAC组(52例)和TP组(50例)。TAC组:多西他赛75mg/m2或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 iv,d1;吡柔比星40mg/m2或表柔比星75mg/m2 iv,d2;环磷酰胺600mg/m2 iv,d1。TP组:多西他赛75mg/m2或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 iv,d1;顺铂30mg/m2 iv,d2~d4。21天为1周期,化疗2~4个周期后行手术治疗。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TAC组获pCR 5例(9.6%),PR 35例(67.3%),SD 9例(17.3%),RR为76.9%;TP组获pCR 4例(8.0%),PR 32例(640%),SD 5例(100%),RR为72.0%,两组pCR率和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2例患者中12例经2个周期化疗后肿瘤进展,其中TAC组3例,TP组9例。TAC组有2例发生房性前期收缩,TP组3例发生2级肾功能损伤。TAC组3~4级血液学毒性和脱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P组,但TP组的3~4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TAC组。结论 TAC方案与TP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均具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尚可耐受。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高度恶性脑胶质瘤的预后以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江西省肿瘤医院2005年4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89例高度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资料, 其中手术全切43例, 部分切除46例; WHO3级45例, 4级44例。   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期13个月, 2年总生存率(OS)及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43.2%和36.9%;单因素分析显示切除程度、病理分级、年龄是OS的影响因素(P < 0.05), 切除程度、脑室系统受侵、术后放疗是PFS的影响因素(P < 0.05),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除程度、年龄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切除程度、术后放疗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全组共41例复发, 其中原位复发65.9%, 远隔部位复发34.1%;46例脑室系统受侵者, 11例出现远隔部位复发; 其余43例, 仅3例出现远隔部位复发。   结论  手术切除程度、年龄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 术后放疗能改善PFS; 原位复发是主要复发模式, 脑室受侵增加了远处播散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