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手部热压伤是由热力和机械力所致的复合伤,具有组织损伤重、功能恢复差、疗程长、截指率高等特点.2008年10月-2009年5月,笔者单位对8例手部热压伤患者施行急诊切痂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2008年4月-2009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电瓶车电解液泄漏烧伤患者7例,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24.5±0.3)岁.受伤部位:小腿5例,小腿并足部2例.烧伤总面积为(1.5±0.4)%TBSA,深Ⅱ~Ⅳ度.创面有不同程度皮肤裂口,受伤局部均有挤压伤和酸烧伤特点.皮下组织呈撕脱样改变.由于电解液泄漏至皮下,深筋膜、肌膜层呈黑色坏死,肌肉内嵌较多泥沙等污物.  相似文献   
13.
辐照猪皮治疗中小面积烧伤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几种不同创面处理方法在中小面积(TBSA〈30%)烧伤的疗铲,选择辐照猪皮组50例,1%Ag-SD霜组50例,凡士林油纱组18例,比较应用后的创面感染率和愈合时间。结果表明辐照猪皮组创面感染率和愈合时间均明显低(短)于1%Ag-SD霜组和凡士林油纱组(均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单一后入路一期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6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术,试验组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1个月ESR、CRP分别为(26.6±7.4)mm/1h和(13.2±4.3)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2±6.9)mm/1h和(15.7±5.6)mg/L(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175.3±19.8)min和(796.9±40.6)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6±20.7)min和(1056.7±32.8)mL(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6%,对照组并发症有发生率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期后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磨痂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疗效.方法 将6例深Ⅱ度创面患者,依照部位相对称,深度基本相同,面积相近的同体对照原则,分为早期磨痂+负压封闭引流与对照组.磨痂+VSD治疗 组采用普通钢丝球,部分配合应用台式牙钻以钢刺磨头打磨,磨去创面坏死层,以基底泛红,有针尖状出血点为止,然后在创面覆盖VSD敷料,并持续负压吸引,6~10 d去除VSD敷料;对照组应用纳米银纱布换药.创面愈合后3个月内随访.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质量,并注意观察创面的肿胀程度、疼痛程度、感染情况.结果 磨痂+VSD可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加速创面愈合;伤后1、3、7 d创面疼痛、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伤后3个月创面愈合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磨痂+VSD治疗,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且愈合局部平整,瘢痕轻,提高了愈合质量,换药减少,患者疼痛减轻,使烧伤治疗简单化,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2008年4月-2009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电瓶车电解液泄漏烧伤患者7例,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24.5±0.3)岁.受伤部位:小腿5例,小腿并足部2例.烧伤总面积为(1.5±0.4)%TBSA,深Ⅱ~Ⅳ度.创面有不同程度皮肤裂口,受伤局部均有挤压伤和酸烧伤特点.皮下组织呈撕脱样改变.由于电解液泄漏至皮下,深筋膜、肌膜层呈黑色坏死,肌肉内嵌较多泥沙等污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家猪深Ⅱ度烧伤创面局部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猪深Ⅱ度烧伤模型,8头猪32处创面分成16个对分别为VSD组和对照组,VSD组创面应用VSD疗法,对照组创面采用外涂碘伏暴露疗法,观察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伤后第1、9天分别取创面组织匀浆进行羟脯氨酸(OHP)、丙二醛(MDA)、琥珀酸脱氢酶(SDH)测定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VSD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4 d左右,伤后24 h两组OHP、SDH、MD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伤后第9天VSD组OHP、SDH大于对照组(P<0.01),丙二醛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 h应用VSD前两组创面细菌检出率分别为74%和70%(P>0.05),伤后第9天VSD组和对照组细菌阴转率分别为92%、23%(P<0.01).结论 VSD能增加烧伤创面局部胶原合成代谢,增进线粒体活性,从而促进烧伤深Ⅱ度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8.
手部热压伤是热力和机械力共同作用于组织的复合性损伤,治疗中常采用腹部带蒂皮瓣,虽实用但疗程偏长且须多次手术。笔者试用VSD技术治疗手部Ⅳ度热压伤创面,实践证明有一定适应证,简单有效,易于被患者接受。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入选和排除标准(1)入选标准:年龄18~65岁的住院患者,均为手部热压伤;烧伤后24 h内入院;总面积0.5%~3.0% TBSA;创面深度至少由1名主治医师和1名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共同判断为Ⅳ度烧伤[1],手部指伸肌腱Ⅰ、Ⅱ、Ⅲ区或手部指伸肌腱和指屈肌腱Ⅰ、Ⅱ、Ⅲ区[2]同时受损;既往无糖尿病(空腹血糖值小于8.0 mmol/L),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总胆红素与肌酐水平分别在正常值上限2倍以内),无代谢性疾病、血液病、严重低蛋白血症等特殊疾病患者。(2)排除标准:全身应用生长激素或局部应用生长因子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应用变静力固定为动力固定同期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术后骨不愈合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6年至2010年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愈合17例,采用清除折端纤维瘢痕组织及硬化骨组织并用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同时取出一端锁钉使之由静力固定变为动力固定。结果16例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全部骨性愈合。结论变静力固定为动力固定同期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术后骨不愈合具有创伤小,软组织影响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及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植皮创面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特殊部位大张中厚皮植皮区或受床不良而有深部组织裸露的植皮区,负压值控制在-300~-600mm Hg,持续负压吸引7~10天,观察皮片存活情况。结果植皮区经VSD治疗后,受床不良的深部裸露组织得以净化和保护,避免了因裸露感染而加深,大张皮移植后无皮下积血坏死情况发生,与传统加压包扎结果类似。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感染性、尤其特殊部位植皮手术应用中疗效可靠,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