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麻黄碱对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麻黄碱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并探讨其加速神经康复的分子机制。方法:体重为220—250g的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自然恢复组和治疗组。应用Koizumi线栓法建立单侧MCAO模型。术后1周,2周,3周,4周应用横木行走试验评定运动功能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周围区生长相关蛋白(GAP-43)、突触素(SVP)表达的变化。结果:横木行走试验评分显示治疗组康复速度明显高于自然恢复组;在1,2,3周时,免疫组化光密度定量测定显示治疗组GAP-43和SYP的表达水平高于自然恢复组。结论:麻黄碱可加速脑缺血后动物的运动功能恢复速度,其机制与促进脑内神经重塑和结构重建的分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2.
脑性瘫痪患儿智力水平与康复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忠儿智力水平与康复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于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定56例脑性瘫痪患儿智力水平,在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定惠儿运动功能,计算出总进步速度及各分区分进步速度,并与CDCC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总进步速度与CDCC智力评分正相关(r=0.72,P<0.01);各分区分进步速度与CDCC智力评分正相关,相关系数排序自高向低依次为A、C、E、D、B区(r分别为0.85、0.79、0.67、0.65、0.62,P均<0.01).结论 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治疗效果与智力水平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经颅超声治疗对脑性瘫痪儿童躯体感觉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7例脑性瘫痪儿童分为经颅超声组(33例)及常规治疗组(34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经颅超声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经颅超声治疗,超声强度为1.2W/cm2,每次治疗20min,每周治疗5次。2组患儿疗程均为3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检测2组患儿N20及P37波潜伏期和波幅,同时采用Von-Frey法测定2组患儿躲避反射阈值。 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N20及P37波潜伏期和波幅、躲避反射阈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3周后,发现常规治疗组N20及P37波潜伏期[分别为(18.24±2.80)ms和(35.21±3.89)ms]无显著变化(P>0.05),波幅[分别为(1.26±0.24)μV和(0.97±0.27)μV]有明显提高(P<0.05)。经颅超声组治疗后N20及P37波潜伏期[分别为(16.87±2.66)ms和(34.36±2.70)ms]均明显缩短(P<0.05),波幅[分别为(1.59±0.25)μV和(1.23±0.37)μV]明显提高(P<0.05),并且N20潜伏期及N20、P37波幅与常规治疗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超声组治疗后Von-Frey躲避反射阈值[(1.28±0.82)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与常规治疗组躲避反射阈值[(1.24±0.65)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颅超声治疗能显著缩短脑瘫患儿SEPs潜伏期,提高波幅,提示该疗法有助于改善脑瘫儿童躯体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周、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应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2周后CSS评分开始降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CSS评分开始降低,研究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C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GMFM评分显著升高,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GMFM评分显著提高,研究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GMF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能有效缓解肢体痉挛,提高患儿粗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目前国内康复医务人员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疼痛的认知水平及临床疼痛管理现状。 方法 参考儿童疼痛康复相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采取网络“问卷星”在线调查方式对全国12个省共12家三甲医院856名康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包括110名医生、313名治疗师和433名护士。 结果 本研究受访康复医务人员对问卷中疼痛知识作答的总正确率为(67.89±13.35)%,其中医生、治疗师和护士的正确率分别为(71.09±13.12)%、(70.34±13.57)%和(65.30±12.76)%。不同学历、年龄、工作年限或岗位受访对象其疼痛知识得分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职称或生育情况受访对象其疼痛知识得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疼痛管理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2.99%的医务人员认为很有必要进行疼痛相关知识培训,且95.33%的医务人员很愿意或非常愿意接受培训。 结论 国内康复医务人员对于脑瘫儿童疼痛相关知识还存在明显不足,亟需加强相关知识的专项培训及临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6.
麻黄碱促进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康复的细胞及分子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麻黄碱加速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运动功能康复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自然康复组和治疗组. 应用线栓法建立单侧MCAO模型. 术后1,2,3,4 wk电镜检测缺血周围区组织损伤及新生突触形成情况,RT-PCR检测缺血周围区生长相关蛋白(GAP-43), 突触素(SYP)表达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神经损伤程度轻,新生突触较自然康复组多;RT-PCR显示治疗组GAP-43和SYP的表达水平高于自然康复组(P<0.01). 结论: 增加缺血周围区新生突触形成,在基因水平上促进GAP-43及SYP的表达增高是麻黄碱促进神经康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通过体感游戏实现的动作观察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痉挛型脑瘫患儿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每日行40分钟动作观察训练,训练方式为进行微软Xbox Kinect平台的体感游戏,先行观察,后跟随游戏模仿练习。2组儿童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d,连续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采用中文版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儿童平衡功能评定量表(PBS)、残疾儿童评估量表(PEDI)对2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社会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的GMFM、PBS和PEDI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GMFM和PEDI评分分别为(29.19±8.19)分和(59.81±7.1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体感游戏实现的动作观察训练能显著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的运动能力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8.
脊髓性肌萎缩(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罕见病, 其主要特征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缺失导致对称性、进行性肌无力。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 积极进行康复干预有助于延缓患儿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此外近年来针对SMA的药物治疗也取得一定进展。本文拟对近年来关于SMA的康复评估、治疗研究进展以及并发症防治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口面肌功能治疗(OMT)对Pierre-Robin序列征(PRS)术后患儿吞咽功能及言语语言障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PRS术后(经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治疗)吞咽障碍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儿术后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OMT治疗。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患儿吞咽障碍程度、营养风险筛查结果、营养相关实验室指标及体质量指数等差异,并通过随访对比2组患儿3岁时其口面肌功能水平及言语语言障碍发生率。 结果 干预6个月后发现观察组患儿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8.12±1.30)分]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显著提高,营养风险筛查结果、营养相关指标等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随访至3岁时发现观察组患儿口面肌功能分级水平[(70.40±6.3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1.8±7.31)分],言语语言障碍(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发生率(52.0%)较对照组(68.0%)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OMT治疗能显著改善PRS术后患儿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促进患儿身体发育,同时还能降低其言语语言障碍发生率,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又称脆骨症(Osteopsathyrosis)、Hoere氏三联征(骨骼病变、蓝巩膜、耳硬化),是遗传性中胚层发育障碍而影响结缔组织合成的疾病,发病率为1/10 000~15 000[1],我国1987年至1992年的发生率为0.30/10 000[2].为探讨小儿的康复治疗,回顾性分析8例OI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