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 毫秒
41.
2003年6月至2004年10月,我院针灸科采用分期针刺配合促通技术治疗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并利用脑卒中病损评估法(stroke impairment assessmentset,SIAS)、Be唱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和步行速度评测等评测方法,通过对照观察,研究该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青霉素过敏反应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 ,其中急发型过敏性休克易起重视 ,因抢救及时 ,大多预后良好。相比之下 ,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反应较少见 ,不易观察 ,时有发生 ,因此更应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笔者从 1998年至 2 0 0 2年共收集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反应 1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例迟发型过敏性反应。男 7例 ,女 5例。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77岁。引起迟发型过敏性反应时间最短 4小时 ,最长 10 0小时。死亡例数 :12例中死亡 4例。其中肌注 4例 ,死亡 2例 ,静滴 8例 ,死亡 2例。另有 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血管性水肿、药物热等临…  相似文献   
43.
卡托普利致迟发性严重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0岁.于2004年6月21日入院,因头昏4 月,伴心悸2 天来我院就诊.血压180/110mmHg(1mmHg= 0.133kPa),遂以"高血压病"收入心内科.入院查体:T 37.3℃,P 82次·min-1,R 20次·min-1,神清合作,颈静脉不充盈,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82次·min-1,律齐有力,腹软,无压痛,双下肢不浮肿,皮肤颜色正常,神经系统阴性.  相似文献   
44.
赵大贵 《中国药业》2011,20(12):54-55
目的了解医院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医院门急诊15 474张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种二类精神药品中,8种药品的DUI<1.00,1种药品的DUI>1.00。结论该院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45.
患者,女,38岁,既往有高血压、血粘度高病史,因"双下肢对称性麻木伴反复头晕半年"住院.曾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血常规、尿常规、血糖、颈椎MRI、腰椎MRI、头颅MRI均正常,脑脊液检查正常,肌电图示双下肢传导速度减慢,西医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炎.给予营养神经及中西药物扩血管治疗1月余,无明显疗效,遂求助针灸治疗.症见形体肥胖,面色暗红,目眶尤红,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阻滞经络.辨证取穴太阳、曲池、丰隆、太冲、委中、中渚、阴陵泉、三阴交.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病程在2周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易化技术为主的康复运动治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技术治疗,均辅以常规必要的药物治疗;采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指数、Barthel指数为评定标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12周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康复治疗技术可以明显改善偏瘫患者功能。  相似文献   
47.
头针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目的:探讨头针配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头针配合促通技术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进行促通技术治疗,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价.结果:观察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方面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头针配合促通技术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48.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25-68岁,平均46.2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日.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600张门诊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点评,并统计分析。结果3600张门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514张,占处方总数14.28%,其中不规范处方366张(占处方总数10.17%),不适宜处方117张(占处方总数3.25%),超常处方31张(占处方总数0.86%)。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存在较多的问题,处方合格率较低。通过点评处方,能及时发现问题,对不合理用药及时干预,从而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0.
医院麻醉药品处方合理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药品为强力镇痛剂或镇咳剂,是医疗、科研和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类药品.若麻醉药品管理和使用不当,可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的新近报告,在13 044例药物成瘾者中,主要成瘾物质除海洛因外,哌替啶占4%(524例),还有少数人使用二氢唉托啡、吗啡、生阿片或阿片酊.当前,医疗应用最多的哌替啶,临床报道较长时间使用,不但能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并可致中毒性精神病.为研究临床在麻醉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预防社会流弊的发生,本文对1995年8月~2000年7月两家医院的麻醉药品处方进行全面调查总结,分析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