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目的:探究初乳口腔免疫治疗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口喂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10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初乳口腔免疫治疗)与对照组(常规处理)。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住院期间喂养及治疗情况、经口喂养情况(恢复正常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肠道内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喂养不耐受率)以及干预后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得分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实验组开始喂养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恢复正常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肠道内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及喂养不耐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纠正胎龄得分、行为得分、口型得分、口腔反射得分、非营养性吸吮1 min及断喂养≥6 h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采取初乳口腔免疫治疗进行口腔护理利于患儿尽快恢复正常体重,改善患儿喂养情况,使患儿住院时间降低,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58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其中男78例,女80例,胎龄28~36(32.11±0.85)周。所有早产儿均于出生3 d内开展颅脑超声检查。依据早产儿是否发生颅内出血分为颅内出血组及非颅内出血组,收集两组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宫内窒息、母体胎膜早破、母体妊高症、母体产前使用地塞米松、机械通气治疗、出生12 h内酸中毒、高浓度吸氧史、电解质紊乱等多方面基础资料,先行单因素分析,待获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后开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获取影响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χ2检验。结果 158例早产儿经颅脑超声检查出15例颅内出血患儿,发生率为9.49%(15/158);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宫内窒息、母体产前使用地塞米松、机械通气治疗、出生12 h内酸中毒、高浓度吸氧史与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宫内窒息、母体产前未使用地塞米松、机械通气治疗、出生12 h内酸中毒、高浓度吸氧史均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P<0.05)。结论 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宫内窒息、母体产前未使用地塞米松、机械通气治疗、出生12 h内酸中毒、高浓度吸氧史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尽早识别该类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减少颅内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膀胱外翻是以膀胱黏膜裸露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的复杂畸形,临床上比较少见,据统计每4~5万个分娩的新生儿中可出现1例膀胱外翻,男性为女性的1. 7~2. 3倍;形成膀胱外翻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在胚胎发育期受到影响所致,根据有无尿道上裂可分为完全型与不完全型膀胱外翻[1]。由于膀胱处于外翻状态,膀胱黏膜及输尿管口暴露于空气中,容易逆行感染导致上行性肾盂肾炎,肾积水,并出现尿失禁现象,未  相似文献   
15.
16.
1病例报告 患者,男,58岁,农民。于2010年6月26日来我院就诊。主因慢性咳嗽,咳痰伴活动性气促10余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咳痰,伴有喘息,活动后加重,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未予特殊治疗,后每遇天气变化或变凉后即出现咳嗽、咳痰、气喘,  相似文献   
17.
白三烯受体阻滞剂治疗小儿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晓琴 《中外医疗》2010,29(16):123-123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丙卡特罗和酮替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孟鲁司特咀嚼片。总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39/43)、62.50%(25/4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4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出现轻微头痛,l例初服时出现一过性头晕,1例口干,均未经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结论白三烯受体阻滞剂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小,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71岁,主因发热1周,伴咳嗽、咳黄色脓痰1d入院。患者于1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7℃,不伴头晕、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症状。院外口服"抗感冒药"无效,于7月5日来我院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WBC)14.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869。颅脑CT扫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leptin、STAT3及IL-6在哮喘大鼠肺组织的表达,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leptin,STAT3和IL-6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支气管哮喘组和孟鲁司特组,每组8只,用新鲜配制的混悬液(100mgOVA和100mg氧氧化铝干粉加入1ml生理盐水)制成,第一天腹腔注射致敏,然后第15天起超声雾化吸入1%的OVA.生理盐水激发.每天20分钟,一共7天,建立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孟鲁司特组在激发哮喘前1.5小时用孟鲁斯特溶于蒸馏水中灌胃1mg/只。末次激发后,左肺做肺泡关灌洗后取右肺中叶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细胞因子leptin、STAT3和IL-6在支气管上皮呈阳性表达,哮喘组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增多,leptin在孟鲁司特组表达比哮喘组更加增强,而STAT3和IL-6在孟鲁司特组表达都减少。结论:leptin,STAT3和IL-6可能都参与了哮喘气道免疫炎症过程;孟鲁司特可调控JAK—STAT3途径和IL-6的表达,但不能抑制leptin在气道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