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6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185篇
耳鼻咽喉   93篇
儿科学   162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271篇
口腔科学   68篇
临床医学   814篇
内科学   349篇
皮肤病学   156篇
神经病学   111篇
特种医学   2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337篇
综合类   1592篇
预防医学   597篇
眼科学   95篇
药学   575篇
  5篇
中国医学   685篇
肿瘤学   20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8 毫秒
91.
本文就心阻抗容积图的传统理论及其局限性展开讨论。由于传统理论模型与人体胸部结构差异太大,使这一方法存在很多问题。而实践中关于心输出量(CO)的计算,误差较大,可靠性差。  相似文献   
92.
颈肌退变与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继发病理改变,影响了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脊髓或血管等),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当前,颈椎病患者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发病的年龄越来越年轻;而对其发生机理的认识,既往大多认为是颈椎间盘退变所致,对颈周围肌肉组织退变的研究较少。为此,作者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3.
以Frankfurt平面为基准,绘制测量了100例头部标本。从颞下区、颞骨岩部前、后缘确定A、B、C三条平行的定位线。A与B线之间为7.1±1.2mm,B与C线之间为11.9±1.7mm。并测量各组由外向内的深度,A线为18.5±1.8mm,B线30.2±2.8mm,C线42.5±3.4mm。并由浅入深测量了每条线内各结构间的距离。结果提示定位线不仅有助于各结构的定位,而且也是颅底分区的自然界线。手术应以定位线为基推选择入路的方向,由浅入深层层定位,也可在任何方位下以此为依据定出所见结构的区域或方位。  相似文献   
94.
体外大量扩增CIK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影响CIK细胞体外增殖的因素(如共刺激、培养时间和血清等),以及其进行无血清培养。方法:用乳酸脱氢酶分析细胞毒活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结果:培养至第14d,在胎牛血清、自身血浆或无血清3种培养条件下,CIK细胞的纯度分别为:21.68%、28.28%和29.50%;增殖倍数分别为:31.7、33.3和27.1倍。培养21d后,CIK细胞的纯度分别为:36.73%、37.29%和29.7%,增殖倍数分别为:58.2、67.4和52.7倍。3种培养条件来源的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63.4%、72.3%和53.6%;而对Raji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47.6%、56.2%和43.4%。效应细胞:靶细胞为10:1时,培养14d和21d的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68.13%和56.4%;而对Raji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49.9%和39.2%。在共刺激或无共刺激信号存在的条件下,效应细胞:靶细胞为10:1时,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69.7%和41.9%;而对Raji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42.6%和37.8%。结论:共刺激和培养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增强CI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用无血清培养基可促进CIK细胞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大脑皮质额、顶、枕、颞叶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神经元及NOS阳性终末的分布,尤其注意它们与皮质微血管的关系。方法:采用NADPH-d组化方法。结果:NOS阳性神经元在皮质各层散在分布,数量较少,额、顶叶约半数的NOS神经元直接与皮质血管构成接触,枕、额叶中约三分之一的NOS神经元与皮质血管构成接触。而NOS阳性纤维多且密集成网状,额、顶叶的终末数量明显多于枕、颞叶,其中6%~7%的阳性终末分布至血管壁。结论:大脑皮质内的NOS神经元及NOS阳性终末参与皮质微循环的调节。  相似文献   
96.
本实验应用Nonidez及Glees二种镀银法,对诱发的小鼠胶质母细胞瘤株(G 422)进行了观察。脑内及肌内接种胶质母细胞瘤后,在肿瘤边缘可见大小不等的神经束,伴随或不伴随血管伸入瘤内。有的在血管周围间隙形成血管周围神经丛。这些神经纤维与肿瘤周围宿主的脑组织、皮下、毛囊和肌肉间隙的神经纤维相联系。因此我们推测肿瘤内的神经是由肿瘤周围宿主的器官组织的神经延伸来的。肿瘤边缘的神经纤维的数量多于核心区,走行于肿瘤的间质或实质,沿途不断分支,终末分布到肿瘤细胞的表面。我们观察到球形、游离分叉状、梭形、环形、树枝状、杵状及丛刷状等类型的神经末梢。以上观察表明,恶性肿瘤——小鼠胶质母细胞瘤是受神经支配的。  相似文献   
97.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红斑狼疮患者皮肤活检样品的研究是1963年Burnham首先报导的,作者发现红斑狼疮患者(DLE、SLE)皮损部位的真表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的沉积。Cormane相继证明SLE患者临床表现正常皮肤的上述部位也有这种免疫沉积物。此后Gilliam发现在NZB/NZWF_1小鼠的皮肤基底膜部位有同样的免疫沉积  相似文献   
98.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的抗内毒素肝损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BN52021及BN50739的抗大鼠内毒素肝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BN52021及BN50739能使内毒素所致的肝线粒体膜磷脂降解及溶血磷脂的聚集,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降低得到明显改善,提示BN52021及BN50739是两种强有效的抗内毒素肝损伤的药物,用于内毒素肝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小鼠TIM2转基因H22肝癌细胞瘤苗在小鼠体内的成瘤作用 ,初步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 构建TIM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 - TIM2,脂质体法转染H22细胞,制备得到TIM2基因修饰的H22细胞瘤苗,建立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成瘤作用.结果 成功得到TIM2基因修饰的H22 细胞瘤苗,免疫接种小鼠后,可明显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给予H22-TIM2接种的小鼠CD4亚群、CD4/CD8比值显著高于H22-EGFP 细胞接种组、荷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TIM2基因修饰H22细胞后,可显著降低H22细胞的体内成瘤性,抑制小鼠肿瘤生长,同时.在体内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探讨TIM2 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冬春季儿童、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呼吸道常见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FA1、IFA3、IFB)、副流感病毒(PIF1、PIF3)、腺病毒(ADV)的感染情况及与临床症状和嗜酸细胞的关系。方法 对2000年11月至2001年3月及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来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中心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176名,采用病毒分离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鼻咽分泌物(nasopharyngeal secretions,NPS)中七种病毒抗原进行监测,并同时记录临床症状和用药情况及进行鼻咽分泌物和外周血中嗜酸细胞计数。结果 17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NPS中,79例检测出病毒,阳性率为44.9%。其中RSV 66例,感染率为37.5%、IF7例(4.0%)、ADV6例(3.4%)及PIF4例(2.3%)。RSV占79例病毒感染患儿的83.5%;4例患儿同时测定出RSV和其他病毒混合感染。这些病毒在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中检出率与年龄呈反比,小年龄组的患儿病毒感染多;检出病毒的患儿病情重,伴发热的患儿显著多于未检查出病毒的患儿。病毒感染与非感染组的NPS中嗜酸细胞数目检测无明显差别;但血中嗜酸细胞的数目,病毒检出阳性的患儿,较病毒测定阴性的患儿明显减少(t=2.676,P〈0.001)。结论 北京地区冬季近半数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其中RSV是婴幼儿哮喘发作的主要感染病毒,引起较严重的临床症状;病毒检出阳性的患儿,血中嗜酸细胞的数目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