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通过调整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减少足部双能量CT(DECT)痛风石成像指甲伪影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例痛风患者进行足部DECT扫描,分别采用标准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调整后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对图像进行重建,应用自动体积计算软件测量痛风石体积及指甲伪影体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存在痛风石及指甲伪影。采用标准参数检测到66个痛风石,63个指甲伪影。调整参数后共检测到66个痛风石,31个指甲伪影。调整参数后痛风石体积[0.07(0.03~0.12)cm3]与标准参数下[0.07(0.03~0.16)cm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P=0.84),指甲伪影体积[(0.02±0.02)cm3]较标准参数下[(0.07±0.06)cm3]明显减小(t=4.56,P<0.01)。结论 通过调整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可以明显减少DECT痛风石成像中的指甲伪影,且不影响痛风石的观察。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在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94眼,采用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角膜切口,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3d视力变化以及眼压的变化。结果手术后视力〈0.05的患者明显较术前减少,同时视力达到或超过0.3以上的患者亦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眼压明显降低。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手术方法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3.
儿子带着年轻美丽的女友来家,作别时望着两个孩子手拉手活活泼泼下楼去,一向开朗乐观的妻欣慰而又神往地说道:“年轻真好。”知妻莫如夫,我安慰她:“人生易老,岁月无情,还是莫悲切的好。” 妻揽镜自照,兀地冒出一句:“我要去美容厅。”从美容厅回来的妻  相似文献   
34.
文题释义: 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用于研究脊髓损伤而制作的大鼠模型,良好的动物模型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基础,经过不断的研究发展,其造模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钳夹法、打击法、半横切法、完全横切法等,各种方法在稳定性及死亡率方面各有优劣,研究者应当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造模方式。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基本生物学现象,在多细胞生物去除不需要的或异常的细胞中起着必要的作用。凋亡是多基因严格控制的过程,当脊髓损伤发生时,Bcl-2家族、caspase家族等开始发生调控作用。 背景:中医自《内经》开始就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之理论,但是有关电针干预足阳明胃经治疗脊髓损伤的报道相对较少,该课题研究从细胞凋亡因子Bax、Bcl-2的角度出发,初步探讨电针干预足阳明胃经对脊髓损伤神经修复的相关机制。目的:探讨电针刺激足阳明胃经对脊髓损伤大鼠受损节段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预标记组、损伤后标记组和电针组,每组16只。对照组及预标记组在操作前给予Brdu(5 mg/kg)连续10 d腹腔注射,以标记脊髓内保持分化活力的细胞,对照组于第11天行T10节段椎板切除,预标记组于第11天采用钳夹法造成脊髓损伤缺血模型;损伤后标记组、电针组在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后连续10 d腹腔注射Brdu(5 mg/kg)标记损伤后活化增殖的细胞,电针组于造模后第3天开始电针干预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伏兔穴,每周5次。造模后3,10,17,24 d(电针0,7,14,21 d),每个时间点取4只大鼠,采用BBB评分评估运动功能恢复情况,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Bax、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术后3-24 d时,预标记组、损伤后标记组、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电针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预标记组、损伤后标记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②随着脊髓损伤时间的延长,Bax mRNA及蛋白表达先升高后降低,Bcl-2 mRNA及蛋白表达先降低后升高,Bax/Bcl-2比值随着电针干预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③结果表明,电针刺激足阳明胃经可以通过调节Bcl-2、Bax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ORCID: 0000-0001-6069-4997(魏卫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克氏针内固定矫正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9年12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童骨科采用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克氏针内固定矫正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畸形病例24例。测量手术前后提携角及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拆除内固定后3个月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24例患儿均获随访,术前提携角为(-15.23±4.21)°,术后提携角为(10.34±3.12)°,平均改变25°,经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肘关节伸直和屈曲活动分别为(-0.35±3.05)°、(112.54±15.78)°,术后肘关节伸直和屈曲活动分别为(0.06±1.02)°、(141.65±7.48)°,肘关节伸直活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屈曲活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拆除3个月后,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其中优15例、良6例、中3例。结论: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克氏针内固定是矫正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运用Ilizarov技术治疗大龄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探索其治疗过程及其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3月—2017年3月的12例在我院骨科住院的大龄儿童,年龄在6岁至14岁之间,共18足,均被确诊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Diméglio分型为Ⅲ型.其中1例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并已行栓系松解手术;9例合并脑性瘫痪;2例病...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评价膝关节水平小剂量测试技术在大螺距、80 kVp下肢动脉CT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下肢动脉CTA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方法 将共60例怀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患者,CTA扫描使用大螺距(3.0),80 kVp,重组方法为迭代重组。B组:30例患者,CTA扫描参数为螺距1.0,120 kVp,滤过反投影法重组。所有A组患者利用膝关节水平小剂量测试扫描个体化计算CTA扫描触发时间。比较两组CTA图像平均血管强化CT值、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评级及辐射剂量。结果A组血管平均CT值、SNR及CNR分别为(494.41±89.27) HU,50.12±19.21、43.37±16.83,B组对应值分别为(320.52±73.29) HU、36.71±10.43、26.27±9.54,两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01)。两组间图像质量评级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剂量长度乘积具有统计学差异[A组(152.20±10.23)mGy×cm,B组(789.14±96.89)mGy×cm,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