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5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250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80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296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978篇
内科学   548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136篇
特种医学   3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517篇
综合类   2256篇
预防医学   873篇
眼科学   131篇
药学   972篇
  34篇
中国医学   1151篇
肿瘤学   20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464篇
  2000年   408篇
  1999年   317篇
  1998年   280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283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24篇
  1978年   13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20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评价编码钥匙装置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本院59辆抢救车设备设为对照组,采用上锁贴封条进行管理;将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本院59辆抢救车设备设为观察组,采用编码钥匙装置进行管理;比较两组间抢救开锁需要的时间、抢救车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医护人员使用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抢救开锁所需时间(9±3.56)s,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完好率92.21%,医护人员使用满意度88.76%;观察组抢救开锁所需时间(1±1.56)s,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完好率100%,医护人员使用满意度98.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编码钥匙装置用在抢救车的管理中能缩短抢救开锁所需时间,降低抢救车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使用满意度,且简单方便,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2.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13岁。 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头痛 ,常以枕及左顶部为主 ,每 1~ 3天发作 1次 ,每次持续数分钟 ,伴头晕、四肢酸软。无腹痛、呕吐。近 2月余有短暂意识丧失 ,伴小便失禁 4次。脑电地形图检查为界限性异常。予口服卡马西平 8mg/(kg·d) ,头痛减轻 ,发作次数减少。服药后 15天颜面部出现淡红色小丘疹 ,后渐沿躯干发展至全身。即停服卡马西平 ,予扑尔敏、葡萄糖酸钙、氢化考的松等治疗 ,皮疹反复出现。因发热 (T 3 8.6℃ ) ,伴反复上腹部阵发性腹痛、呕吐胃内物、皮疹增多、精神萎糜、嗜睡等于服药后第 2 6天住院治…  相似文献   
993.
李胜琴  裴丽萍 《护理研究》2007,21(23):2146-2147
[目的]评价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自我接纳水平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江省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24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集体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用自我接纳问卷(SAQ)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自制心理干预效果问卷分别评定新生和毕业生自我接纳水平、应对方式。[结果]2002级与2003级新生自我接纳水平、自我评价无统计学差异,自我接纳与特质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两组自我接纳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而干预组自我评价、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措施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994.
电子内镜的图像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peng  周志中 《内镜》1993,10(3):161-163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针对教学管理过程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对毕业论文完成模式进行改革。方法研究对象分3组,A组为2014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4年制本科生,采用自愿参加原则,有11名学生提前开始毕业论文创新模式;B组为2014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4年制本科生未参加A组的剩余的6名学生按原模式进行,但参与一组活动讨论。C组为2013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4年制本科生16名学生均按原模式进行。最后分别从毕业论文管理机制、选题、开题报告、学生毕业论文成绩、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表现、指导老师表现、毕业论文进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对3组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3组考核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前开始毕业论文创新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6.
新华网 1 3日电 据巴西利亚媒体报道 ,巴西心脏外科手术医生索萨发明了一种有药物涂层的新型支架 ,可防止患者在做过心血管支架导入手术后在同一部位再次发生堵塞。据报道 ,目前全世界每年有 3 0 0万人接受心血管支架导入手术 ,但是大约有 2 0 %的患者术后 6个月会在治疗部位再次发生堵塞 ,需要重新做手术。索萨发明的新型支架的表面涂有一层叫腊巴醚西钠 (RAPAMICINA)的药物 ,这种药物在血管中逐步释放 ,可防止堵塞血管的组织生长 ,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索萨医生在 3 0名患者的心脏手术中使用了这种新型支架 ,经一年的随访 ,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997.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以及对蛋白尿的影响和不良反应,对2005年5月—200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肾性高血压病病人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5月—2007年5月住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病人65例,经有关检查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其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12岁~60岁,平均45岁,全部病例有蛋白尿,52例有血尿,10例有肾功能不全。1.2方法1.2.1治疗方法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d,早饭后服用,依那普利(5~10)mg/d,每日2次。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每日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IGT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36例EH合并IGT患者(EH+ IGT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1次/晚.另选择36例体检者作为对照(NC)组.检测两组FPG、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 结果 EH+ IGT组均完成试验.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BP、2 hPG、HOMA-IR、TNF-α及IL-6均下降[BP(159.71±12.25)/(98.67±12.06)们(131.89±10.72)/(81.76±9.03) mm-Hg;2 hPG (8.39±0.65)vs(6.76±1.19)mmol/L;HOMA-IR (3.11±1.95)vs(2.30±1.25);TNF-α(32.11±5.36)vs(24.29±4.57) ng/L;IL-6 (112.37±24.48)vs(70.47±13.30)ng/L] (P<0.01).结论 每日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可降低EH合并IGT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索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在高原地区藏绵羊与小尾寒羊睾丸的分布及组织化学特征。方法应用组织化学方法、Image-Pro Plus(IPP)图像分析技术及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藏绵羊(4只)与小尾寒羊(5只)睾丸组织化学特点及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Ⅳ)和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SPG)的分布特征。结果与小尾寒羊睾丸相比,藏绵羊生精小管基膜及间质组织内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丰富;过碘酸-雪夫(PAS)及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显示,藏绵羊睾丸间质血管及生精小管固有膜阳性反应更为丰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olⅣ在藏绵羊及小尾寒羊生精小管上皮均呈阳性表达,LN在藏绵羊Sertoli细胞及管周肌样细胞呈弱阳性表达,而在小尾寒羊Sertoli细胞、Leydig细胞及管周肌样细胞为中等阳性表达;HSPG在藏绵羊及小尾寒羊肌样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而在Sertoli细胞及Leydig细胞均为弱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藏绵羊睾丸组织中ColⅣ和LN的分布显著低于小尾寒羊睾丸组织(P0.01),HSPG检测结果则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睾丸组织(P0.01)。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藏绵羊及小尾寒羊生精小管固有膜可见发育良好的生殖上皮基膜以及1层明显的Ⅰ型胶原纤维,藏绵羊固有膜胶原纤维层丰富且Leydig细胞内脂滴明显。结论高原环境下藏绵羊睾丸固有膜及间质结缔组织较为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精上皮发育;藏绵羊睾丸间质血管壁及生精小管固有膜AB-PAS阳性反应增强与Leydig细胞分泌功能相关,小尾寒羊睾丸组织LN表达显著增加及HSPG显著降低与生精上皮发育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棕榈酸刺激的巨噬细胞对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棕榈酸(0.16 mmol/L)刺激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并取其上清液处理HepG2细胞。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巨噬细胞的迁移能力,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分别观察HepG2细胞的纵向迁移能力和横向迁移能力;RT-qPCR检测巨噬细胞和HepG2细胞的炎症/趋化因子及HepG2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标志蛋白(E-cadherin和N-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棕榈酸促进了巨噬细胞迁移,显著上调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表达;用棕榈酸刺激巨噬细胞的上清液处理HepG2细胞,其纵向迁移能力和横向迁移力明显强于未经棕榈酸处理组,且HepG2细胞的多种炎症因子和N-cadherin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结论:棕榈酸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迁移能力,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炎症因子/趋化因子,进一步通过旁分泌/内分泌作用于HepG2细胞,促进HepG2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增强HepG2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