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首次开始管喂的时间.方法对50例喉癌术后病人随机分成术后8 h管喂组(25例)和术后20 h管喂组(25例),观察病人管喂后4 h内有无恶心、呕吐、嗝气、腹胀等胃肠道症状.结果术后2组出现的胃肠道症状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喉癌术后8 h开始管喂更符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地震灾害对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灾区的30例产妇(研究组)和本地同期30例剖宫产产妇(对照组)进行产妇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的比较.结果:①研究组的产妇乳汁分泌的时间较对照组产妇明显延迟,泌乳量充足的产妇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未出现并发症;②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及Apgar立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新生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地震灾害致产妇泌乳延迟和泌乳量减少,可能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93.
头孢唑肟钠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因其抗菌谱广而在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将我院于2009—09收治的2例婴儿因静脉滴注头孢唑肟钠导致角弓反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1 诊断及诊断思路 诊断为绒癌. 根据病历资料中的症状及体征首先考虑到有存活的滋养细胞.患者清官后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探及1.1 cm稍高回声团,官外无异常,但是子宫在持续的增大,超声检查有盆腔包块并逐渐增大,血HCG水平在清官后未降到正常,在排除妊娠物体残留及再次妊娠可能后,则首先考虑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相关性疾病.  相似文献   
95.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提升,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作为心绞痛的一个重要病因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心血管疾病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众多临床研究表明,CMD持续导致患者胸痛症状,并且与心血管疾病不良结局的发生有关。本文回顾了CMD的相关文献,分析了冠心病常规治疗方案对于CMD患者的影响,指出了该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引导下抽吸冲洗加药物注入术在胸壁结核性脓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40例经GeneXpert MTB/RIF检测诊断为胸壁结核性脓肿初治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在采取标准H-R-Z-E口服抗结核药治疗基础上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0例,口服抗结核药治疗基础上超声引导下对胸壁结核性脓肿行脓液抽吸、生理盐水冲洗,直至冲洗液清亮;观察组20例,口服抗结核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超声引导下对胸壁结核性脓肿行脓液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并按抽出脓液容积的1/3~1/2量注入抗结核药与糖皮质激素(异烟肼注射液,2ml/支,100mg/支;地塞米松注射液,1ml/支,2mg/支),每周2次。比较两组患者病变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期以12个月为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19/20),高于对照组的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643,P=0.002)。 结论 在标准H-R-Z-E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实时超声引导下抗结核药物注入术治疗胸壁结核性脓肿,是一种临床效果可靠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超声可视化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运动损伤后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32例运动损伤后腰背部MP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超声可视化下竖脊肌或腰方肌PRP注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2周及4周,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麦吉尔疼痛问卷(McGill)评分、Roland Morris功能障碍问卷(RMDQ)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疼痛和功能。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 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观察治疗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共纳入32例运动损伤后腰背部MPS患者, 其中男10例, 女22例;年龄12~68岁[(47.3±16.3)岁]。患者均获随访4周。在治疗前, 治疗后24 h、2周及4周, VAS分别为5.0(4.0, 6.0)分、3.5(3.0, 4.8)分、2.0(2.0, 3.0)分、2.0(1.3, 3.0)分;McGill评分分别为9.0(7.0, 11.0)分、7.0(5.0, 9.0)分、4.0(3.0,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