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1H-MR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MCI)患者,Alzheimer病(AD)和正常对照组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Novus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入选的研究对象行相应的常规MRI扫描,脑内感兴趣区的1H-MRS采集,采用SVS-SE-30序列,对12例aMCI患者、12例AD患者和12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健康对照的双侧内侧颞叶和左后扣带回1H-MRS进行分析,比较各组间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Cr,肌醇(mI)/Cr,NAA/mI及不对称指数的差别。结果:左内侧颞叶aMCI和AD组的NAA/Cr均明显低于NC组(P<0.05),AD组与aMCI组比较无显著性改变(P>0.05);aMCI组和AD组的NAA/mI低于NC组(P<0.05),AD组与aMCI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右内侧颞叶AD组和aMCI的NAA/mI显著低于NC组(P<0.05)。aMCI、AD和NC组左扣带回后部NAA/Cr、Cho/Cr、mI/Cr及NAA/mI差异均无显著变化。双内侧颞叶aMCI组与NC组代谢物不对称指数比较发现,aMCI组与N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余代谢物比值差异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左内侧颞叶NAA/Cr的变化在aMCI、AD与NC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双内侧颞叶NAA/mI比值的变化早于NAA/Cr的改变,可能神经胶质的增生早于神经元的丢失。1H-MRS是aMCI、AD与NC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监测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盆腔静脉石(下称静脉石)是盆腔静脉内血栓钙化的结果。静脉石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西欧、北美的工业国发生率高,亚、非地区发生率低。为了解国人静脉石的发生率和分布情况,我们分别对生活在北京地区(下称北组)和海南岛(下称南组)各500例共1,000例(下称李组)的盆腔平片作一统计。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来源:北组由北京中医学院东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C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进行定性定量诊断分析,探讨NAFL的CT诊断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AFL 229例,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痰瘀互结、肝肾不足、湿热内蕴5个中医证型,均行肝脏螺旋CT扫描,测量肝、脾CT值,将不同中医证型NAFL的轻中重CT分级及肝、脾CT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证型之间CT定量诊断的轻、中、重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个证型之间肝、脾C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脾CT比值按照秩次排列为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痰湿内阻证>痰瘀互结证>肝肾不足证。结论:NAFL的CT定量诊断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各中医证型脂肪浸润程度的变化,与NAFL中医病因病机、证型演变相吻合,提示肝、脾CT比值可作为区分NAFL中医证型的客观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初步研究耳穴神门压籽法对偏头痛病人静息态大脑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方法应用fMRI技术分别采集9例偏头痛病人(病例组)、9名健康受试者(健康组)耳穴神门压籽法干预前后的静息态全脑功能图像,采用REST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病例组和健康组脑功能区低频振动振幅(ALFF)的差异。结果干预前病例组左侧额下回的ALFF值显著低于健康组;病例组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左侧辅助运动区的ALFF值显著高于健康组(P0.005)。干预后,病例组双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的ALFF值显著低于健康组;病例组左侧枕下回、右侧梭状回的ALFF值显著高于健康组(P0.005)。结论偏头痛发作间期,参与疼痛调节、视觉感受相关脑区功能分别增强、减弱,支持偏头痛发病的中枢假说;刺激耳穴神门后视觉相关的脑区功能增强,为耳针治疗偏头痛的中枢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医学影像学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作用重大、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1]。在中医的现代化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医学影像学先进的科技手段被应用于临床,在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疗效判断、预后评估及科研领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医学影像学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中医院校的西医基础学科相对偏弱,影像学教学课时数又远低于西医院校,因此影像学成为中医药院校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根据医学影像学的学科特点,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高等中医院校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超声、C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定量诊断,分析两者诊断的脂肪肝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229例,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痰瘀互结、肝肾不足、湿热内蕴5个中医证型,同时进行轻、中、重度分级。应用超声与CT检查对脂肪肝进行定量诊断,分析脂肪肝程度与中医各证型的关系。结果:①各中医证型在2种检查方法定量诊断脂肪肝分级的分布结果,均显示肝郁脾虚证以轻度脂肪肝为主,肝肾不足证以重度脂肪肝为主,经χ2检验,各中医证型间的脂肪肝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2种影像学方法诊断的轻中重度脂肪肝进行中医证型间的两两比较,其中肝郁脾虚证与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证与痰湿内阻证、肝郁脾虚证与肝肾不足证、肝郁脾虚证与湿热内蕴证、痰湿内阻证与肝肾不足证、肝肾不足证与湿热内蕴证的脂肪肝程度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显示2种影像学方法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脂肪肝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判断各证型脂肪浸润程度具有参考价值;提示超声、CT检查均可作为规范脂肪肝中医证型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运动通路损伤后,肢体运动所反应的激活脑区的特异性改变,并用功能磁共振表达出来,初步探讨脑梗死后脑功能重塑的机制。方法分别对正常组及偏瘫组进行左侧上肢运动,试验采用组块设计模式;运用BOLD-fMRI技术及Brain-Voyager软件分析方法显示激活情况。结果正常组左上肢主动运动脑激活区主要分布在右侧初级感觉运动皮层(SM1)及左侧小脑;而偏瘫组双侧大脑运动皮层均有明显激活,包括双侧初级感觉运动皮层(SM1)、运动前区(PMC)和次级运动区(PPC),双侧丘脑、小脑蚓部、右侧小脑、右侧岛叶、壳核,以及健侧大脑的苍白球、扣带回。结论偏瘫组较正常组出现更多的锥体外系及次级运动区的激活,从而推测脑梗死后脑功能重塑的机制在于通过功能区的转移和次级功能区的功能代偿。  相似文献   
18.
CT对乳腺癌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T诊断乳腺癌 ,判定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乳腺癌术后追随检查 ,都具有其优越性。本文对36例乳腺癌的CT检查作了回顾性分析。1材料与方法本组36例均为女性 ,其中2例为乳腺癌术后复发。年龄32~66岁 ,平均55岁。左乳24例 ,右乳12例。所有病例均有手术或活检病理学证实。检查使用GESytee4000全身CT扫描机。患者取仰卧位 ,双臂上举 ,平静呼吸时扫描。在作胸部CT扫描的同时 ,行乳腺区薄扫。技术条件为120kV,120mA ,1 8s。层厚10mm ,层间距10mm。乳腺区为层厚5mm ,层间距为5m…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运动通路损伤后,肢体运动所反应的激活脑区的特异性改变,并用功能磁共振表达出来,初步探讨脑梗死后脑功能重塑的机制。方法分别对正常组及偏瘫组进行左侧上肢运动,试验采用组块设计模式;运用BOLD-fMRI技术及Brain-Voyager软件分析方法显示激活情况。结果正常组左上肢主动运动脑激活区主要分布在右侧初级感觉运动皮层(SM1)及左侧小脑;而偏瘫组双侧大脑运动皮层均有明显激活,包括双侧初级感觉运动皮层(SM1)、运动前区(PMC)和次级运动区(PPC),双侧丘脑、小脑蚓部、右侧小脑、右侧岛叶、壳核,以及健侧大脑的苍白球、扣带回。结论偏瘫组较正常组出现更多的锥体外系及次级运动区的激活,从而推测脑梗死后脑功能重塑的机制在于通过功能区的转移和次级功能区的功能代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