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硫酸右旋糖苷(DS)对人胃癌MKN1细胞的黏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DS或PBS对MKN1细胞进行培养,用荧光免疫细胞染色法进行染色,用共聚焦显微镜对固定细胞和活细胞在培养盘上的贴壁过程及形态变化进行观察,用Western blotting对整合素β1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MKN1细胞形成伪足并与其他细胞接触形成单细胞层。整合素β1在细胞膜上有强表达并形成集落。DS使MKN1细胞的伪足缩短,表现出维持圆形形状的倾向;抑制整合素β1的表达并使已经形成的整合素集落区域减少。MKN1细胞表达了整合素β1的两种形式(130kDa和110kDa),实验组贴壁细胞整合素β1蛋白的表达分别减少到对照组细胞的64%(130kDa)和57%(110kDa),实验组游离细胞整合素β1蛋白的表达分别减少到对照组细胞的51%(130kDa)和15%(110kDa)。[结论]DS对人胃癌细胞MKN1黏附过程的抑制与整合素β1蛋白表达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粘附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以及与整合素β1表达的关系。[方法]借助位相差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胃癌MKN1活体细胞的粘附过程和整合素β1的表达部位和程度进行观察。[结果]细胞通过伸出伪足附着在培养盘上,整合素β1在细胞膜和细胞伪足部分的表达增强,并形成集落团块。[结论]人胃癌MKNl细胞的粘附过程和整合素β1的表达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3.
醒脑静联合纳络酮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络酮对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对照组)予以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治并发症等综合基础治疗。B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联合纳络酮治疗,共用2周,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B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A组(62.5%),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出血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能降低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4.
在我国卫生事业不断改革的形势下,现在的医学模式由过去的单纯生物医疗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现代人的健康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些因素与许多心理障碍、心理-生理疾病(心身疾病)和不良行为密切相关,针对不同群体采  相似文献   
25.
人体外感阶段的寒、热症状反应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寒相关症状主要包括恶寒、畏寒、恶风、寒战等,风寒初感以恶寒、恶风多见,其在《中医诊断学》的内涵、临床意义界定存在模糊与不一致,在中医诊断和临床教材中的应用也有一定衔接问题。为厘清恶寒、恶风等风寒初感阶段寒相关症状的内涵与临床意义,文章结合古今文献展开探讨,得出恶寒在古代医籍中泛指怕冷,自现代教材与畏寒加以区分,但在临床辨析二者时应参照他症。对恶寒临床意义的认识,也不应局限于其与外感表证的对应关系。而恶风主要病机在于表虚,表现为当风不适感,可与恶寒并见。经以上辨析,以期厘清《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寒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为其规范化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董俭  董力群 《现代实用医学》2002,14(12):646-647
急性脑血管病 (CVD)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脑部病变 ,不仅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且对心脏造成一定损害。CVD对心肌损害仅靠临床表现以及心电图 (ECG)等检查 ,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虽然肌酸激酶 (CK MB)检测的应用 ,诊断阳性率有所提高 ,但CVD病人常伴症状性癫痫(EP)发作致假阳性 ,使心脏受累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受到限制。心脏肌钙蛋白I(TnI)是心肌结构蛋白 ,在心肌损伤早期持续释放入血 ,故作为诊断心脏受损害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强的指标被应用。现将我院观察的各类CVD病人的血清TnI变化报告如…  相似文献   
27.
糖化血红蛋白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起病24h内测定空腹血糖增高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47例,然后根据既往有无糖尿病史,分为二组,分别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 47例患者中,有糖尿病史20例,糖化血红蛋白增高18例;无糖尿病史27例,糖化血红蛋白增高6例。统计学上采用校正卡方检验,二组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意义。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判定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糖增高是应激性的血糖增高,还是糖尿病所致的血糖升高,从而能更好地指导治疗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CVD)患者中脑钠素(BNP)的血浆浓度变化与病情关系.方法 使用BIOSITE公司TRIAGEBNP快速诊断方法对38例CVD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测量,并以30例非心脑血管病患者的BNP作对照,比较两者的区别.结果 CVD与正常对照组的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伴心房颤动(AF)的亚组与正常对照组的BNP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有4例BNP明显增高.结论 BNP在脑血管病患者中可升高,尤其在伴房颤或SAH患者中升高尤为明显,提示CVD患者中存在心力衰竭或(及)下丘脑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29.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应用于病理诊断工作,为病因学诊断(如病毒)、免疫性疾病诊断及肿瘤病理诊断,提供了新思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免疫组化技术在为数不多的几家医院及科研院所得以应用,免疫组化的相关知识及内容对于广大的病理工作者及相关科研技术人员还比较欠缺。现简单介绍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一些特点及我们应用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宁夏南部山区包虫病患者的分布情况及与性别、民族和职业间的关系。 方法 汇集南部山区 7家县医院住院确诊为包虫病患者的病案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 包虫病患者分布于固原县 12个乡镇、海原县 2 2个乡镇、同心县 2 1个乡镇、西吉县 2 2个乡镇、彭阳县 13个乡镇 ,隆德县和泾源县各 1个乡有个案病例 ;1996~ 2 0 0 1年 7家县医院收治包虫病患者 94 1例 ,发病构成比女性 (6 3.6 6 % )明显高于男性 (36 .34% ) ,回族 (70 .0 3% )高于汉族 (2 9.97% ) ;不同职业人群包虫病患者中农民为高发人群 ,占 75 .0 3% ,其次为学生 (17.5 3% ) ,干部和工人较低 ,各占 3.72 % ;棘球蚴寄生以肝脏为多发部位 ,占 78.85 % ,其次为肺脏 (11.37% )和多脏器同时寄生者 (6 .5 9% ) ;棘球蚴感染发病年龄主要是11~ 4 0岁的中青年 ,占总病例数的 80 .76 % ,5 0岁以上者逐渐减少。 结论 包虫病在宁夏南部山区 5县 90个乡镇普遍流行 ,农民为高发人群。男女、回族与汉族之间发病构成比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