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目的:总结单中心60例乳腺结核患者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病历资料和中期随访结果,探讨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结核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彻底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3年2月保乳手术治疗60例乳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20~180rain,平均146min;术中出血20—300ml,平均60ml,术中输血4例;术后拔管前总引流量150~320ml,平均210ml;拔管时间4-9d,平均5.5d;52例患者手术切M均I期愈合,有8例患者人院前外院行脓肿切开引流,切口局部愈合欠佳,出院后门诊换药均Ⅱ期愈合。所有病例皮肤均无缺血坏死,患乳外形良好,随访12~24个月,术后局部复发3例,经切口换药后治愈,无明显并发症,术后无明显疼痛。结论: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血管损害危险因素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体积(PV)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解放军第161医院就诊或体检的军队离退休人员BPH患者366例,根据前列腺体积分为PV≤40 ml组(156例)与PV 40 ml组(210例),比较两组各血管损害危险因素的差异;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血小板参数与前列腺体积的关系;进一步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PV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变量后,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显示,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PV呈剂量-反应关系(P=0.0156);随着年龄的增大,PV增大的风险越高(Ptrend 0.05),≥80岁人群PV增大的风险是60岁人群的5.088倍(P 0.01);肥胖(BMI≥28 kg/m2)组是BMI正常(BMI 24 kg/m2)组的2.694倍(P=0.03);PDW≥15.90 fL人群是参考组(PDW 15.60 fL)的2.109倍(P=0.021)。结论年龄、肥胖和高水平的PDW是老年PV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3.
张一敏  胡晨 《重庆医学》2021,50(13):2319-2322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所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多种病毒疾病都存在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ADE)效应而导致二次感染的病情加重.SARS-CoV-2感染是否会诱发ADE效应是目前冬春季疫情防控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ADE效应的研究,以及ADE效应在其他病毒感染中的发生情况,梳理、总结相关文献,对SARS-CoV-2感染有可能导致ADE效应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4.
目的:运用核受体辅活化子PNRC的抗Ras PTD融合多肽(PTD-PARP)研究其在乳腺癌细胞BT474中的分布、对核受体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及其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方法:用多肽合成仪合成PTD-PARP、单独的PARP和PTD多肽以及FTFC标记的PTD-PARP、PARP.HPLC分析和纯化后,荧光显微镜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PTD-PARP、PARP在BT474细胞中的分布.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PTD-PARP对野生型PNRC辅活化ER反式激活功能的影响.MTS、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TD-PARP对BT474细胞的抗增殖活性.结果:PTD-PARP能进入BT474细胞,抑制野生型PNRC辅活化ER的反式激活功能并抑制BT474细胞的增殖.结论:PNRC抗RasP DT融合多肽可通过干扰核受体途径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系统孕前保健对孕妇妊娠过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6~11月曾在南京妇幼保健院孕前门诊进行系统孕前保健的孕妇与意外怀孕的孕妇各500例分别设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跟踪其妊娠过程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孕妇较对照组文化程度高,多有固定职业,以往不良孕产史发生率高,本次妊娠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窘迫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妊娠结局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非足月妊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孕前保健可有效降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改善妊娠结局,有利于提高围产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66.
华桦  徐芾  胡晨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3928-3929
目的:分析2002~2005年南京市婚检情况,掌握婚前保健工作的新变化,为进一步做好婚前保健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2~2005年上报的南京市《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年报表》。结果:①2003年10月以后婚检率大幅下降,从2002年的97.14%下降到2005年的4.70%,农村婚检率明显低于城区,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②实行自愿婚检后,疾病检出率明显下降,指定传染病、肝炎的患病率无明显变化,性病的患病率明显减少。结论:①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对婚前保健重要性的认识和优生优育意识。②重点加强农村婚前保健服务。③将婚前保健和孕前保健紧密相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7.
胡晨  殷胜勇  李锦军 《肿瘤》2006,26(7):685-687
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是临床化疗失败的常见原因,通常表现为肿瘤细胞对一系列作用机制各异的抗癌药物失去敏感性。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已经发现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家族外排药物和细胞耐药机制之间存在直接关系,有些正在开发中的针对耐药蛋白的药物已经显示了应用的前景。肿瘤干细胞是肿瘤中存在的极小的一群具有类似干细胞性质的肿瘤细胞,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最近的研究发现肿瘤干细胞表面也表达ATP—binding cassette家族多药耐药蛋白,揭示了肿瘤的起源和耐药现象的联系。  相似文献   
68.
刘慧丽  王燕  张文辉  谢艳  胡晨 《全科护理》2016,(20):2087-2089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OSAHS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均应用无创CPAP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前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变化及CPAP依从性。[结果]两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爱泼沃斯嗜睡量表评分(ESS)、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均显著降低,睡眠效率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出院后每天CPAP使用时间逐渐下降(P0.05),观察组出院后每天CPAP使用时间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CPAP治疗时间4h使用天数为62.75d±7.69d,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81d±8.40d(P0.05);两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魁北克睡眠问卷(QSQ)评分各维度及总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提高OSAHS病人接受CPAP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每日CPAP治疗时间,对病人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9.
吴露露  顾洁  胡晨 《药学研究》2024,43(3):298-301
目的 探索基于项目制的药学专业硕士特色培养模式,为教育部门提供借鉴参考。方法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与高校联合培养药学专业硕士多年实践的实证研究,健全培养制度,建立定期考评机制,以合作项目为载体,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1+2”培养模式。结果 在江苏食药检院特色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增强,毕业后顺利衔接就业岗位。结论 项目制联合培养模式契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人才的专硕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0.
背景:如何使工程化骨组织移植后能够成活并发挥功能,前提条件是必须含有充足有效的血液供应,而这也正是工程化组织应用于临床的主要障碍之一。目的:探索新的体外构建血管网络的方法以解决工程化骨组织预血管化的问题。方法: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9×10^4/cm^2高密度接种,经成骨诱导连续培养14 d形成细胞膜片,镜下观察细胞形貌,并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然后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5×10^4/cm^2密度接种到上述细胞膜片上,继续培养至7 d。通过镜下观察、CD31免疫荧光染色、Ⅰ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评估血管网形成情况及膜片特性。结果与结论:①经连续培养可获得完整的成骨诱导细胞膜片,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②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接种在成骨诱导细胞膜片上逐渐重排,CD31染色显示进行性管腔形成;③接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构建的预血管化成骨诱导细胞膜片Ⅰ型胶原染色阳性;④结果表明,经成骨诱导后可形成具有成骨特性的细胞膜片,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在该膜片上可体外形成预血管化成骨细胞膜片,为优化构建预血管化的骨组织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