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71.
<正>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呼吸支持一直以来都是新生儿护理的重点,选择合适的呼吸支持模式,同时减少肺损伤的发生危险是临床医务人员追求的目标,故临床上逐渐倾向于使用无创通气模式。近年来新生儿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HFNC)因其增加患儿的舒适度和耐受性,同时保证通气的有效性而被临床广泛应用。现就HHHFNC近年来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2.
本文回顾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4例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发育支持护理实施情况,总结了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发育支持护理的重点,主要包括为患儿创造有利于发育的环境、疼痛管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营养支持、发育支持性体位管理和皮肤护理等,旨在为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3.
174.
目的探讨口腔刺激和非营养性吸吮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12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4组,其中非营养性吸吮组28例,在管饲喂养期间,喂养前、喂养后各给予安慰奶嘴吸吮5 min,7~8次/d;口腔刺激组29例,在管饲喂养前15 min进行12 min的口腔刺激,1次/d;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刺激联合使用组33例,在管饲喂养之前15 min进行12 min的口腔刺激和3 min的非营养性吸吮,1次/d;对照组32例,接受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喂养护理常规。记录4组早产儿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并对4组早产儿的喂养表现进行测定。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口腔刺激组和两者联合使用组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非营养性吸吮组、口腔刺激组和两者联合使用组之间喂养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两者联合使用组早产儿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两者联合使用组的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高于对照组,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4组早产儿的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能够缩短早产儿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能够增加喂养效率,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刺激联合使用有助于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5.
安静时间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降低病房光线和声音的同时使操作最少化.它可以营造治愈性的ICU环境,在减轻患者焦虑、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本文综述了安静时间的概念,设置安静时间的作用,设置安静时间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具体实施方法,旨在为我国ICU建立完善的安静时间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探讨淋巴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新乡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35例淋巴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将其分为血栓组( n=23)、非血栓组( n=112)。...  相似文献   
177.
目的探索促进经口喂养方案对于缩短极低出生体重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3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34例,干预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方案,干预组采用促进经口喂养的方案,比较两组早产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和经口喂养环节落实率。结果干预组极低出生体重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35.03±0.71)周低于对照组(36.09±0.96)周(P<0.01),完全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缩短了1周;初乳口腔滴注、口腔功能训练、安慰奶嘴训练吸吮落实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促进经口喂养方案可缩短极低出生体重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保证喂养安全性的前提下加快了喂养进程。  相似文献   
178.
目的 探讨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在胎龄<32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连续选取2020年1月—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NICU收治的128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进行喂养,对照组采用NICU常规喂养方法。比较两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开始经口喂养时及首次经口摄入50%医嘱奶量时的日龄、纠正胎龄和体重,住院时间以及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脱落5例,最终试验组纳入61例,对照组纳入62例。试验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小于对照组;开始经口喂养及首次经口摄入50%医嘱奶量时的日龄、纠正胎龄小于对照组,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喂养相关并发症。结论 实施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有利于胎龄<32周的早产儿更早达到完全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179.
目的 调查上海市癌症患者需求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2022 年4月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16个区4195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行设计的未满足需求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癌症患者五个维度未满足需求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信息未满足需求、自我实现未满足需求、延续性照护未满足需求、工作和经济未满足需求、情感未满足需求。不同年龄段在未满足需求总得分和工作经济未满足需求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处于不同肿瘤状态的患者群体对于延续性照护未满足需求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癌症患者群体存在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医护人员应当同等重视患者生理、心理的需要,对不同患者群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需求评估。根据患者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全面、连续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0.
目的探讨改善大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患儿结局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自2014开始将责任护士负责式护理模式改为以护理小组为单位、专岗执行转运、呼吸治疗,组建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微护理专业团队解决各专科护理难点问题的护理工作模式。结果截至2019年,NICU共组建新生儿肠内外营养、血管通路、皮肤(伤口造口)、呼吸道管理、感染预防控制、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精细化护理、护理教育7个微护理专业团队;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VLBWI医院感染发生率、死亡率,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逐年下降(均P0.01);VLBWI母乳喂养率,患儿家长满意度得分逐年上升(均P0.01)。结论大型NICU在改进工作模式的同时建立微护理专业团队并投入实践中,有利于改善患儿结局,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