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23篇
  免费   1737篇
  国内免费   1326篇
耳鼻咽喉   203篇
儿科学   428篇
妇产科学   170篇
基础医学   1153篇
口腔科学   321篇
临床医学   3892篇
内科学   1823篇
皮肤病学   211篇
神经病学   571篇
特种医学   12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1696篇
综合类   7792篇
预防医学   2844篇
眼科学   426篇
药学   3208篇
  30篇
中国医学   4025篇
肿瘤学   716篇
  2024年   174篇
  2023年   666篇
  2022年   567篇
  2021年   521篇
  2020年   597篇
  2019年   685篇
  2018年   736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595篇
  2015年   618篇
  2014年   1497篇
  2013年   1258篇
  2012年   1332篇
  2011年   1514篇
  2010年   1364篇
  2009年   1412篇
  2008年   1388篇
  2007年   1501篇
  2006年   1375篇
  2005年   1341篇
  2004年   1407篇
  2003年   1140篇
  2002年   886篇
  2001年   921篇
  2000年   830篇
  1999年   725篇
  1998年   563篇
  1997年   564篇
  1996年   618篇
  1995年   492篇
  1994年   478篇
  1993年   340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285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207篇
  1988年   160篇
  1987年   140篇
  1986年   145篇
  1985年   147篇
  1984年   107篇
  1983年   80篇
  1982年   112篇
  1981年   89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9篇
  1965年   18篇
  1960年   16篇
  1959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跌伤现状,探讨其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跌伤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4所小学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26.24%;跌伤发生率为15.05%,平均1.41次/人。男性学龄儿童跌伤发生率(16.50%)高于女性(13.55%)(P<0.05);5~8岁年龄组跌伤发生率(10.26%)低于9~13岁组(18.28%)(P<0.05)。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年龄、伤害知晓、骑自行车、骑自行车竞速、趴阳台、翻围墙和楼道玩耍是跌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其OR值分别是1.187、1.867、1.540、1.053/1.305、1.195/4.153、1.331/1.400、1.518和1.141。结论广州市学龄儿童中跌伤有一定的发生率,学龄儿童跌伤的预防应特别针对9~13岁男性儿童以及有跌伤相关危险行为者。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慢性病轨迹模式(CITM)管理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58例HFpE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CITM组226例(给予以指南为导向的CITM管理,n=226)和对照组232例(给予常规诊疗和随访管理,n=232)。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量表(SCHFI)、生活质量量表(KCCQ)、负性情绪评分以及再住院率和病死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CHFI、KCCQ以及负性情绪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CHFI及KCCQ评分明显提高,负性情绪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CITM组改善更加显著(P <0.05)。随访12个月,CITM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6例(15.9%)和83例(35.8%)患者因心衰而再次住院(P <0.05)。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ITM组患者心衰再住院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风险比(HR)=0.448,95%可信区间(CI):0.322~0.661,P= 0.003)]。结论:CITM可以显著提升HFpEF患者的疾病管理质量,明显降低HFpEF再住院率,是一种切实可用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防衰降脂中血清唾液酸(SA)测定的意义。方法 测定实验性高脂血症大耳白兔用药前后血清SA含量的变化。结果 补肾抗衰灵组高、低剂量组血清SA含量较阳性对照组低,且差异显著;安妥明组血清SA含量较对照组虽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SA含量测定可作为老年学研究和高脂血症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镜下表现特征,探讨结核性胸膜炎镜下不同表型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3年7月60例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内科胸腔镜下表现特征。结果 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镜下主要表现为4种类型:胸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粟粒性结节型(多发或散在的小结节型,个别融合成大结节,直径1~2 cm);胸膜肥厚、胸膜腔呈多房改变;纤维苔素沉积及粘连。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内科胸腔镜下表现形态多样,以结节、弥漫性充血水肿为主,内科胸腔镜检查安全,创伤小,诊断率高,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定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肝脏杨氏模量值,评价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肝纤维化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0名(均在治疗前进行肝活检),A组(S0,S1)22例,B组(S2,S3)40例,C组(S4)18例,所有患者进行替比夫定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进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肝脏杨氏模量值和血清学检查,包括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N)、三型前胶原N端肽(PⅢPN-P)、Ⅳ型胶原(CL-Ⅳ),比较各参数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所有A、B、C3组血清学指标HA、LN、PⅢPN-P、CL-Ⅳ治疗24周后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所有A、B、C3组实时剪切波弹性测量肝脏杨氏模量值治疗后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实时剪切波弹性测量肝脏杨氏模量值均为A组<B组<C组.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肝脏弹性模量值可以用来对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96.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已成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多达250万。脑卒中的致残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0%和41%[1]。用于治疗脑卒中后患者的康复疗法较多,主要有强制性运动疗法、运动再学习疗法、运动想象疗法等,但疗效均不十分理想[2]。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儿童(1~12岁)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0例行鼻窦CT检查的儿童(1~12岁)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行低剂量[(100 kV,40 mA)、(100 kV,25 mA)]和常规剂量(100 kV,100 mA)扫描,比较三组的剂量指数(CTDIw);对各组CT图像的窦口鼻道复合体成像质量进行评分及分析。结果低剂量组的CTDIw与常规剂量组相比较,40 mA组下降约59.97%,25 mA组下降约74.95%;40 mA组的CT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 mA组的CT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鼻窦CT检查时,实行低剂量扫描可以有效地降低辐射剂量,100 kV、40 mA的扫描参数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98.
刘娟  张茜  谢万华 《吉林医学》2015,(3):508-509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C)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45例健康者和74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ys-C浓度。结果:糖尿病肾病组Cys-C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Cys-C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扶沟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住院并接受治疗的8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治疗6周后,分别观察两组血压和血脂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压及血脂指标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好,可有效控制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有无使用无创呼吸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传统常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以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a O2、Sa O2、p H、RR明显高于对照组,Pa CO2、H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呼吸肌疲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