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01.
肺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肺血栓栓塞症(PTE)已经构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医疗保健问题。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及时有效地治疗可以减少其致死、致残率。急性PTE的治疗除了一般的临床处理和基础的呼吸循环治疗外,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等。对PTE适宜的治疗方案选择应考虑个体化因素,并对以下几个因素综合分析:栓塞面  相似文献   
10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b F GF)对烧伤残余创面疗效的影响。方法 :用 b F GF喷雾剂均匀喷洒在清创拭干后的残余创面上 ,再辅以湿润烧伤膏外涂 ,每天换药 3~ 4次。结果 :用 b FGF结合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取得良好效果 ,无一例出现感染 ,平均愈合时间为 6天 ,最短为 3天 ,最长的 14天 ,疗程明显缩短 ,愈后瘢痕增生不明显。结论 :使用 b FGF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可大大缩短疗程 ,促使创面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103.
抗白三烯药物治疗哮喘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三烯是哮喘发病过程中重要的炎性介质,能增加哮喘病人支气管粘膜炎性细胞浸润,使支气管反应性增高,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重塑。各类抗白三烯药物能阻断白三烯的上述作用。临床上用于哮喘的治疗能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和减轻哮喘发作。抗白三烯治疗哮喘具有疗效肯定、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比较无创(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与有创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  相似文献   
105.
故障一:开机系统自检到一半,显示屏出现故障代码"E11"控制面板不能进行任何操作。故障分析:根据控制面板显示的故障代码"E11"对照说明书上的故障代码表查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认识。方法 分析2例COPD合并PTE的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COPD合并PTE患者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咳嗽、咳痰较轻,肺部缺乏啰音。动脉血气分析均有低氧血症,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其中1例二氧化碳分压较前下降。2例均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PTE。结论 缺乏感染征象、呼吸困难突出、二氧化碳分压较前降低是诊断COPD合并PTE的重要线索,CT肺动脉造影是确诊的重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07.
秦志强  王辰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3):1001-1004
无创正压通气已经广泛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主要适应证包括呼吸增快、动脉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和呼吸性酸中毒,颜面部畸形、严重意识障碍、呼吸心跳停止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是其主要禁忌证。无创正压通气能够减轻呼吸肌负荷、减轻呼吸肌疲劳,具有降低患者病死率和气管插管率的作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给予足够的压力支持和治疗时间是取得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与安全性。方法肺周围型病变的177例住院患者,胸部CT检查均发现肺周围型病变,气管镜检查均大致正常。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采用组织细胞学方法检测,必要时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进一步完善诊断。结果 177例肺周围性肿块均穿刺成功,其中168例取得了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肺癌109例,肺结核21例,慢性炎症37例,韦格纳肉芽肿1例。气胸发生率为8.5%,咯血发生率为6.8%,经治疗后并发症好转,病情稳定。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病变定性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9.
肺结节/肿块是包括多种恶性和良性病变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各研究中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构成比不同,实质性结节中良性疾病比例较高,磨玻璃结节中恶性疾病构成比较高。胸部CT是发现肺结节/肿块的重要手段,结节直径、边界表现以及内部特征对判断肺结节/肿块性质有一定意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肺结节/肿块价值有限,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肺真菌病的病原学分布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肺真菌病59例,均经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送病理学确诊,分析其病原学分布和影像学特征。结果59例病理学确诊肺真菌病患者中,肺曲霉病24例(40.7%),肺隐球菌病24例(40.7%),肺毛霉病5例(8.5%),肺念珠菌病4例(6.8%),组织胞浆菌病2例(3.4%),合并放线菌肺炎1例(1.7%)。胸部影像学改变包括肺部肿块23例(39.0%),渗出性病变23例(39.0%),结节8例(13.6%),支气管肿物3例(5.1%),空洞病变1例(1.7%),弥漫性病变1例(1.7%)。误诊为肺炎12例(20.3%),肺结核7例(11.9%),肺癌4例(6.8%)。结论病理学确诊的肺真菌病以肺曲霉病和肺隐球菌病为多见,影像学表现主要以肺部肿块影和渗出性病变为主。肺真菌病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征性,诊断应尽早取得病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