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1.
背景:由同种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移植免疫反应各家报道不一致,差别明显。 目的:体外观察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而成的成骨细胞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特点。 方法:用Ficoll-Hypaque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出兔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获取第3代细胞,经典化学方法诱导为成骨细胞,将其按照不同的比例加入到T细胞形成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在第3,5,7天,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的T细胞增殖情况,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T细胞亚群凋亡情况。 结果与结论:诱导后成骨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成骨细胞对T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诱导后成骨细胞剂量大,时间延长,抑制程度增强;3次平均抑制率相比:1∶20组低于1∶80组(P < 0.01);1∶40组低于1∶80组(P < 0.05);诱导后成骨细胞能引起T细胞亚群凋亡,其中CD4+(凋亡率8.57%)亚群不如CD8+(凋亡率15.31%)细胞亚群凋亡显著(P < 0.01)。结果显示诱导的成骨细胞在体外能够通过细胞凋亡途径抑制T细胞的增殖,特别是CD8+。但这种抑制不是特别强,表明诱导的成骨细胞虽有一定的免疫性,但其免疫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帕米膦酸二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重构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50例PMOP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2例),研究在连续的3个月内进行,并在每个月相同时段实施。观察组静脉滴注帕米膦酸二钠葡萄糖注射液30mg/d,连续3d,共治疗3个月,同时每天口服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对照组静脉滴注等量葡萄糖注射液,也同时口服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个月进行疼痛、舌象评分,检测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及血脂各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舌象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ET、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T、NO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米膦酸二钠可以明显缓解PMOP疼痛,改善淤血情况,可能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升高NO、降低ET及血脂水平而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结合髓心减压与坦棒植入对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及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机制。方法:45例(53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29髋)和对照组(22例、24髋),并给予髓心减压术。观察组术后当天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20 mg/d,连续2周;对照组在髓心减压后植入坦棒,术后不予灯盏花素注射液,其余治疗两组完全相同。分别在治疗前、术后第1、6、15天,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在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摄X线片评估骨坏死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结合髓心减压可以显著减轻髋关节疼痛、改善功能,促进骨修复,延缓骨坏死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Ⅱ)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及手术特点。方法对23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行GSS-Ⅱ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椎管矢状径、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和Cobb’s角改善情况。结果23例患者获得3~24个月随访,伤椎椎体高度、椎管矢状径和Cobb’s角都有改善,受损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GSS-Ⅱ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5.
唐晓菊  朱江龙  盘荣贵  卓海源 《广西医学》2002,24(12):2087-2087
钙化性岗上肌腱炎 ,又称岗上肌腱钙化或石灰盐性岗上肌腱炎。国内外至今尚无统一名称。但该病是肩关节疼痛和僵直的常见原因 ,局封对该病疗效满意( 1) 。但对一些顽固性疼痛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宜行手术治疗。笔者从 1 996至 2 0 0 1年手术切除钙化灶 8例 ,术后效果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男性 2例 ,女性 6例。年龄最小 42岁 ,最大 60岁 ,平均 5 2岁。职业 :会计 2例 ,家庭主妇 4例 ,工人 2例 ,均有反复发作肩周疼痛史。病程 3~ 5年不等 ,所有患者均行局部封闭治疗 ,注射 5次以上症状不缓解 ,肱骨大结节或肩峰下间隙压痛…  相似文献   
16.
三维有限元分析是骨科生物力学诸多研究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种。由于髋关节复杂的解剖结构及独特的疾病谱,只有三维有限元分析对髋关节病理、生理状态的机理研究才具有近乎真实的研究。此外,三维有限元分析对髋关节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评估和预防以及手术器械的设计、生产、评价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该文对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髋关节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背景:由同种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移植免疫反应各家报道不一致,差别明显。 目的:体外观察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而成的成骨细胞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特点。 方法:用Ficoll-Hypaque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出兔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获取第3代细胞,经典化学方法诱导为成骨细胞,将其按照不同的比例加入到T细胞形成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在第3,5,7天,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的T细胞增殖情况,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T细胞亚群凋亡情况。 结果与结论:诱导后成骨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成骨细胞对T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诱导后成骨细胞剂量大,时间延长,抑制程度增强;3次平均抑制率相比:1∶20组低于1∶80组(P < 0.01);1∶40组低于1∶80组(P < 0.05);诱导后成骨细胞能引起T细胞亚群凋亡,其中CD4+(凋亡率8.57%)亚群不如CD8+(凋亡率15.31%)细胞亚群凋亡显著(P < 0.01)。结果显示诱导的成骨细胞在体外能够通过细胞凋亡途径抑制T细胞的增殖,特别是CD8+。但这种抑制不是特别强,表明诱导的成骨细胞虽有一定的免疫性,但其免疫性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 ,即观察组 (手法与中药内服结合组 ) ,对照1组 (手法组 ) ,对照2组 (中药内服组 ) ,治疗一疗程后 (10天 ) ,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定积分法判定疗效。结果 :经Ridit分析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均P<0.01) ;对照1组与对照2组疗效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手法与中药内服相结合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伴随骨强度减低的代谢性疾病[1]。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及绝经后妇女。而防治骨质疏松症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对我国现有医疗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了医学领域的发展,促进了越来越多的中医理论被现代医学所验证。其中不乏有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本文分别从理论、实验、临床作为研究结论验证现代医学及中医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同种异基因组织工程骨(tissue engineering bone,TEB)修复骨缺损血清IFN -γ、IL - 10水平和脾内IFN-γmRNA、IL-10mRNA的表达,探讨同种异基因TEB的免疫原性.[方法]Ficoll - Hypaque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出成年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培养扩增.取第3代细胞,化学法诱导成成骨细胞(ODC).将ODC按1×109/L密度接种至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A/TCP),共同培养,构建TEB.动物随机分三组(TEB,HA/TCP组,自体骨组),每组24只,人为造成兔左桡骨处1.0 cm左右长创伤性骨缺损,植入TEB、HA/TCP、自体骨.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于术后第4、10 d、6周,麻醉下取下腔静脉血ELISA法测血清IFN -γ、IL - 10水平;取脾行HE染色观察;RT- PCR测IFN -γ、IL - 10 mRNA表达.[结果]各组动物IL - 10、IL - 10 mRNA比IFN -γ和IFN-γ mRNA高,其中TEB组IFN -γ和IFN -γ mRNA较其他两组稍高,IL - 10和IL - 10 mRNA较其他两组稍低,IFN -γ、IL - 10水平和IFN - γmRNA、IL - 10 mRNA表达同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没有差异(P>0.05).[结论]由同种异基因MSCs诱导而成的ODC与HA/TCP构建的TEB免疫原性极低,可以用于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