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脱位的特点及手术治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1月间治疗该类患者6例,均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方式。结果术后第2天即可辅助下起坐,术后神经功能2例改善,4例有不同程度恢复,平均随访3年,无内固定失败,植骨均获融合。结论该类患者均为不稳定性骨折,早期减压植骨前后路内固定是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析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连续脉冲射频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于济源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以治疗方案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即通过利多卡因、曲安奈德实施形状神经阻滞的35例患者设为参照组,而通过利多卡因实施阻滞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形状神...  相似文献   
53.
<正> 棒球运动是球类运动中最富有田径特色的项目,对提高身体机能,增强体质,具有积极作用。但在棒球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运动创伤屡有发生,为了探讨棒球运动的常见创伤及其预防办法,我们对1982年在兰州参加重点队调赛的6个队103名  相似文献   
54.
目的 从遗传学的角度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基因多态性是否与种植体早期失败有关.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将选取的53例不吸烟、无牙周炎的汉族种植患者根据有无种植体早期失败(1个月内)分为失败种植体组和成功种植体组;同时收集所有患者的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MMP-1-1607位点进行基因型的测定.结果 携带MMP-1-1607基因型1G/2G杂合子的患者其种植体早期失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携带MMP-1-1607基因型1G/1G纯合子患者.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P-1-1607 1G/2G基因型相对于MMP-1-16071G/1G基因型的比值比是13.894(P<0.05).结论 MMP-1-1607 1G/2G基因型和种植体早期失败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儿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否在接受1年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疗法(HAART)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河南省141例AIDS患儿HAART治疗1年前后临床资料,分为HIV+HBV+HCV组(n=78),HIV+HBV组(n=19),单纯HIV组(n=44)。治疗前后分别用逆转录PCR检测血浆HIV RNA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CV抗体和HBV表面抗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水平。结果:HAART治疗1年后,90.34%(127/141)患儿HIV RNA载量下降到检测水平以下(t=2.61, P<0.01),CD4+T细胞数从(170.187±132.405)个/μl上升到(796.014±158.491)个/μl(t=3.17, P<0.01)。HAART治疗后患儿的转氨酶均升高(t=2.02, 均P<0.05),奈韦拉平治疗组的ALT和AST分别由治疗前(18.28±13.74)U/L和(24.23±8.09)U/L升高到(55.35±22.40)U/L和(69.97±26.72)U/L(t=3.80、4.11,均P<0.01),同时奈韦拉平治疗组的ALT和AST变化量亦明显高于依非韦伦治疗组(均P<0.01);使用奈韦拉平治疗的HIV+HBV+HCV合并感染患儿ALT和AST的变化量亦显著高于使用依非韦伦治疗患儿(均P<0.01)。结论:无论是否合并HBV/HCV感染,HAART均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使CD4+T细胞计数上升,但同时会一定程度损伤肝细胞,尤见于合并感染者;正确选择用药方案,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化电纺聚己内酯支架材料的生物矿化特性及其用作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可能性。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己内酯(PCL)超细纤维膜支架,采用体外过饱和矿化液(SCS)浸泡法,在电纺膜上仿生沉积磷灰石。该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方法进行结构表征;采用接触角实验评价其亲水性;将成骨细胞与复合材料共培养,用SEM观察并评价其细胞相容性。结果 PCL电纺薄膜由超细纤维交织形成三维多孔结构,随着矿化时间增加,PCL电纺纤维上沉积的结晶物数量增多,形态增大并覆盖整个薄膜表面,形成磷酸氢钙及类骨磷灰石晶体。成骨细胞在复合材料表面黏附、铺展,呈正常生长形貌。结论 PCL电纺膜经过SCS处理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制备复合材料的仿生矿化方法,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在仿细胞外基质组织工程化材料及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研制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尿液肝素结合蛋白(HBP)联合内毒素检测在尿路感染(UT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69例疑似UTI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中段尿培养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UTI组(n=286)、疑似UTI组(n=43)和非UTI组(n=140)。UTI组根据中段尿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亚组(n=237)、革兰阳性菌亚组(n=39)和真菌亚组(n=10)。另抽取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和不同致病菌患者尿液HBP和内毒素的水平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HBP和内毒素对UTI的诊断价值。采用Kappa值进行HBP和内毒素检测结果与中段尿培养金标准的一致性评价。【结果】各组患者尿液HBP和内毒素水平比较为:UTI组>疑似UTI组>非UTI组>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UTI组患者各亚组尿液HBP和内毒素水平比较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亚组>革兰阳性菌亚组>真菌亚组,各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尿液HBP和内毒素及二者联合对UTI确诊的诊断AUC分别为0.856,0.803和0.891,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2.85%,69.25%和75.0Q%,诊断特异性分别86.75%,82.25%和89.50%,尿液HBP和内毒素的诊断最佳Cut-off值分别为72.55 ng/mL和45.72 pg/mL。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示:尿液HBP、内毒素与中段尿培养检测结果的Kappa值分别为0.832和0.819。【结论】尿液HBP和内毒素对UT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可能成为诊断UTI的新型标志物。  相似文献   
58.
白石 《中国健康月刊》2005,(11):138-139
红酒,咖啡,鸳鸯浴,催情大餐……电影导演们的丰富想象力撩拨着我们这些平平凡凡的饮食男女们的情欲。正如不能将电影情节当真一样,其实那些所谓的浪漫道具并不一定能让你拥有一次激情的性爱,也许,还会破坏你的性爱质量——  相似文献   
59.
牛育鸿  白石  阮彩莲 《解剖学报》2016,47(2):250-253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系统在经枕髁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三维解剖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8例尸体头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头颅MRI和CT扫描,将混合造影剂乳胶依次灌注到静脉系统和动脉系统中,灌注后行2次头颅CT扫描。解剖两侧尸体头颅时根据枕髁入路,切除部分小脑半球显露颅神经和脑干,再次行头颅MRI扫描,将所扫描的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根据数据结果构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设计经枕髁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的手术路径,可选择颅盖和颅底的骨性标志点,采用相应的测量方式测验结果。比较不同手术路径解剖显露情况、手术解剖测量数据及各解剖结构在手术路径微创前后的变化。结果模拟手术路径直观地体现了神经、血管等随操作方向和角度等解剖结构变化。虚拟现实系统和尸体头颅测量结果一致,但是三维解剖模型数据测量无观察和测量角度限制。三维解剖影像模型显示,微创化后手术路径体积、路径中静脉窦体积及岩骨骨性结构小于微创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神经体积在微创化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枕髁入路微创化手术路径在限定靶点的情况下显露解剖结构随之变化,也减少对重要神经血管结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拔牙后患者单牙种植体早期、延期和晚期植入颌骨后8年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数据,分析不同时机植入对种植体的影响,为选择拔牙后种植体合适植入时机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0年12月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行拔牙术后单牙种植体植入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植入时间不同分为A、B、C 3组,早期植入(拔牙后7 d内)25例为A组、延期植入(拔牙后平均3个月)24例为B组、晚期植入(拔牙后平均1.5年)19例为C组。术后随访8年,比较CBCT图像和前后位(PA)图像显示的周围骨水平及与颌骨缺损的关系。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植入162颗种植体,成功150颗,成功率92.59%。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组成功率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C组成功率>B组>A组(P<0.05)。共获取51例患者8年的CBCT图像(早期植入16例、延期植入20例,晚期植入15例);CBCT和PA图像邻间骨水平差异显著(P>0.05);3组旋入扭矩和旋出扭矩相比,差异显著(P>0.05);植入时机、旋入扭矩、旋出扭矩是影响种植体成功率的高危因素(P<0.05)。种植体植入后8年,各组骨水平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2阶段手术中C组骨缺损少于A、B组(P<0.05);无缺损种植体平均颌骨水平(bBL)低于开裂种植体(P<0.05)。结论 拔牙后种植体放置时间对种植体周围颌骨水平无显著影响,但不同时机植入可影响种植体成功率,应严格把握即刻种植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